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当归四逆汤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焱 季聚良 牛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经当归四逆汤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DPN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B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经当归四逆汤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DPN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B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以4周为1个周期,两组均维持治疗1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学指标、血糖指标、神经传导情况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98.08%(51/52)vs 84.62%(44/52)];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的肌肉萎缩、感觉减退、肢体麻木、四肢疼痛、四肢发凉各项评分、血清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值均降低,且相较于B组,A组更低,两组治疗4周后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腓总神经SN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腓总神经MNCV、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升高,且与B组比较,A组较高(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DPN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增强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当归四逆汤 神经传导速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血清Lp-PLA2、NRG-1与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2
作者 王赟 米亚儒 +1 位作者 邓荷萍 张博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8-727,共10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及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与伴高血压的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 目的 探讨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及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与伴高血压的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22年8月—2024年8月收治的伴高血压AIS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高血压合并AIS的多因素分析。根据NIHSS评分将研究组的患者分为神经功能缺损轻度(NIHSS评分<5分)、中度(5分≤NIHSS评分≤15分)及重度(NIHSS评分>15分)组,并对比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颈动脉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at the beginning of systole,PWV-BS)、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at the end of systole,PWV-ES)、Lp-PLA2、NRG-1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AIS伴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组共纳入172例AIS伴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共纳入103例单纯高血压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研究组的Lp-PLA2(OR 1.031,95%CI 1.017~1.045,P<0.001)、PWV-BS(OR 1.947,95%CI 1.232~3.079,P=0.004)及PWV-ES(OR 2.218,95%CI 1.567~3.138,P<0.001)水平高于对照组,而NRG-1(OR 0.994,95%CI 0.990~0.997,P<0.001)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172例AIS伴高血压患者中,轻度组68例,中度组81例,重度组23例。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WV-BS(r=0.631,P<0.001)、PWV-ES(r=0.599,P<0.001)、Lp-PLA2(r=0.489,P<0.001)水平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而NRG-1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8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度组和重度组的高血压病程(OR 40.469,95%CI 2.915~561.898,P=0.006;OR 160.155,95%CI 10.357~2476.616,P<0.001)长于轻度组,Lp-PLA2(OR 1.154,95%CI 1.039~1.282,P=0.007;OR 1.191,95%CI 1.069~1.328,P=0.002)、PWV-BS(OR 23.275,95%CI 1.135~477.237,P=0.041;OR 79.267,95%CI 3.158~1989.561,P=0.008)和PWV-ES(OR 99.259,95%CI 3.367~2926.000,P=0.008;OR 203.017,95%CI 6.212~6634.497,P=0.003)水平均高于轻度组,而NRG-1(OR 0.980,95%CI 0.964~0.996,P=0.014;OR 0.975,95%CI 0.957~0.993,P=0.007)水平低于轻度组。结论 伴高血压AIS患者的PWV-BS、PWV-ES及Lp-PLA2水平明显升高,NRG-1水平明显降低;高血压病程,Lp-PLA2、PWV-BS、PWV-ES及NRG-1水平与伴高血压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高血压 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神经调节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连庆 梁晓春 +3 位作者 姜楠 栾松 吴群励 郭赛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对172例DPN患者按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进行中医证候归类,5级记分法量化评分,并进行常规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阴虚、血瘀&g...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对172例DPN患者按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进行中医证候归类,5级记分法量化评分,并进行常规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阴虚、血瘀>50%;高龄组阳虚证候比重及积分高于低龄组(P<0.05);血瘀、阳虚证候积分随着病程的延长明显增高(P<0.01)。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评分与阴虚、阳虚、血瘀积分呈正相关;空腹血糖(FBG)与气虚积分、脂蛋白a与阴虚积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阳虚积分呈正相关;NCV异常组中的阴虚、血瘀证候比例高于各自正常组,而气虚、痰湿证候反之,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血瘀积分越高,NCV异常越明显。病程、FBG、收缩压(SBP)、同时并发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神经系统体征评分是NCV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PN临床证候以阴虚、血瘀为主,阳虚、血瘀越明显,神经传导速度越慢;病程延长、FBG和SBP升高、合并DN和DR及神经系统体征评分增加是NCV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系统评分 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方案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4
作者 丁亚琴 吴坚 +1 位作者 邵筱宏 竺春玲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方案(知葛通脉颗粒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效果。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气虚血瘀型)(2022年10月—2023年7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分... 目的探讨中医方案(知葛通脉颗粒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效果。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气虚血瘀型)(2022年10月—2023年7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的参考组,常规治疗结合知葛通脉颗粒、中药定向透药治疗的观察组,数据观察:治疗效果、多伦多评分变化、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血清相关活性因子变化与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28/30)比参考组(73.33%,22/30)更高,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多伦多评分、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以及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多伦多评分、MCV、SCV、VEGF、IGF-1、NGF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多伦多评分、MCV、SCV、VEGF、IGF-1、NGF等指标均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知葛通脉颗粒与中药定向透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气虚血瘀型)效果较好,且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气虚血瘀型 知葛通脉颗粒 中药定向透药 疗效 神经传导速度 多伦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祥秀 孔德明 +1 位作者 代方 陈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39-1441,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9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9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阴消渴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清人磷髓脂碱性蛋白(MBP)、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胫前血管内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胫前血管内径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BP、BDNF、VEGF及TNF-α、FF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BP、TNF-α和FFA水平显著降低,BDNF和VEGF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各因子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益阴消渴方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其机制可能通过改善神经相关因子水平,提高神经传导功能和减轻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炎性病变,减轻神经炎性损伤程度来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爱维治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顾萍 赵明 +4 位作者 王燕燕 王晓 陆邦超 卢斌 李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爱维治(Actovegin)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大剂量组给予爱维治2 000mg,常规剂量组给予爱维治800 mg,均溶于500 m l等渗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10μg溶于100... 目的:探讨大剂量爱维治(Actovegin)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大剂量组给予爱维治2 000mg,常规剂量组给予爱维治800 mg,均溶于500 m l等渗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10μg溶于100m l等渗盐水中静脉滴注,均为1次/d,共15 d,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神经电生理的变化。结果:大剂量爱维治组主要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提高较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爱维治比常规剂量更能改善DPN临床症状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 传导速度 爱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传导速度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樊东升 郑菊阳 +1 位作者 康德瑄 张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 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患者中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 ,建立量化评定肌萎缩侧索硬化病情轻重的神经生理指数。方法 对 2 1名ALS患者的 3 0条尺神经、3 2条正中神经及 2 4名健康对照组的 3 8条尺神经、40条正中神经进行神经运动传... 目的 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患者中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 ,建立量化评定肌萎缩侧索硬化病情轻重的神经生理指数。方法 对 2 1名ALS患者的 3 0条尺神经、3 2条正中神经及 2 4名健康对照组的 3 8条尺神经、40条正中神经进行神经运动传导速度 (MCV)及感觉传导速度 (SCV)和F波的检测。两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LS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远端潜伏期 (DML)、肌肉动作电位 (CAMP波幅及面积、F波的出现率 )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MCV、SCV、F波的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ALS组中 1 0名小指展肌的肌力与 (CAMP波幅 /DML×F出现率 )的数值有显著的相关性 (r=0 89,P <0 0 1 )。结论  (CMAP波幅 /DML×F波的出现率 )是一种有效的客观的电生理指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运动传导速度 感觉传导速度 F波 神经传导速度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曹卫华 刘志辉 +2 位作者 崔星慧 郑洪芝 刘晓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9期800-801,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DPN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连用4周...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DPN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连用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测定四肢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比较其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杏达莫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银杏达莫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蕾 李蓉 +6 位作者 李启富 梁青 桂灵升 段凤仪 李岱 杨利 陶安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2-887,共6页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44例,根据有无DPN将患者分为DPN组(n=196)和无DPN组(n=148),再根据ba PWV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组(n=86),进行组间各指...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44例,根据有无DPN将患者分为DPN组(n=196)和无DPN组(n=148),再根据ba PWV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组(n=86),进行组间各指标差异比较及DPN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与无DPN组相比,DPN组患者ba PWV更高(P<0.01)。以ba PWV四分位数分组,ba PWV由Q1组的1023cm/s上升到Q4组的3279cm/s时,出现中/重度神经病变体征的患者比例由27.9%增加到68.2%(P<0.05)。DPN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SBP≥140mm Hg、ba PWV≥1600m/s、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与DPN密切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SBP及尿白蛋白/肌酐对ba PWV的影响后,糖尿病病程、DR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升高的ba PWV与DPN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神经病变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db/db糖尿病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茅薇 顾萍 +3 位作者 马健 杜宏 卢斌 邵加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55-2058,共4页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db/db糖尿病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只12周龄的db/db小鼠随机分为3组:西格列汀组、二甲双胍组、db/db组,各20只,分别给予8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安慰剂灌胃治疗。另选取20只同周龄、同窝出生的db/m非...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db/db糖尿病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只12周龄的db/db小鼠随机分为3组:西格列汀组、二甲双胍组、db/db组,各20只,分别给予8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安慰剂灌胃治疗。另选取20只同周龄、同窝出生的db/m非糖尿病小鼠(对照组)。治疗8周后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治疗前后分别测定4组小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与db/db组比较,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组治疗8周后空腹血糖显著下降(P<0.05),而西格列汀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负荷120 min后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组小鼠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db/db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小鼠治疗后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db/db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而二甲双胍组与db/d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降低血糖的同时能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其作用独立于降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坐骨神经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婷 姜博仁 +2 位作者 任荣亮 陆颖理 乔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7-832,共6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身体成分分析仪和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测定人体成分相关参数(体质量指数、体脂肪率、肌肉率和体内水分比率等)及神经传导速度相关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身体成分分析仪和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测定人体成分相关参数(体质量指数、体脂肪率、肌肉率和体内水分比率等)及神经传导速度相关电生理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运动末端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等),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体脂肪率与尺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与尺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及腓总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呈负相关,与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呈负相关。肌肉率与尺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腓总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及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呈正相关,与尺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体内水分比率与尺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呈正相关,与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体质量指数、腰围与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及胫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呈负相关。结论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肪率、肌肉率和体内水分比率等可能是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人体成分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极肌电图联合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在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娆 诸寅 +4 位作者 赵睿 杨卓 王丽华 杨昀 张珍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85-3689,共5页
目的通过与术中探查对比,评价针极肌电图联合神经速度传导检测对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行桡神经松解术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针极肌电图、神经传... 目的通过与术中探查对比,评价针极肌电图联合神经速度传导检测对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行桡神经松解术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针极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测与超声检查。采用加权Kappa法对肌电图、超声检查与手术判断进行一致性分析。分析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神经损伤严重程度为肌电图检测显示Ⅰ型共2例,Ⅱ型共24例,Ⅲ型共3例,Ⅳ型仅有1例;超声检查显示Ⅰ型共3例,Ⅱ型共27例;术中探查显示Ⅰ型共4例,Ⅱ型共24例,Ⅲ型共2例。(2)采用加权Kappa法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术中探查为金标准,肌电图与手术间Kappa=0.790(95%CI:0.648~0.899),超声与手术间Kappa=0.813(95%CI:0.662~0.0.931),说明肌电图或超声检查与术中探查结果之间均具有较强一致性。(3)预后为优的患者初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50.05±4.76)m/s,表面点击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为(51.07±5.21)m/s,均显著高于预后为可的患者;预后为良的患者SCV为(43.28±3.06)m/s,显著高于预后为可的患者。结论在桡神经沙漏样狭窄的诊断方面,针极肌电图联合神经传导检测与术中探查金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可以提示桡神经沙漏样狭窄患者手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极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神经 沙漏样狭窄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肤治疗”对皮肤温度、痛阈、心率和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红 杜剑青 +4 位作者 曹东元 谢雯 梁洪 王再生 吴瑞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 评价“整肤治疗”对疼痛的疗效。方法 用点温计测量皮温 ,用电刺激和钾离子透入测量皮肤痛阈 ,按压桡动脉测量心率 ,以及用电刺激测量神经传导速度 ,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 1 3例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观察表明 ,“整... 目的 评价“整肤治疗”对疼痛的疗效。方法 用点温计测量皮温 ,用电刺激和钾离子透入测量皮肤痛阈 ,按压桡动脉测量心率 ,以及用电刺激测量神经传导速度 ,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 1 3例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观察表明 ,“整肤区”皮肤温度和电刺激痛阈明显增加 ,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整肤治疗”对多种痛症有一定疗效 ,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温度 痛阈 心率 外周神经 整肤治疗 疼痛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玉华 曹钟兴 +3 位作者 田月秋 吴公孙 李健 周敏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575-577,共3页
目的 探讨铅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生物指标的影响。方法 66例接触者和40例对照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各项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 接触组中>10年工龄组和<10年工龄组分别与对照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正中神经、... 目的 探讨铅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生物指标的影响。方法 66例接触者和40例对照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各项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 接触组中>10年工龄组和<10年工龄组分别与对照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MCV、SCV)减慢、远端感觉潜伏期(sL)、腓肠神经SCV延长(P均<0.05)。接触组中>10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生物学指标PbB、ZPP、EFP、Hb、PbU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生物学指标异常率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相对危险度>10年工龄组分别是<10年工龄组的4.1和5.3倍。结论 提示长期接触铅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工人 周围神经 传导速度 生物学指标 神经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尾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红卫 江钟立 +1 位作者 吴亚文 陈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尾神经传导速度(CNCV)的影响。方法:链脲霉素(STZ,55mg/kg)诱导的21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平均分配到糖尿病运动8周组(A)、糖尿病运动4周组(B)和糖尿病对照组(C),实验结束时17只糖尿病大鼠存活,其中A组6只、B组...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尾神经传导速度(CNCV)的影响。方法:链脲霉素(STZ,55mg/kg)诱导的21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平均分配到糖尿病运动8周组(A)、糖尿病运动4周组(B)和糖尿病对照组(C),实验结束时17只糖尿病大鼠存活,其中A组6只、B组6只和C组5只;12只正常血糖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运动8周组(D,n=6)和正常对照组(E,n=6)。运动组大鼠游泳60min/d,5d/周。实验过程中分别于基线、第4周、第8周时测定大鼠血糖、体重和CNCV。结果:糖尿病大鼠基线时血糖显著高于正常血糖大鼠,A组大鼠运动第8周时血糖较基线显著降低(P<0.05)。第4周时糖尿病大鼠CNCV均显著低于正常血糖大鼠,A组大鼠CNCV显著高于B、C组。第8周时A、B组大鼠CNCV显著高于C组和基线水平(P<0.05),与正常血糖大鼠无显著差异。第8周时C组大鼠CNCV较基线水平明显降低,而D、E组大鼠CNCV高于基线水平。结论:运动训练可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依达拉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有波 谢少华 +6 位作者 杨拯 袁梦郎 李禹呈 江明礼 曹德琦 席丽 张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依达拉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予一次性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模。抽取48只模型大鼠,分为电针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和模型组各12只。...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依达拉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予一次性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模。抽取48只模型大鼠,分为电针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和模型组各12只。造模后4周、8周,测试各大鼠摆尾阈值、血清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造模8周时,电针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MDA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联合组明显优于电针组、依达拉奉组(P<0.01)。结论电针及依达拉奉均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 电针 依达拉奉 氧化应激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末宁提高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及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镁 张兰 +1 位作者 刘雯 于世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596-597,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糖末宁对糖尿病大鼠尾神经传导速度、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 ,给予糖末宁灌胃不同剂量连续 3周 ,以甲钴胺作为阳性对照组 ,并设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 ,...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糖末宁对糖尿病大鼠尾神经传导速度、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 ,给予糖末宁灌胃不同剂量连续 3周 ,以甲钴胺作为阳性对照组 ,并设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 ,观察治疗前后对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观察糖末宁不同剂量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 :糖末宁治疗后 ,与模型组相比 ,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有显著增加作用 (P <0 0 5 )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末宁 糖尿病 大鼠 神经传导速度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及AEGs、Cys-C、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美娟 杜非洲 +2 位作者 陈忆飞 徐磊 张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73-1678,共6页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VC)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VC)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分、血清氧化-抗氧化水平变化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AEGs、Cys-C、Hcy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χ2=4.044,P <0.05)。与本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值均显著提高(t=11.475、11.162、11.032、8.008,P <0.01);且观察组治疗4周后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t=5.582、5.837、6.918、3.635,P <0.01)。两组治疗4周后TCSS评分及血清AEGs、Cys-C、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11.831、32.106、15.972,P <0.01);且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观察组治疗4周后TCSS评分及血清AEGs、Cys-C、Hcy水平的改善效果均更为显著(t=6.473、21.999、7.973,P <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DPN患者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更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AEGs水平,改善微循环,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四逆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方剂足痛宁浴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婵娟 缪易 +1 位作者 赵亚 王旭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103-2106,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方剂足痛宁浴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DPN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温水对照组及足痛宁组,各34例。3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温水对照组另... 目的:探讨自拟方剂足痛宁浴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DPN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温水对照组及足痛宁组,各34例。3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温水对照组另给予温水足浴,足痛宁组另给予中药足痛宁足浴。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并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治疗后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麻木评分及针刺感评分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且足痛宁组治疗后NRS、麻木及针刺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空白对照组及温水对照组(P 〈0. 05);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及SCV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3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及SCV均明显快于治疗前(P 〈0. 05),但温水组治疗后明显快于对照组(P 〈0. 05),且足痛宁组治疗后明显快于对照组及温水组(P 〈0. 05)。结论:足痛宁浴足可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对DPN有一定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通宁 浴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黄除痹汤结合外洗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苗佳晶 贺颖 刘艳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究芪黄除痹汤结合外洗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5年5月—2020年3月接诊的336例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336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8例,两组患者均给... 目的探究芪黄除痹汤结合外洗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5年5月—2020年3月接诊的336例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336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规律作息、糖尿病科学的饮食及运动,控制血糖,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胶囊,0.5 mg/次,3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黄除痹汤结合外洗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BI、FIB和TC水平;比较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154/168)高于对照组的81.55%(137/168)(P<0.05);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FIB和TC水平低于对照组,AB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黄除痹汤结合外洗方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黏稠度及脂代谢紊乱,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程,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除痹汤 外洗方 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