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病理生理联系 被引量:33
1
作者 凌家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3-95,共3页
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 ,其病理过程的本质主要是“病在元气之虚” ,与五脏虚损、功能失调有关。脾通过“主运化”和“主肌肉四肢”为运动过程提供物质与能量补偿 ;通过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增强抗疲劳能力 ,促进疲劳后恢... 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 ,其病理过程的本质主要是“病在元气之虚” ,与五脏虚损、功能失调有关。脾通过“主运化”和“主肌肉四肢”为运动过程提供物质与能量补偿 ;通过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增强抗疲劳能力 ,促进疲劳后恢复。肾不仅以其“藏精”、“生髓”、“主骨”直接影响运动训练和竞技水平 ,而且肾还通过与肝、脾的病理生理联系影响运动状态。肝“主疏泄”、“藏血”、“主筋”、“藏魂”等功能 ,在不同的环节上对运动性疲劳产生重要影响。心、肺共同治理运动机体的气血 ,同时“心主神明”与运动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病理生理 五脏虚损 功能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炎症发热感染低温专业委员会和中医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学术会议纪要
2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80-1680,共1页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炎症发热感染低温专业委员会和中医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学术会议于2005年8月15日至8月18日在桂林召开。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黄启福教授和陆大祥教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炎症发热感染低温专业委...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炎症发热感染低温专业委员会和中医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学术会议于2005年8月15日至8月18日在桂林召开。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黄启福教授和陆大祥教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炎症发热感染低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主编李楚杰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进行了大会专题报告和分组论文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学术会议纪要 中医病理生理 专业委员会 低温 感染 发热 炎症 十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实脾浅析
3
作者 郭宏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3期2-3,共2页
脾居中焦,斡旋升降,运行上下,为气机之枢纽,职司运纳,化生精微,以奉周身,为后天之本。因脾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历代医家均重视维护脾胃,如李东垣、叶天士等。但追溯其源,“实脾者”还当首推仲景。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 脾居中焦,斡旋升降,运行上下,为气机之枢纽,职司运纳,化生精微,以奉周身,为后天之本。因脾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历代医家均重视维护脾胃,如李东垣、叶天士等。但追溯其源,“实脾者”还当首推仲景。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给后学以很大启迪。然而在特定的情况下,“实脾”有其具体不同的含义。《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此渭“实脾”,细细推敲,其使脾旺之指导思想虽一,但病证不同,治法迥异,兹浅析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中医)/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肺肾治疗慢性肝炎体会
4
作者 曹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89年第6期36-36,共1页
一、奠囿常规另辟蹊径祖国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时邪外袭,郁而不达,或内因饮食不节,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日积月累,进而“湿热相搏”,熏蒸于肝胆,致使肝失疏泄,胆液不能循行于常道,而外滥于肌肤,发为黄疸,是为阳黄。一言蔽之,即因肝脾湿热... 一、奠囿常规另辟蹊径祖国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时邪外袭,郁而不达,或内因饮食不节,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日积月累,进而“湿热相搏”,熏蒸于肝胆,致使肝失疏泄,胆液不能循行于常道,而外滥于肌肤,发为黄疸,是为阳黄。一言蔽之,即因肝脾湿热,故于施治莫不是“疏肝清热,运脾化湿”,宗以茵陈蒿汤加上大队清热化湿之药,或佐以活血祛瘀之品。而至后来,往往每多因过用苦寒攻伐,愈损脾气,以致缠绵多年不愈,转为阴黄。当然,也有一开始即便为阴黄,或虚黄,“知肝传脾”,则认为已是肝郁脾虚,且脾虚为主,故于施治又莫不是“当先实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肺(中医)/病理生理 肾(中医)/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开窍于目刍议
5
作者 张安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89年第3期2-2,共1页
一、肝开窍于目之生理目之能视,籍肝阴肝血之营养。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日:“肝受血而能视”。张介宾则云:“肝得血则神聚于目,故能视”。是目赖阴血之养,方能视万物。肝知阴血虚少,则目视障碍。须之阴血之能上承于目,必以肝之气阳为... 一、肝开窍于目之生理目之能视,籍肝阴肝血之营养。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日:“肝受血而能视”。张介宾则云:“肝得血则神聚于目,故能视”。是目赖阴血之养,方能视万物。肝知阴血虚少,则目视障碍。须之阴血之能上承于目,必以肝之气阳为动力,肝脉为运行道路。目之主宰,在肝阳肝气。人身脏腑皆寓阴阳气血,肝亦同例。肝舍一阳生化之气,主升发,达于目,使目睛转动灵活;运阴血,目得所养,视物精明。陈达夫教授在《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曰:“肝气上升,则目中即有主宰……”。在分析“能远视而怯近视,或能近视而怯远视”之病机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中医)/病理生理 眼/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肝为五脏之贼”
6
作者 赵莉 刘冠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89年第1期9-9,共1页
在浩如烟海的古医籍中,时常会提到“肝为五脏之贼”这一论点。其意何在? “贼”在那里?易引起初涉杏林者,百思不得其解。这里,笔者拟从肝主疏泄角度,略抒愚见,望同道参考。一、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和升发气... 在浩如烟海的古医籍中,时常会提到“肝为五脏之贼”这一论点。其意何在? “贼”在那里?易引起初涉杏林者,百思不得其解。这里,笔者拟从肝主疏泄角度,略抒愚见,望同道参考。一、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和升发气机的生理功能。其疏泄功能的正常与否?对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作用。肝疏泄正常,则脾升胃降,气机流畅,运化自如,心火下降,肾水上升,阴阳相交,水火相济。肝升发,肺肃降,升降得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中医)/生理学五脏/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