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智能脉象检测系统的原发性高血压病脉象参数的病证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京 段阿里 +7 位作者 李丹 郭仪 刘楠 衣凯 李学良 于佳欣 林一帆 许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29,共6页
目的 基于中医智能远程脉象检测系统,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分期、证型的脉象参数规律,并对其进行病证关联研究。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以原发性高血压病为诊断收治的200例患者,应用中医智能远程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其脉象信息,... 目的 基于中医智能远程脉象检测系统,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分期、证型的脉象参数规律,并对其进行病证关联研究。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以原发性高血压病为诊断收治的200例患者,应用中医智能远程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其脉象信息,并将其与6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运用数学软件和统计学方法描述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者的不同脉象参数特点、高血压病不同分期、证型的脉象参数规律。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以弦脉出现频次最高(28.5%),其后依次为滑脉(20%)、细脉(23%)、数脉(12%)、涩脉(9%)。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同分期与健康平脉组脉象参数比较结果显示:高血压病Ⅱ、Ⅲ期的H1(x)、-H1(x)、P1(x)值均低于健康平脉组,高血压病各期的H1(y)、-H1(y)、P1(y)、P2(x)、P2(y)值高于健康平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Ⅲ期的脉率Pr高于健康平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同证型间脉象参数比较结果显示:阴虚阳亢证-H1(x)、P1(x)值低于健康人群,H1(y)、-H1(y)、P1(y)、P2(x)、P2(y)值高于健康人群;痰湿内阻证H2(x)、-H1(y)、P1(x)值低于健康人群,H1(y)、P1(y)值高于健康人群;肝火上炎证的脉率Pr高于健康人群;冲任失调证H2(y)、-H1(y)、P1(y)、P2(y)值低于健康人群,H1(y)、P1(x)值高于健康人群;肾精不足证H1(y)、H2(x)、P1(y)、P2(x)、P2(y)值、脉率Pr低于健康人群,-H1(y)、P1(x)值高于健康人群;瘀血阻窍证-H1(x)、-H1(y)、P1(x)值低于健康人群,H1(y)、H2(x)、P1(y)值高于健康人群,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分期、证型的脉象参数均具有一定规律,各脉象参数亦可以揭示每种脉象所产生的病理生理学原理,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脉象参数的病证关联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水平,为实现原发性高血压病证结合的中医规范化诊疗和中医智能远程脉象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智能脉象检测系统 脉象参数 原发性高血压病 病证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健康工程发展的技术路线与基础数据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喜灵 姜伟炜 +2 位作者 于东林 叶蕾 刘孟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1992-1996,共5页
提出并发展中医健康工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开展体现中医学特点的人体功能状态检测研究,是实现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客观化的重要途径。将中医健康工程融于信息技术,形成具有中医功能状态的智能辨识系统,延伸进入健康物联网,为大健康时... 提出并发展中医健康工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开展体现中医学特点的人体功能状态检测研究,是实现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客观化的重要途径。将中医健康工程融于信息技术,形成具有中医功能状态的智能辨识系统,延伸进入健康物联网,为大健康时代人体养生、保健与健康提供更准确和便捷的服务。而中医证候的辨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运用中医证候结构表征数据,可以实现证候与理法方药数据的智能计算,形成中医辨证论治智能系统,对促进中医健康工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健康工程 大健康 功能状态检测 中医功能状态智能辨识系统 健康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现代化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年第1期11-14,69-70,共4页
本文从方法学研究的角度,提出1.现代中医“四诊”多维信息集成式诊断智能系统的目标与发展思路,重点任务为:新型传感手段的应用研究、人体生理信号处理方法研究、机体功能状态特征信息提取方法研究;2.功能性检测在中医诊断中应用研究的... 本文从方法学研究的角度,提出1.现代中医“四诊”多维信息集成式诊断智能系统的目标与发展思路,重点任务为:新型传感手段的应用研究、人体生理信号处理方法研究、机体功能状态特征信息提取方法研究;2.功能性检测在中医诊断中应用研究的目标与发展思路,重点任务为:应用人体功能检测技术开展中医证候与人体内在功能变化的关联性研究,以及中医四诊指征与人体内在功能变化的关联性研究,研制有中医特色的人体功能检测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诊 中医诊断 中医多维信息集成 中医诊断智能系统 中医人体功能检测 中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