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中医数字化的眼诊仪技术装备标准化研究
1
作者
倪菲
宋梦
+4 位作者
曲金桥
袁东超
杨茗茜
陈彦君
李可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眼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神色形态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随着中医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中医眼诊理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眼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神色形态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随着中医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中医眼诊理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形成了眼诊仪中医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从智能中医的发展现状、眼诊仪中医数据标准化研究与构建眼诊仪智能辅助中医诊断模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将中医眼诊基础理论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突破中医健康数据采集、柔性控制、人机耦合、多维信息融合辨识等关键技术,以期形成中医诊疗装备系列相关标准,建立中医特色医疗器械的产业创新基地,进而推进中医远程诊疗、移动医疗、智能医疗等新型服务业态发展,推动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的数字化、标准化与国际化,提高中医诊疗服务的可及性并促进中西医学现代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数字化
眼诊仪
技术装备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的机理特点及其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建平
岳慧平
张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42-1242,共1页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是将拔罐和按摩治疗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微机技术,自动调节和控制治疗过程,使其在拔罐过程中不但能进行负压吸引,而且能间歇压迫患部,起到按摩作用的一种仪器。本文介绍了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使用时和...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是将拔罐和按摩治疗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微机技术,自动调节和控制治疗过程,使其在拔罐过程中不但能进行负压吸引,而且能间歇压迫患部,起到按摩作用的一种仪器。本文介绍了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使用时和传统中医疗法比较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数字化
有源罐
拔罐
按摩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研制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建平
岳慧平
杨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4-215,共2页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是将拔罐和按摩疗法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微机技术,自动调节和控制治疗过程,使拔罐疗法不但能进行负压吸引,而且能间歇压迫患部,起到按摩作用的一种仪器。文中介绍了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研制过程中需要...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是将拔罐和按摩疗法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微机技术,自动调节和控制治疗过程,使拔罐疗法不但能进行负压吸引,而且能间歇压迫患部,起到按摩作用的一种仪器。文中介绍了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数字化
有源罐
拔罐
按摩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脉诊客观化与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
14
4
作者
余伶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要实现中医脉诊数字化,就必须有符合中医特点的脉搏仪及相应软件配合,更要有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和识别技术。中医脉诊临床研究为古代客观化与现代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数据,脉诊机理的探讨为其可行性提供了有利依据。从脉...
要实现中医脉诊数字化,就必须有符合中医特点的脉搏仪及相应软件配合,更要有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和识别技术。中医脉诊临床研究为古代客观化与现代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数据,脉诊机理的探讨为其可行性提供了有利依据。从脉象信号特征提取和脉象信号模式识别与分类两个角度综述了20年脉象信号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法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象
中医数字化
信号分析
模式识别与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双模型互学习的半监督中医舌诊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方旭
徐望明
+1 位作者
徐雪
贾云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4-1023,共10页
舌体图像的准确分割是中医舌诊客观化分析的重要前提,目前广泛采用的全监督分割方法需要对大量像素级标注的样本进行训练,而基于单一模型的半监督分割方法对学习到的错误知识缺乏自我纠正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双...
舌体图像的准确分割是中医舌诊客观化分析的重要前提,目前广泛采用的全监督分割方法需要对大量像素级标注的样本进行训练,而基于单一模型的半监督分割方法对学习到的错误知识缺乏自我纠正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双模型互学习的半监督舌体图像分割方法。首先,模型A、B分别在有标签数据集上进行监督训练。之后,模型A、B进入互学习阶段,使用本文设计的互学习损失函数,根据双模型对无标签数据预测的分歧而赋予不同的权重。先由模型A对无标签数据集生成伪标签,模型B在有标签数据集和伪标签数据集上进行微调,然后模型B再对无标签数据集生成伪标签,模型A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微调。双模型微调结束后,选择性能更佳的一个作为最终的舌体图像分割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标签数据比例为1/100、1/50、1/25、1/8时,mIoU分别达到96.67%、97.92%、98.52%、98.85%,优于对比的其他典型半监督方法。本文方法仅需少数标签数据便可达到较高的舌体图像分割精度,可为后续的中医舌色、舌形等舌象分析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中医诊疗数字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监督
互学习
舌体图像分割
损失函数
中医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纹理分析技术应用于舌象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松鹤
梁嵘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5期22-25,共4页
探讨了目前在舌诊纹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如标准模板的制定,加强对正常舌象的研究,避免过度追求舌诊自动化等问题。分析和探讨了成立舌象标准制定专业组来研究制定异常典型舌象的标准模板以及从正常舌象的研究入手进行正常舌象纹理特征...
探讨了目前在舌诊纹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如标准模板的制定,加强对正常舌象的研究,避免过度追求舌诊自动化等问题。分析和探讨了成立舌象标准制定专业组来研究制定异常典型舌象的标准模板以及从正常舌象的研究入手进行正常舌象纹理特征的获取与规范的相关问题。认为医生的舌诊评价与仪器的舌图评估应该相互参照,不主张以仪器评估替代医生诊断,采取临床医生参与的半定量评估方法可能是当前舌诊客观化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纹理分析
标准模板
正常舌象
中医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0例肝纤维化患者舌面象特征分析
被引量:
16
7
作者
宫爱民
曹玉
+3 位作者
董秀娟
蒋芳玉
杨世忠
王忆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0期1646-1651,共6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舌象、面象等参数临床特征,为肝纤维化患者中医临床辨证提供量化的客观依据。方法:由具有丰富经验的1-2名临床医生进行舌、面判读,记录观察结果;同时应用中医四诊仪器检测120例肝纤维化患者舌、面参数,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舌象、面象等参数临床特征,为肝纤维化患者中医临床辨证提供量化的客观依据。方法:由具有丰富经验的1-2名临床医生进行舌、面判读,记录观察结果;同时应用中医四诊仪器检测120例肝纤维化患者舌、面参数,统计分析各证型的舌面象特征。结果:120例肝纤维化患者的舌象以淡红舌、淡紫舌、白厚苔为多见,面象以青黄、萎黄和目眶暗为多见;舌象参数中舌色、肝纤维化各证型苔色指数显著性差异;面部RGB、Lab指数提示:肝纤维化各证型中湿热中阻证面色偏于黄色、肝肾阴虚证面色以红色为主、肝郁脾虚证面色偏青、气虚血瘀证面色较暗,面色偏于青黑色。结论:应用数字化中医四诊仪器为望诊信息采集及分析建立客观指标,通过舌质参数、舌象指数、面部RGB、Lab指数等数据对肝纤维化患者舌面等望诊信息进行量化处理,有利于提高疾病信息采集的准确性,规范中医师收集病情资料的操作,更好地发挥中医望诊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效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科学性、客观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数字化
中医
四诊仪
舌象
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偏振参数非直观光学成像的鼻唇沟量化表征
8
作者
薛璐
胡文静
+5 位作者
徐彬
刘学峰
姚政鹏
陈智龙
黄益俊
熊吉川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2-578,共7页
鼻唇沟特征的异常变化是脑卒中面诊的重要依据。为了量化表征鼻唇沟特征,解决传统中医面诊时难以发现精细特征变化和信息交流困难的问题,采用了偏振参数非直观光学成像(PIMI)方法,利用非直观成像的斯托克斯S_(1)参量图谱,取得了不同年...
鼻唇沟特征的异常变化是脑卒中面诊的重要依据。为了量化表征鼻唇沟特征,解决传统中医面诊时难以发现精细特征变化和信息交流困难的问题,采用了偏振参数非直观光学成像(PIMI)方法,利用非直观成像的斯托克斯S_(1)参量图谱,取得了不同年龄的健康人员和脑卒中患者病中、预后的鼻唇沟对称性量化表征数据。结果表明,健康人员鼻唇沟S_(1)图谱特征具有较好的对称性,鼻肌横部区与上唇提肌区的左右峰值均较为接近;脑卒中患者患病期鼻唇沟的S_(1)图谱明显不对称,左右峰值大多相差20以上,预后状态鼻唇沟S_(1)图谱特征更接近健康人群。该方法有望应用于脑卒中疾病的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促进中医数字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鼻唇沟量化表征
偏振参数非直观光学成像
光学状态参数
脑卒中
中医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中医数字化的眼诊仪技术装备标准化研究
1
作者
倪菲
宋梦
曲金桥
袁东超
杨茗茜
陈彦君
李可大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12001)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基金面上资助计划项目(2023-MSLH-194)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LJ242410162011)。
文摘
眼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神色形态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随着中医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中医眼诊理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形成了眼诊仪中医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从智能中医的发展现状、眼诊仪中医数据标准化研究与构建眼诊仪智能辅助中医诊断模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将中医眼诊基础理论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突破中医健康数据采集、柔性控制、人机耦合、多维信息融合辨识等关键技术,以期形成中医诊疗装备系列相关标准,建立中医特色医疗器械的产业创新基地,进而推进中医远程诊疗、移动医疗、智能医疗等新型服务业态发展,推动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的数字化、标准化与国际化,提高中医诊疗服务的可及性并促进中西医学现代融合发展。
关键词
中医数字化
眼诊仪
技术装备
标准化
Keywords
digitalization of TCM
eye diagnosis instrument
technical equipment
standardization
分类号
R241.9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的机理特点及其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建平
岳慧平
张颖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42-1242,共1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课题(05L239)
文摘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是将拔罐和按摩治疗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微机技术,自动调节和控制治疗过程,使其在拔罐过程中不但能进行负压吸引,而且能间歇压迫患部,起到按摩作用的一种仪器。本文介绍了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使用时和传统中医疗法比较的优点。
关键词
中医数字化
有源罐
拔罐
按摩
单片机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研制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建平
岳慧平
杨钧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4-215,共2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05L239)
文摘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是将拔罐和按摩疗法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微机技术,自动调节和控制治疗过程,使拔罐疗法不但能进行负压吸引,而且能间歇压迫患部,起到按摩作用的一种仪器。文中介绍了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
关键词
中医数字化
有源罐
拔罐
按摩
单片机
分类号
R244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脉诊客观化与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
14
4
作者
余伶俐
机构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文摘
要实现中医脉诊数字化,就必须有符合中医特点的脉搏仪及相应软件配合,更要有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和识别技术。中医脉诊临床研究为古代客观化与现代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数据,脉诊机理的探讨为其可行性提供了有利依据。从脉象信号特征提取和脉象信号模式识别与分类两个角度综述了20年脉象信号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法进行剖析。
关键词
脉象
中医数字化
信号分析
模式识别与分类
Keywords
pulse wave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signal analysis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R241.19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模型互学习的半监督中医舌诊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方旭
徐望明
徐雪
贾云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医院
出处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4-102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80538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3502300,No.3502302)。
文摘
舌体图像的准确分割是中医舌诊客观化分析的重要前提,目前广泛采用的全监督分割方法需要对大量像素级标注的样本进行训练,而基于单一模型的半监督分割方法对学习到的错误知识缺乏自我纠正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双模型互学习的半监督舌体图像分割方法。首先,模型A、B分别在有标签数据集上进行监督训练。之后,模型A、B进入互学习阶段,使用本文设计的互学习损失函数,根据双模型对无标签数据预测的分歧而赋予不同的权重。先由模型A对无标签数据集生成伪标签,模型B在有标签数据集和伪标签数据集上进行微调,然后模型B再对无标签数据集生成伪标签,模型A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微调。双模型微调结束后,选择性能更佳的一个作为最终的舌体图像分割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标签数据比例为1/100、1/50、1/25、1/8时,mIoU分别达到96.67%、97.92%、98.52%、98.85%,优于对比的其他典型半监督方法。本文方法仅需少数标签数据便可达到较高的舌体图像分割精度,可为后续的中医舌色、舌形等舌象分析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中医诊疗数字化进程。
关键词
半监督
互学习
舌体图像分割
损失函数
中医数字化
Keywords
semi-supervised
mutual learning
tongue image segmentation
loss function
digitization of TCM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纹理分析技术应用于舌象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松鹤
梁嵘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5期22-2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431020):中医关键诊断信息荻取与处理与技术的研究-舌诊专题研究
文摘
探讨了目前在舌诊纹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如标准模板的制定,加强对正常舌象的研究,避免过度追求舌诊自动化等问题。分析和探讨了成立舌象标准制定专业组来研究制定异常典型舌象的标准模板以及从正常舌象的研究入手进行正常舌象纹理特征的获取与规范的相关问题。认为医生的舌诊评价与仪器的舌图评估应该相互参照,不主张以仪器评估替代医生诊断,采取临床医生参与的半定量评估方法可能是当前舌诊客观化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
舌诊
纹理分析
标准模板
正常舌象
中医数字化
Keywords
Tongue based diagnosis, Texture analysis, Normal tongue characteristics, Standard template, Automation
分类号
R241.25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20例肝纤维化患者舌面象特征分析
被引量:
16
7
作者
宫爱民
曹玉
董秀娟
蒋芳玉
杨世忠
王忆勤
机构
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实验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0期1646-1651,共6页
基金
海南省卫生厅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13A200034):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
负责人:宫爱民
+5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区科学基金项目(81460692):基于随机森林法的MG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
负责人:董秀娟
上海市科委择优委托项目(14D0500400):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与分析标准体系研发
负责人:王忆勤
上海市健康与评估重点实验室(13DZ2261000)
负责人:王忆勤
文摘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舌象、面象等参数临床特征,为肝纤维化患者中医临床辨证提供量化的客观依据。方法:由具有丰富经验的1-2名临床医生进行舌、面判读,记录观察结果;同时应用中医四诊仪器检测120例肝纤维化患者舌、面参数,统计分析各证型的舌面象特征。结果:120例肝纤维化患者的舌象以淡红舌、淡紫舌、白厚苔为多见,面象以青黄、萎黄和目眶暗为多见;舌象参数中舌色、肝纤维化各证型苔色指数显著性差异;面部RGB、Lab指数提示:肝纤维化各证型中湿热中阻证面色偏于黄色、肝肾阴虚证面色以红色为主、肝郁脾虚证面色偏青、气虚血瘀证面色较暗,面色偏于青黑色。结论:应用数字化中医四诊仪器为望诊信息采集及分析建立客观指标,通过舌质参数、舌象指数、面部RGB、Lab指数等数据对肝纤维化患者舌面等望诊信息进行量化处理,有利于提高疾病信息采集的准确性,规范中医师收集病情资料的操作,更好地发挥中医望诊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效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科学性、客观性、稳定性。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数字化
中医
四诊仪
舌象
面象
Keywords
Liver fibrosis
digitaliz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ur diagnostic equipment
tongue
facial complexion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偏振参数非直观光学成像的鼻唇沟量化表征
8
作者
薛璐
胡文静
徐彬
刘学峰
姚政鹏
陈智龙
黄益俊
熊吉川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湖北器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黄石市中医医院心脑脾胃病科
大冶市还地桥中心卫生院外科
出处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2-57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827814)。
文摘
鼻唇沟特征的异常变化是脑卒中面诊的重要依据。为了量化表征鼻唇沟特征,解决传统中医面诊时难以发现精细特征变化和信息交流困难的问题,采用了偏振参数非直观光学成像(PIMI)方法,利用非直观成像的斯托克斯S_(1)参量图谱,取得了不同年龄的健康人员和脑卒中患者病中、预后的鼻唇沟对称性量化表征数据。结果表明,健康人员鼻唇沟S_(1)图谱特征具有较好的对称性,鼻肌横部区与上唇提肌区的左右峰值均较为接近;脑卒中患者患病期鼻唇沟的S_(1)图谱明显不对称,左右峰值大多相差20以上,预后状态鼻唇沟S_(1)图谱特征更接近健康人群。该方法有望应用于脑卒中疾病的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促进中医数字化的发展。
关键词
成像系统
鼻唇沟量化表征
偏振参数非直观光学成像
光学状态参数
脑卒中
中医数字化
Keywords
imaging system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nasolabial sulcus
polarization parametric indirect mocroscopic imaging
optical state parameters
stroke
medical digitalization
分类号
TN2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中医数字化的眼诊仪技术装备标准化研究
倪菲
宋梦
曲金桥
袁东超
杨茗茜
陈彦君
李可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的机理特点及其评价
刘建平
岳慧平
张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研制的方法研究
刘建平
岳慧平
杨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医脉诊客观化与数字化研究
余伶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双模型互学习的半监督中医舌诊图像分割方法
李方旭
徐望明
徐雪
贾云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纹理分析技术应用于舌象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陈松鹤
梁嵘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120例肝纤维化患者舌面象特征分析
宫爱民
曹玉
董秀娟
蒋芳玉
杨世忠
王忆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偏振参数非直观光学成像的鼻唇沟量化表征
薛璐
胡文静
徐彬
刘学峰
姚政鹏
陈智龙
黄益俊
熊吉川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