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夏一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20例KOA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商品名维固力),治疗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20例KOA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商品名维固力),治疗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疼痛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KA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下降,KASS评分显著升高;ADL评分均升高,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在减缓KOA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恢复生活能力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定向透药 硫酸氨基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对癌性疼痛患者疼痛及生命质量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孙丕云 陈燕华 +4 位作者 冯驭臣 郭会 余璧含 梁艳艳 冯献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对癌性疼痛患者疼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柳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三阶梯止痛疗法... 目的:探究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对癌性疼痛患者疼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柳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三阶梯止痛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情况变化、治疗后1 d、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2组患者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情况、镇痛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爆发痛发作次数变化、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评分表(ECOG)变化、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分级情况、爆发痛发作次数、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分级情况、爆发痛发作次数、ECOG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情况、爆发痛发作次数、ECOG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持续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便秘,1例恶心;观察组出现1例嗜睡,1例便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可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疼痛,提升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三阶梯止痛疗法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 爆发痛发作次数 疼痛分级 疼痛评分 体力状态评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筋活血中药定向透药结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肩袖修复术后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姜文晓 张亦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64-2566,共3页
目的:探讨舒筋活血中药定向透药结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肩袖修复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87例肩袖损伤并行肩袖修复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术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舒筋活血中药定向透... 目的:探讨舒筋活血中药定向透药结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肩袖修复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87例肩袖损伤并行肩袖修复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术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舒筋活血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 d,并于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后1 d比较,术后3~7 d两组静止相和活动相的VAS评分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术后3 d两组静止相和活动相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7 d观察组静止相和活动相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3~6个月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评分明显升高(P<0.01),前屈上举、体侧外旋活动度明显增大(P<0.05或P<0.01),体侧内旋达到脊柱高度明显提高,但两组间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18%及13.9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活血中药定向透药结合氟比洛芬酯治疗肩袖修复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缓解患者术后早期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氟比洛芬酯 中医定向透药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