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晓彪 王建伟 +2 位作者 胡卫星 戴建础 崔尧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4,37,共4页
目的 :比较两种大脑中动脉闭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寻找一种更加理想、稳定和可靠的模型。方法 :选用 Ethicon缝线 (直径 0 .16 mm )和 Takeno钓鱼线 (直径 0 .2 0 mm ) ,按 Koizumi和 L ... 目的 :比较两种大脑中动脉闭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寻找一种更加理想、稳定和可靠的模型。方法 :选用 Ethicon缝线 (直径 0 .16 mm )和 Takeno钓鱼线 (直径 0 .2 0 mm ) ,按 Koizumi和 L onga插线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 2 h再灌注 4h和 2 2 h神经病学评分计算有效率和死亡率。TTC染色计算梗死面积百分比。结果 :Koizumi模型再灌注 4h有效率和 2 2 h梗死面积百分比较 L onga法为高 ,而再灌注 4h死亡率较低。结论 :大鼠 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 Koizumi法优于 L onga法。理想的大鼠插线模型受插线直径、插线头端形态、插入深度和大鼠体重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模型 大脑动脉 插线法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宇 严国锋 +1 位作者 姜虹 朱也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8-10,I0003,共4页
目的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进行改良,通过比较再灌注24 h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梗死率、模型制作时间、成功率和死亡率等指标评价改良线栓法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的有效性。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和模型两组,对照组采... 目的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进行改良,通过比较再灌注24 h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梗死率、模型制作时间、成功率和死亡率等指标评价改良线栓法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的有效性。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和模型两组,对照组采用分离结扎翼腭动脉,从颈外动脉插入线栓至大脑中动脉。模型组采用不分离结扎翼腭动脉,从颈总动脉分叉处插入线栓至大脑中动脉。阻断大脑中动脉血供2 h后将线栓拔出实现再灌注。于再灌注24 h时观察脑组织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比较两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模型制作时间、模型成功率和死亡率以及鼠脑切片TTC染色测量脑梗死率。结果两组MCAO模型在再灌注24 h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梗死率、模型成功率和死亡率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模型组的模型制作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不分离结扎翼腭动脉,由颈总动脉插入线栓的改良线栓法是稳定和可靠的MCAO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阻塞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κB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婷 蒋豪 +1 位作者 薛张纲 欧周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400,共7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下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及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物(CIN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n=30):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下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及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物(CIN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n=30):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ISO-IR组)和异氟醚组(ISO-C组)。分别在缺血45min、再灌注30、60、120min处死大鼠,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NF-κB结合活性和肺组织CINCmRNA的表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沉渣白细胞分类和总蛋白(TP)的含量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再灌注后IR组和ISO-IR组的W/D值、MPO活性、NF-κB结合活性和CINCmRNA的表达均高于C组(P<0.05),而再灌注60min后ISO-IR组的以上各指标较IR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②IR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PMN)所占的百分比较C组明显升高(P<0.05),而ISO-IR组的升高并不显著,且较IR组明显降低;③IR组和ISO-IR组BALF中TP含量均较C组升高明显(P<0.05),但ISO-IR组又明显低于IR组(P<0.05);④ISO-IR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异氟醚的应用可以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化,降低肺组织CINCmRNA的表达上调,减少肺内PMN的浸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缺血注损伤 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异氟醚 核因子-κB(NF-κB) 支气管肺泡洗液 缺血模型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细胞因子诱导 结合活性 SD雄性大鼠 动脉血气分析 髓过氧化物酶 CINC mRNA BALF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良 被引量:8
4
作者 孙艳 张洹 谭广销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6-780,共5页
目的:建立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选择昆明白、BABL/C、C57BL/6J小鼠,从颈总动脉插入线栓,可逆地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通过神经功能评分、TCC染色、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模型的可靠性。结果:线栓阻塞右... 目的:建立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选择昆明白、BABL/C、C57BL/6J小鼠,从颈总动脉插入线栓,可逆地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通过神经功能评分、TCC染色、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模型的可靠性。结果:线栓阻塞右侧大脑中动脉1 h后再灌注24h,多数小鼠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异常;TTC染色可见苍白梗死区;HE染色和尼氏染色发现典型的缺血性表现。BABL/C小鼠大脑损伤最为明显,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脑组织百分比与昆明白、C57BL/6J小鼠相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的线栓法易于操作,可以成功地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大脑动脉阻塞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冉 贺茂林 +1 位作者 张巍 黄一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1只雄性Wistar大鼠,根据不同给药方案随机分为24h对照组(7只)、24h通心络组(7只)、5d对照组(7只)、5d通心络组(7只)以及假手术组(3只)。各组在造模前用等渗盐水或通心络灌胃预...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1只雄性Wistar大鼠,根据不同给药方案随机分为24h对照组(7只)、24h通心络组(7只)、5d对照组(7只)、5d通心络组(7只)以及假手术组(3只)。各组在造模前用等渗盐水或通心络灌胃预处理7d。依据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90min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计算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下的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h后的梗死体积对照组为(94.4±19.9)mm3,通心络组为(72.1±13.4)mm3;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照组为(3.3±0.6)分,通心络组为(2.6±0.6)分。再灌注5d后的梗死体积对照组为(123.9±18.6)mm3,通心络组为(100.2±12.8)mm3;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照组为(2.1±0.4)分,通心络组为(1.2±0.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0.05)。结论通心络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注损伤 保护作用 通心络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 大脑动脉阻塞 脑缺血-模型 Wistar大鼠 梗死体积 对照组 24h 给药方案 不同时间 预处理 线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检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的下丘脑梗死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依兰 李格飞 +4 位作者 史妍慧 何欣威 赵颖 赵蓉 刘建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4-899,共6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的下丘脑梗死情况。方法·对15只体质量200~250 g、年龄6~8周的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短暂性MCAO大鼠模型,梗死90 min后,拔出栓... 目的·检测并分析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的下丘脑梗死情况。方法·对15只体质量200~250 g、年龄6~8周的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短暂性MCAO大鼠模型,梗死90 min后,拔出栓线进行再灌注。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MR imaging,DWI)序列活体检测MCAO模型大鼠再灌注1 h及24 h下丘脑和大脑的梗死体积,分析下丘脑梗死体积与大脑梗死体积的关系;采用2, 3,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 3, 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大鼠再灌注24h下丘脑和大脑的梗死发生情况,并与再灌注24hDWI扫描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5只Sprague-Dawley大鼠成功建立了MCAO/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DWI序列检测下丘脑梗死的发生比例为100%,而TTC染色显示下丘脑梗死的比例仅为40%,表明DWI扫描比TTC染色更加敏感(P=0.001)。采用DWI序列检测再灌注1 h及24 h下丘脑梗死的体积分别为(8.59±2.89) mm^3和(11.65±3.19) mm^3;下丘脑梗死体积与大脑梗死体积显著相关(r=0.573,P=0.025),下丘脑梗死体积的变化也与大脑梗死体积的变化显著相关(r=0.554,P=0.032)。结论·采用DWI序列对短暂性MCAO模型大鼠下丘脑梗死进行检测比采用TTC染色更为敏感,且采用DWI序列检测时发现下丘脑梗死体积与大脑梗死体积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模型 下丘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2 3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中lncRNA TALNEC2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岳勇 蒙兰青 +2 位作者 黄清 李东 邱绍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6-373,共8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TALNEC2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和缺氧-葡萄糖剥夺(OGD)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MCAO小鼠模型和OGD细胞模型。采用qRT-PCR检测TALNEC2、miR-19a-3p和c-Jun氨基...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TALNEC2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和缺氧-葡萄糖剥夺(OGD)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MCAO小鼠模型和OGD细胞模型。采用qRT-PCR检测TALNEC2、miR-19a-3p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表达。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和TTC染色观察动物体内神经损伤情况。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和ELISA试验检测细胞凋亡和炎症损伤。通过荧光素酶活性分析miR-19a-3p与TALNEC2或JNK的相互作用。结果在MCAO模型和OGD模型中观察到TALNEC2上调。TALNEC2基因敲低可减轻小鼠MCAO模型的脑梗死、神经损伤、细胞凋亡和炎症损伤。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显示miR-19a-3p与TALNEC2结合。miR-19a-3p过表达抑制了OGD处理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的凋亡和炎症反应,TALNEC2的加入减弱了其抑制作用。JNK是miR-19a-3p的靶点,其上调减弱了miR-19a-3p对OGD处理的BMEC细胞的保护作用。此外,TALNEC2通过竞争性地吸附miR-19a-3p促进JNK的表达。结论TALNEC2的敲低通过调节miR-19a-3p/JNK减轻MCAO或OGD诱导的急性脑缺血损伤,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TALNEC2 大脑动脉阻塞模型 缺氧-葡萄糖剥夺模型 小鼠 急性脑梗死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nidine alleviate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regulation of phospho-NMDAR2B, phospho-NMDAR1 and NMDAR2A
8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60-160,共1页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on on cerebral ischemia of α2-adrenergic agonist clonidine. The cerebral ischemia rat model was made by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for 2 h and reperf...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on on cerebral ischemia of α2-adrenergic agonist clonidine. The cerebral ischemia rat model was made by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for 2 h and reperfu- sion for 4 h. The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ham-operative group, the cerebral ischemia model group, the clonidine group, the yohimbine + clonidine group and the yohimbine group. The results shown that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of rats pretreated with clonidine before the ischemia were better than the sham-opera- tive group. Clonidine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brain infarct volumes. Clonidine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NMDAR2B and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NMDAR1 and NMDAR2A. Therefore, clonidine sig- nificantly alleviated cerebral 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 Th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phos- pho-NMDAR2B, phospho-NMDAR1 and NMDAR2A dur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注损伤 脑缺血模型 可乐定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调节 减轻 右侧大脑动脉阻塞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4
9
作者 吴雪丰 王秋娟 楼凤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选用中动脉阻塞 再灌模型观测对比脑缺血大鼠给药组和模型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银杏内酯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 ,脑梗塞面积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 ;高、中、低三个剂...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选用中动脉阻塞 再灌模型观测对比脑缺血大鼠给药组和模型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银杏内酯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 ,脑梗塞面积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 ;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与缺血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该药还能降低缺血后脑组织匀浆中的MDA、LD含量 ,提高SOD和GSH活性。脑组织病理切片也证实了该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 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中动脉阻塞-再灌模型 局灶性脑缺血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