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中冈底斯带措勤地区则弄群熔结凝灰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
1
作者 刘伟 李奋其 +3 位作者 袁四化 卓皆文 张万平 梁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09-1016,共8页
对措勤地区则弄群熔结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所测的2件熔结凝灰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2.7Ma±1.0Ma和108.6Ma±1.6Ma。根据已有的年代学数据、地球化学资料和最新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 对措勤地区则弄群熔结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所测的2件熔结凝灰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2.7Ma±1.0Ma和108.6Ma±1.6Ma。根据已有的年代学数据、地球化学资料和最新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中冈底斯北部的则弄群火山岩很可能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中冈底斯带 熔结凝灰岩 措勤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冈底斯成矿带龙根铅锌矿床含矿斑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段志明 李光明 +5 位作者 李应栩 王保弟 张晖 黄勇 郭琳 段瑶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5-638,共14页
龙根铅锌矿床是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矿床。对该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首次获得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铅锌银矿床的矿化时代。含矿斑岩锆石U-Pb年... 龙根铅锌矿床是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矿床。对该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首次获得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铅锌银矿床的矿化时代。含矿斑岩锆石U-Pb年龄明显可分为2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70.5±2.0)Ma和(61.4±1.2)Ma,前者记录了印-亚板块俯冲大陆边缘弧后伸展过程中的早期岩浆-流体成矿事件,后者代表了印-亚板块主碰撞聚合中的主成矿期岩浆-流体成矿作用时代。斑岩具富硅、富钾,贫钛、贫磷等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11~1.1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亏损高场强元素Zr、Nd、Sm等,与冈底斯成熟大陆地壳物质相比具相对高的εNd(t)值(-6.42~-6.05)和相对低的(87Sr/86Sr)i值(0.708 026~0.709 071),并具不均一的锆石εHf(t)值(-3.34~-1.12)以及古老的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TCDM=1.06~1.19 Ga),属于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笔者认为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晚白垩世—古新世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很可能是与雅鲁藏布江洋盆闭合之后的印-亚板块俯冲大陆边缘弧后伸展和主碰撞聚合诱发幔源岩浆底侵导致的冈底斯地体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俯冲晚期 主碰撞 龙根铅锌矿床 冈底斯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查个勒铅锌矿床含矿斑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段志明 李光明 +4 位作者 王保弟 李应栩 黄勇 郭琳 段瑶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67-1690,共24页
查个勒铅锌矿床是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但其成岩成矿时代一直缺乏年代学约束。本文对该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及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 查个勒铅锌矿床是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但其成岩成矿时代一直缺乏年代学约束。本文对该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及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获得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铜钼铅锌银矿化时代。含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64.6~62.9 Ma,代表岩浆的结晶年龄;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62.3±1.4)Ma,代表查个勒主成矿年龄,与其构造岩浆事件一致;结合区域林子宗群大规模火山活动(65~45 Ma)以及以亚贵拉铅锌矿床(68.6~65.0 Ma)为代表的成矿作用,表明在印度与欧亚大陆主碰撞过程中均可产生不同规模的成矿作用。查个勒含矿斑岩具富硅、富钾,贫钛、贫磷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12~1.6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等,与冈底斯成熟大陆地壳物质相比具相对高的εNd(t)值(-6.64^-5.79)和相对低的(87Sr/86Sr)i值(0.711 813~0.717 307),并具不均一的锆石εHf(t)值(-7.02^-1.27)以及古老的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TCDM=1 093~1419 Ma),属于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本文认为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古新世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很可能与雅鲁藏布江洋盆闭合之后的印-亚大陆碰撞诱发幔源岩浆底侵导致的冈底斯地体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辉钼矿RE-OS定年 主碰撞期 查个勒铅锌矿床 冈底斯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铍矿化体的发现与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应栩 黄永高 +5 位作者 韩飞 严刚 杨学俊 李光明 宋旭波 杨青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4期62-67,共6页
经过初步工作,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发现极具潜力的铍矿找矿线索。新发现的铍矿化体赋存在侵位于古生代地层的粗粒状和伟晶状二云母花岗岩中,岩体和岩脉即为矿化体,并与围岩具有截然的界线。围岩发育热液蚀变和热变质,包括角岩化、硅化... 经过初步工作,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发现极具潜力的铍矿找矿线索。新发现的铍矿化体赋存在侵位于古生代地层的粗粒状和伟晶状二云母花岗岩中,岩体和岩脉即为矿化体,并与围岩具有截然的界线。围岩发育热液蚀变和热变质,包括角岩化、硅化、电气石化、石榴子石化、红柱石化、堇青石化等,但分带不甚明显,矿化体和围岩间还发育有"云母线"。矿化体罕见黑钨矿和锂辉石,萤石较少,主要为铌钽矿物和含铍矿物。这一新发现丰富了中冈底斯成矿带新矿种和新的矿床类型,对更加深入地认识冈底斯成矿带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丰富和完善青藏高原南部碰撞造山与成矿理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 新发现 铍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中冈底斯扎布耶茶卡北部晚侏罗世则弄群火山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成因意义
5
作者 叶春林 黄柏鑫 +5 位作者 王燚 侯云岭 贾小川 杨学俊 王国光 吕志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535,共11页
冈底斯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一直存在争议。此次研究了中冈底斯带扎布耶茶卡北部区域则弄群火山岩的野外特征和锆石U-Pb年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扎布耶茶卡北部则弄群火山岩主要喷发于154.2~142.1 Ma。研究首次获得晚侏罗世的则... 冈底斯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一直存在争议。此次研究了中冈底斯带扎布耶茶卡北部区域则弄群火山岩的野外特征和锆石U-Pb年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扎布耶茶卡北部则弄群火山岩主要喷发于154.2~142.1 Ma。研究首次获得晚侏罗世的则弄群火山岩年龄为154 Ma,比前人提出的则弄群火山岩浆活动起始时间(130 Ma)提前了24 Ma,据此将则弄群的时代定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根据研究获得的最新年代学数据,结合冈底斯带火山岩的前人研究资料,显示冈底斯带中生代弧火山岩具有从南向北逐渐年轻的趋势。因此,最早期南冈底斯弧中生代火山岩可能与新特提斯洋板片北向俯冲有关,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中冈底斯带弧火山岩受到了新特提斯洋板片北向俯冲和班公湖-怒江洋板片南向俯冲的双重影响,早白垩世中期的北冈底斯带弧火山岩则与班公湖-怒江洋板片的南向俯冲密切相关。研究成果为冈底斯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提供了火山岩方面的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年龄 则弄群火山岩 中冈底斯带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扎布耶茶卡北部早白垩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6
作者 侯云岭 黄柏鑫 +4 位作者 贾小川 杨学俊 叶春林 吕志伟 杨蕻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83-1799,共17页
中冈底斯带在早白垩世发生的大规模岩浆爆发事件的成因模式仍然存在争议。对中冈底斯带扎布耶茶卡北部区域岩浆岩的野外特征、锆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扎布耶茶卡北部岩体主要侵位于142Ma和100Ma,2期岩浆作用... 中冈底斯带在早白垩世发生的大规模岩浆爆发事件的成因模式仍然存在争议。对中冈底斯带扎布耶茶卡北部区域岩浆岩的野外特征、锆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扎布耶茶卡北部岩体主要侵位于142Ma和100Ma,2期岩浆作用均包含中酸性岩体和辉长岩脉体。第一期(约142Ma)岩体属I型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质岩体,第二期(约100Ma)岩体为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闪长质岩体。2期中酸性岩体均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并显示强烈的壳-幔岩浆混合特征。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扎布耶茶卡北部第一期花岗质岩体及辉长岩脉为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板片回转引起的岩浆作用;第二期闪长质岩体及辉长岩脉为班公湖-怒江洋壳板片断离的岩浆作用的响应。该研究成果为班公湖-怒江洋的南向俯冲、板片回转和板片断离演化模式提供了岩浆作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冈底斯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全岩地球化学 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