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怎样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新中国成立初中共代表团的访苏体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唐仕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126,179,共13页
1950年,中共组织工作者代表团、中共宣传工作者代表团先后访问苏联。向往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心理上强化了代表团成员建设新中国的使命感;苏方高规格接待,细致周到地安排参访和生活日程,热情的仪式活动以及双方互赠礼物的积极互动酝... 1950年,中共组织工作者代表团、中共宣传工作者代表团先后访问苏联。向往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心理上强化了代表团成员建设新中国的使命感;苏方高规格接待,细致周到地安排参访和生活日程,热情的仪式活动以及双方互赠礼物的积极互动酝酿出代表团成员友好、愉快的心情;通过考察苏联的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工业大生产、集体农庄等,代表团成员感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苏联社会的美好,坚定了向苏联学习的信念,“苏联的道路,就是我们的道路”成为他们当时真切的心声。这样的心理、心情与心声共同构成了中共代表团访苏的情感体验并作用于代表团成员学习苏联的活动中,促进了他们确立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学习目标,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他们回国后传播苏联知识与移植苏联制度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 访苏体验 中共代表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旧址纪事 被引量:1
2
作者 乔金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83-91,共9页
说明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旧址是一九四六年六月至四七年三月,中共代表团在沪设立的公开驻地。敬爱的周恩来、董必武同志多次来沪寓居该址,并率领中共在沪成员为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阴谋,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进行了一系列艰... 说明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旧址是一九四六年六月至四七年三月,中共代表团在沪设立的公开驻地。敬爱的周恩来、董必武同志多次来沪寓居该址,并率领中共在沪成员为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阴谋,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表达对周恩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董必武 办事处 邓颖超 中国人民 解放区 中共代表团 内战 南京 叶剑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事变时中共派往西安的是“代表”还是“代表团”
3
作者 韩泰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周恩来 中共代表团 毛泽东 和平解决 蒋介石 全权代表 中央文献研究室 宋子文 中共中央书记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启钧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6期3-10,共8页
关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下简称中共代表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至今众说不一。笔者根据所看到的材料,试图对此做一比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论。
关键词 中共代表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 统一战线政策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 国民党政府 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制定和形成 被引量:3
5
作者 蒋孝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40-44,共5页
关于中共代表团在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制定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至今众说不一。笔者认为,虽然中共代表团及其负责人王明在指导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存在某些局限性,但是并不会抹煞他们的积极贡献。... 关于中共代表团在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制定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至今众说不一。笔者认为,虽然中共代表团及其负责人王明在指导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存在某些局限性,但是并不会抹煞他们的积极贡献。应当指出.中共代表团根据中国的和东北的抗日斗争形势,先后起草的《一一七宣言》、《一二六指示信》、《八一宣言》、《六三指示信》的基本精神和吴平被派到东北指导工作等等,对于中国共产党首先在东北这一局部地区实现策略方针的转变.以及促成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在全国的早先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 中共代表团 东北地区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下层统一战线 日本帝国主义 东北抗日联军 党组织 指示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南京谈判代表团对美斗争策略方针
6
作者 江英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1-78,共8页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美关系及中国共产党对美方针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以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从来就是支持蒋介石进行全面内战,用武力消灭中国共产党;马歇尔调处不过是...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美关系及中国共产党对美方针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以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从来就是支持蒋介石进行全面内战,用武力消灭中国共产党;马歇尔调处不过是一场骗局。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的论者提出:美国侵华总政策不变,而其策略手段则前后有所不同,起初是扶蒋容共,后来转变为助蒋灭共。这一变化的关节点,是在1946年3、4月间马歇尔回国述职与再度来华。这种看法应该说更接近客观事实。然而进一步考察起来,在此关节点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代表团 国民党军 马歇尔 蒋介石 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 内战 美国政府 中共党史 美国对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孝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3-15,26,共4页
关于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问题,目前有些学者较多地强调共产国际的指导作用。本文认为具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作用不能忽视,其表现为,它结合中国的和东北的抗日斗争形势,起草了具有历史意义的“... 关于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问题,目前有些学者较多地强调共产国际的指导作用。本文认为具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作用不能忽视,其表现为,它结合中国的和东北的抗日斗争形势,起草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一七”宣言和“一·二六”指示信。其中所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某些原则,较之共产国际当时在这一方面的模糊思想是重大的前进,具有不容忽视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策略 中国共产党 历史意义 中共中央 模糊思想 中国东北地区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科学出版社 中共代表团 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二大代表的考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128,共1页
有关二大代表的原始资料至今所见甚少,确定参加二大的代表成为一个难解的课题。根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02年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参加中共二大的代表有12人,尚有一人无法确定。这个名单的根据是在共产国际四大... 有关二大代表的原始资料至今所见甚少,确定参加二大的代表成为一个难解的课题。根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02年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参加中共二大的代表有12人,尚有一人无法确定。这个名单的根据是在共产国际四大上中共代表团提交的《关于我们党的组织问题(补充报告)》(1922年12月9日)和中共六大的代表回忆整理出的《中共历次大会代表和党员数量增加及其成分比例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二大 《中国共产党历史》 考证 党史研究室 中共代表团 原始资料 中共中央 党员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四六年政协的中共代表中有董必武而无秦邦宪
9
作者 马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81-82,共2页
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至三十一日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各党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参加的一次重要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由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包括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吴玉章、陆定一、... 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至三十一日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各党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参加的一次重要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由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包括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七同志组成。关于中共代表团的组成以及他们在会议内外的斗争,当时国内外主要报刊都曾有过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必武 周恩来 政协会议 叶剑英 王若飞 重庆 陆定一 邓颖超 中共代表团 《新华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中共中央南京局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大礼 王广达 徐红英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0-76,85,共8页
今年,是解放战争胜利40周年。40年来,在各种纪念活动、学术会议及党史论著中,很少提到周恩来、董必武领导的中共中央南京局(以下简称南京局)。我们因工作关系,看了些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在此仅就南京局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及其贡献,... 今年,是解放战争胜利40周年。40年来,在各种纪念活动、学术会议及党史论著中,很少提到周恩来、董必武领导的中共中央南京局(以下简称南京局)。我们因工作关系,看了些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在此仅就南京局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及其贡献,作以下简要论述。一南京局,是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即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向解放区由全面进攻转变为重点进攻之际,中共中央派驻在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领导国统区党的工作的一个中央局。南京局设在南京梅园新村,与中共代表团合署办公,对外称中共代表团。所以,它也是中共与国民党谈判的全权代表机关。当时,中共常住南京的主要领导同志有:周恩来、董必武、陆定一、李维汉、邓颖超、廖承志、钱瑛、钱之光、童小鹏、王炳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军队 周恩来 国统区 解放战争 中原解放区 历史贡献 蒋介石 中共代表团 南京 董必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斯科中山大学党小组指导员问题研究
11
作者 孙会修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早期中共接受共产国际指导已为学界熟知,不过后者如何指导却是习焉不察而又颇具分量的学术问题。总体而言,共产国际在早期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指导中共:一是经常性地派专使赴华;二是通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传达指令;三是招收中共党员、... 早期中共接受共产国际指导已为学界熟知,不过后者如何指导却是习焉不察而又颇具分量的学术问题。总体而言,共产国际在早期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指导中共:一是经常性地派专使赴华;二是通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传达指令;三是招收中共党员、团员赴苏联的革命大学学习,而后充任中共各级重要干部。前两种方式较为直接,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赴华专使的临时性和文化差异容易造成沟通不畅,而中共代表团又远离祖国,共产国际的指导存在诸多问题,中共早期出现的路线偏差与此不无关系。第三种方法需持续投入精力,见效较慢,但有利于中共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模式发展,符合苏联的长远利益,故共产国际积极推动。20世纪20年代,约有3000余名①中共选派的学生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以下简称“东大”)、莫斯科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②、列宁学院、列宁格勒军政大学等院校读书,他们后来成为影响中共和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代表团 莫斯科中山大学 莫斯科东方大学 列宁学院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中共党员 党小组 军政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4年李大钊在苏联的经历及相关文献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仝华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6期41-51,共11页
根据中共中央的安排,1924年6月上旬,李大钊率中共代表团(亦称中国代表团)从国内启程赴苏联莫斯科,出席6月17日至7月8日在此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共产国际五大)。会后,他留在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等,同年11月奉... 根据中共中央的安排,1924年6月上旬,李大钊率中共代表团(亦称中国代表团)从国内启程赴苏联莫斯科,出席6月17日至7月8日在此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共产国际五大)。会后,他留在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等,同年11月奉命回国。期间,他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处参观访问;应多方邀请作报告、发表谈话和讲演;撰写有关访苏通讯或有关中国革命的政论文章等,留下了截至目前可知的10余篇重要文献。这对我们了解那时的国情和世情,以及了解和研究李大钊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若干重要主张等,提供了宝贵依据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中共代表团 共产国际五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与幽禁中的张学良
13
作者 毕万闻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3-78,104,共7页
关键词 周恩来 西安事变前后 蒋介石 张学 北军 杨虎城 中共代表团 少壮派 宋子文 红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与抗战初期的长江局 被引量:7
14
作者 珏石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2期9-17,共9页
抗战初期的长江局成立于1937年12月,在武汉工作将近一年。周恩来是长江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江局的历史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应当对周恩来在此期间的工作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周恩来 国民党政府 长江 中共代表团 抗战初期 中国共产党 坚持抗战 蒋介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右倾机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东北抗日斗争中的杨松同志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鸿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56-61,共6页
杨松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是有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家和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但是,对于他的一生经历,特别是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我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却是鲜为人知的。笔者愿就个人的了解,略作介绍。一杨松(1... 杨松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是有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家和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但是,对于他的一生经历,特别是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我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却是鲜为人知的。笔者愿就个人的了解,略作介绍。一杨松(1907—1942),原名吴兆镒,亦名吴绍镒。在东北工作时化名吴平,在国外工作时化名华西里。一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于靠近京汉铁路湖北省大悟县四姑墩一个职员家庭。他幼年就读于私塾,十岁时随他的父亲吴德秀到武昌入高师附小读书,后来又相继升入武汉中学、武昌高师附中学习。他在校期间,品学兼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斗争 统一战线 东北地区 中共满洲省委 反日游击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 共产国际 党组织 日本帝国主义 中共代表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和共产国际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好礼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6期135-139,共5页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提出和发展,与共产国际策略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九·一八”后一个很长时期内共产国际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上犯了“左”的错误,因此,对主要是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策略以...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提出和发展,与共产国际策略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九·一八”后一个很长时期内共产国际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上犯了“左”的错误,因此,对主要是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策略以及它与我党整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往往为人们所回避,这样就很难对东北抗日联军作出恰当的、科学的评价,也不利于对东北14年的抗日斗争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东北抗日联军 中共满洲省委 指示信 中共代表团 中国共产党 策略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秋白在第三国际活动纪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武霞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瞿秋白十多年的政治生涯,差不多四分之一在苏联渡过。他是最早向我国人民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情况和第三国际活动的先进分子之一,多次参加第三国际会议,是我党首任驻第三国际代表团团长。他在第三国际的活动,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 瞿秋白十多年的政治生涯,差不多四分之一在苏联渡过。他是最早向我国人民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情况和第三国际活动的先进分子之一,多次参加第三国际会议,是我党首任驻第三国际代表团团长。他在第三国际的活动,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原则和争取党的自主权的斗争,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 中共代表团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国民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家 独立自主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岗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
1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2-129,共2页
关键词 华岗 中共代表团 周恩来 李维汉 诞辰 周年 代表大会 香港 撇蒸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未收入《国共和谈文献资料选辑》的二篇重要文献
19
作者 黄志浩 《江苏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44-45,共2页
由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编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共和谈文献资料选辑》,是一本反映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和谈的史料专著。该书于1980年7月初版,又于1983年9月出增订本,并公开发行。增订本较之初版新增了近40篇文献资料,从而比较完整... 由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编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共和谈文献资料选辑》,是一本反映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和谈的史料专著。该书于1980年7月初版,又于1983年9月出增订本,并公开发行。增订本较之初版新增了近40篇文献资料,从而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和谈的全过程,以及民主党派对于国共和谈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资料 中共代表团 国共两党 全过程 民主党派 蒋介石 增订本 周恩来 毛泽东 上海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关系破裂的苏联因素
20
作者 李华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赫鲁晓夫 中苏关系 毛泽东 国际共运 苏联专家 苏联因素 中国政府 艾森豪威尔 苏共二十大 中共代表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