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俄经济合作与国际经济体系转型国际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宗义 《国际展望》 2010年第5期84-88,共5页
在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的支持下,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世界"文明对话"公众论坛共同举办的"中俄经济合作与国际经济体系转型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7月14-15日在上海举行,为该院5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关键词 中俄经济合作 国际经济体系 俄罗斯 国际问题研究 文明对话 国际研讨会 经济危机 经济共同体 世界经济新秩序 世界经济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六届中俄经济合作高层智库论坛在哈尔滨举行
2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2019年6月14日,第六届中俄经济合作高层智库论坛在哈尔滨市友谊宫召开。本次论坛由黑龙5工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黑龙江省人民政莳副省长孙东生,俄中友协副主席、俄罗斯科... 2019年6月14日,第六届中俄经济合作高层智库论坛在哈尔滨市友谊宫召开。本次论坛由黑龙5工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黑龙江省人民政莳副省长孙东生,俄中友协副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等分别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经济合作 哈尔滨市 论坛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智库 高层 中国社会科学院 奥斯特洛夫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连成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121,共9页
中俄两国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是中俄对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在... 中俄两国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是中俄对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在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这一特殊形势下,俄罗斯实行经济"向东看"政策,主动寻求与中国开展深度和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使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等大项目合作取得了重大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重大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有助于中俄两国继续扩大和深化全方位经济合作,推动新形势下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 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 战略协作伙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与新亮点 被引量:4
4
作者 刁秀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28,F0003,共7页
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旋律。在俄罗斯东部开发和中国打造“一带一路”北向通道的大背景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合作... 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旋律。在俄罗斯东部开发和中国打造“一带一路”北向通道的大背景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正在形成。本文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一带一盟”建设、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及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等新优势出发,系统论述了中俄区域经济共赢的新亮点,即随着中国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东部两个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将会不断创新,双方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 开放前沿 合作高地 “一带一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边境地区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雨欣 张平宇 +1 位作者 初楠臣 杨奇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1-1933,共13页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东北9个中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远东11个首府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中俄城市经济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2006—2019年经济联系演变格局及...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东北9个中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远东11个首府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中俄城市经济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2006—2019年经济联系演变格局及网络结构,并进一步抽象出网络结构图谱判定其演变质量。结果表明:①中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其中中方边境城市的对外引力显著提高,而俄远东城市的辐射作用逐渐减弱,经济联系网络呈现近邻效应与等级效应交织共生的空间态势。②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的结网能力在13 a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以佳木斯、延吉和牡丹江为核心节点的辐射状结构;远东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虹吸效应使得网络传输流向与流量越来越依赖高首位度节点的作用。③2006—2013年,中俄城市联系网络的层级结构增强而匹配结构减弱,网络结构整体表现为依赖性和锁定性。2013—2019年,网络结构由封闭立体化趋向开放扁平化,网络结构的灵活性与复杂性显著提高。与此同时,13 a间核心社团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下促进了与其他功能社团的联动发展。④中俄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谱呈现典型的异配性轴辐式结构。2006—2013年,网络系统的“核心–边缘”结构愈发明显,核心节点城市的控制力和传输力最强;2013—2019年,城市网络结构跃迁到新的演变状态,进入核心突出、边缘扁平的协同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网络 中俄边境经济合作 网络结构 中国东北边境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生态足迹研究
6
作者 张传国 曲旭芹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10,共8页
利用生态足迹核算方法研究中俄两国贸易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2003—2012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对两国在该时期内贸易生态足迹的结构及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俄双边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主要向俄罗斯出口耕地、水... 利用生态足迹核算方法研究中俄两国贸易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2003—2012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对两国在该时期内贸易生态足迹的结构及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俄双边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主要向俄罗斯出口耕地、水域和林地的生态足迹,从俄罗斯进口林地、水域和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在中俄贸易中,中国长时间处于贸易生态盈余状态。中俄贸易使得中国间接地利用了俄罗斯的生产性土地面积,缓和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应进一步深化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优化进出口结构,以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生态足迹 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 中俄经贸合作 绿色GDP 进出口结构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