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能环保型无溶剂环氧减阻内涂层技术——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长岭段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安升 黄留群 +3 位作者 杨学强 付伟 王杰 潘怀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天然气管道涂敷内减阻涂层可以减小涡流区、降低湍流程度、提高输送效率、降低压气站能耗及运行费用。目前国内的涂层以溶剂型涂料为主,溶剂型涂料含有大量挥发的有机溶剂(VOC),不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还有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污... 天然气管道涂敷内减阻涂层可以减小涡流区、降低湍流程度、提高输送效率、降低压气站能耗及运行费用。目前国内的涂层以溶剂型涂料为主,溶剂型涂料含有大量挥发的有机溶剂(VOC),不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还有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而无溶剂涂料不含VOC,各项机械性能和耐化学介质性能都明显优于前者。为了克服无溶剂环氧脆性大、抗弯曲性能差、涂料黏度过高及施工难度大等缺点,从涂料改性和改进喷涂工艺参数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试验段开展了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固化剂对涂层的抗弯曲性能影响较大,较之于改性酚醛胺和脂肪族多元胺固化剂,聚酰胺类对增强涂层的抗弯曲性能效果显著;②环氧树脂分子结构的支链越短、分子量越小,黏度越低;③涂层生产宜采用常温下黏度小于10 Pa·s的树脂原料,并添加适量的稀释剂;④涂层生产过程中钢管内壁粗糙度宜控制在30~50μm,喷涂温度控制在50~70℃,喷涂压力需大于5 MPa,涂层厚度控制在65~160μm,可更好的保证涂层满足工程需求;⑤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应用无溶剂环氧减阻内涂层的节能效果显著。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解决了无溶剂环氧涂料的施工以及涂层性能较差的问题,可以为无溶剂环氧减阻内涂层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环保 无溶剂环氧减阻 内涂层 固化剂 稀释剂 黏度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作用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过境段边坡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安宁 万宝峰 +1 位作者 侯云龙 姜钰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14211-14219,共9页
中俄东线天然气输送工程是目前国内输气量最大的跨国输气管道,确保该段工程的安全平稳运行,对保障天然气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过境段边坡的现场监测,监测了过境段边坡1年内的坡体温度与位移变... 中俄东线天然气输送工程是目前国内输气量最大的跨国输气管道,确保该段工程的安全平稳运行,对保障天然气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过境段边坡的现场监测,监测了过境段边坡1年内的坡体温度与位移变化,然后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冻融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到结果:过境段边坡表面1.5 m深度以内的土体容易受冻融作用影响,过境段边坡在经历首次冻融循环作用后坡面位移最大可达30 mm;边坡安全系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至一个稳定值,过境段边坡安全系数最大值为2.96,最小值为2.5。研究结果可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过境段边坡安全运行维护工作及工程服役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线天然气管道 边坡稳定性 冻融循环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第5标段全线贯通
3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2-142,共1页
2020年10月30日,随着CF034号桩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完成,由辽河油田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段)第5标段正式全线贯通,达到投产验收条件。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段(长岭—永清)第5标段线路全长168.4 km,沿途经过鞍... 2020年10月30日,随着CF034号桩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完成,由辽河油田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段)第5标段正式全线贯通,达到投产验收条件。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段(长岭—永清)第5标段线路全长168.4 km,沿途经过鞍山市、盘锦市、锦州市等3市7县(市)、23个乡镇、97个行政村,穿越大中型河流、公路、铁路、沟渠400余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工程 中俄线 验收条件 线路全长 县(市) 盘锦市 锦州市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大口径推管机建功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
4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141,共1页
2021年8月17日17时58分,随着扩孔器缓缓浮出泥浆面,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局)承建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安平-泰安)滹沱河定向钻穿越(南岸)工程一次回拖成功。由管道局研究院和管道四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800 t大口径... 2021年8月17日17时58分,随着扩孔器缓缓浮出泥浆面,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局)承建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安平-泰安)滹沱河定向钻穿越(南岸)工程一次回拖成功。由管道局研究院和管道四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800 t大口径推管机助力完成了1757 m回拖长度,创造了国内1219 mm管径的水平定向钻穿越新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建设 中俄线 扩孔器 中国石油管道 定向钻穿越 滹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河首站计量系统管汇偏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陆美彤 毛平平 +2 位作者 赵仕浩 刘亮 姜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3-138,共6页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目前国内输气量最大的跨国输气管道,黑河首站是该管道在我国境内的首座站场,设有跨国天然气贸易计量比对设施。该设施含有多路计量支路,各计量支路的流量分配不均,有可能影响计量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了避免黑...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目前国内输气量最大的跨国输气管道,黑河首站是该管道在我国境内的首座站场,设有跨国天然气贸易计量比对设施。该设施含有多路计量支路,各计量支路的流量分配不均,有可能影响计量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了避免黑河首站计量系统管汇的偏流问题,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该计量系统进行了流场分析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有限元模拟进行计量系统管汇安装方案设计,较之于工程上通过各支路沿程摩阻平衡来避免偏流的设计方法,提升了设计的精细度和可信度;②黑河首站在设计工况下,“同侧进出”安装形式能更有效地避免计量系统管汇偏流现象,刷新了多支路管汇常采用“异侧进出”安装形式避免偏流的认知经验;③不同备用支路选择会对偏流效果产生影响,黑河首站“同侧进出”的安装形式中,第1、2支路备用时,偏流量最小;④基于分析结果确定了黑河首站计量系统的安装形式及推荐运行方案。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确保黑河首站比对计量系统的准确性、保障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还可以为其他跨国天然气贸易计量比对系统管汇偏流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线天然气管道 黑河首站 跨国天然气贸易 计量比对 流量分配 管汇偏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天然气质量分析与计量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曾文平 常宏岗 +4 位作者 罗勤 王志学 李万俊 王伟杰 李跟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119,共9页
天然气质量涉及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与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利益相关指标的要求,而天然气计量则直接与购销双方天然气气量结算的金额有关。因此,天然气的质量分析和流量计量在天然气工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跨国管道天然气... 天然气质量涉及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与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利益相关指标的要求,而天然气计量则直接与购销双方天然气气量结算的金额有关。因此,天然气的质量分析和流量计量在天然气工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跨国管道天然气贸易交接中,购销双方除了关注天然气价格以外,还会重点围绕天然气质量分析和流量计量开展技术谈判。为此,分析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技术谈判过程中所关注的天然气质量分析与流量计量技术问题,并从采用的方法标准、气质检测项目及其指标、流量计和辅助设施配置及其指标、取样口设置、在线分析仪器配置和分析及计量结果溯源性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①明确了天然气质量分析与流量计量采标原则,使得在确定计量协议中的具体技术内容时有标可依;②确定了天然气质量分析中涉及的检测项目及其指标、取样口的设置、在线分析设备的配置、分析结果溯源性和保证措施,确保了其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③确定了计量系统指标要求、计量管路布置、流量计量溯源性和保证措施,确保了天然气流量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未来我国跨国管道天然气计量站及国内大型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站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线天然气管道 天然气贸易交接 计量技术 流量计量 质量分析 准确性与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沉管下沟数值模拟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玉卿 余志峰 齐万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123,共6页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沉管下沟过程中将发生明显的大位移变形,并将经历高应力状态,对管道安全和质量有潜在影响。为了分析中俄东线采用沉管下沟施工作业方式的可行性,指导施工现场沉管下沟作业,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沉管下沟规律,计算...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沉管下沟过程中将发生明显的大位移变形,并将经历高应力状态,对管道安全和质量有潜在影响。为了分析中俄东线采用沉管下沟施工作业方式的可行性,指导施工现场沉管下沟作业,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沉管下沟规律,计算校核了中俄东线沉管下沟过程中的应力状态,识别了沉管下沟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控制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当管沟深度在5. 0 m以内时,中俄东线D1422×21. 4 mm、D1422×25. 7 mm和D1422×30. 8 mm这3种直管道可以采用沉管下沟施工方式。为了避免下沟管段末端翘起导致管道侧向摆动而发生危险,提出了2种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可以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安全施工提供指导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线 天然气管道 沉管下沟 有限元分析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连接成功
8
作者 天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9-119,共1页
2019年7月23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段管道接口完成焊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工程中方境内管道与俄罗斯境内管道连接成功。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工程从黑龙江省黑河市铺设至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全长728 km。其中黑河施工段位于山区,地... 2019年7月23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段管道接口完成焊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工程中方境内管道与俄罗斯境内管道连接成功。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工程从黑龙江省黑河市铺设至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全长728 km。其中黑河施工段位于山区,地形多变,管道外部作用力复杂,施工方使用多台机械维持管道固定平衡,以保证与俄方境内管道顺利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线 黑龙江省黑河市 管道接口 天然气管道 吉林省松原市 管道连接 外部作用力 长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中俄东线高钢级大口径输气管道自动焊的设计提升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小强 蒋庆梅 +3 位作者 詹胜文 谷青悦 金鑫 王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6-132,共7页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首次选用外径1422 mm、输送压力12 MPa、X80钢级的设计参数组合,并且首次全面采用自动焊施工。为了提高自动焊的焊接效率、保证焊接质量,从管道线路选线、管道敷设、材料及焊接等方面对设计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改进与提...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首次选用外径1422 mm、输送压力12 MPa、X80钢级的设计参数组合,并且首次全面采用自动焊施工。为了提高自动焊的焊接效率、保证焊接质量,从管道线路选线、管道敷设、材料及焊接等方面对设计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改进与提升,重点针对管道路由选择、管道转向、管道穿越障碍物、线路用管技术条件、不等壁厚焊接坡口和管道可靠性校核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线路选线原则上尽可能地保持线路走向顺直,坡度控制在12°以下;②在管道转向设计中,在空间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使用大角度弹性敷设代替冷弯管和热煨弯管;③在穿越等级公路时,优先采用了新式盖板涵代替传统套管;④在管材方面,加强钢管不圆度等参数控制;⑤在焊接方面,采用新型不等壁厚内孔锥形焊接坡口;⑥在管道整体安全性方面,进行线路可靠性评价。结论认为,上述设计提升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自动焊的施工效率和焊缝质量,使管道线路段的可靠性能够满足规范中的目标可靠度要求,在中俄东线的自动焊现场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为自动焊在后续工程中的全面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线天然气管道 自动焊 线原则 转向设计 盖板涵 钢管不圆度 孔锥形坡口 可靠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东线大口径输气管道的投产气体运移规律及注氮量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叶恒 李光越 +2 位作者 刘钊 张博越 刘家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130,共8页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外径1 422 mm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在国内的首次应用,投产采用氮气作隔离、后续天然气置换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明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投产过程中各气体的运移规律以及确定合理的注氮量,采用计算数值模拟的方法,建...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外径1 422 mm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在国内的首次应用,投产采用氮气作隔离、后续天然气置换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明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投产过程中各气体的运移规律以及确定合理的注氮量,采用计算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外径1 422 mm管道的组分输运模型,进行了基于投产实测数据的模型可靠性验证,分析了不同管径、不同初始氮气封存管容比、不同置换速度条件下的气体运移规律,得到了理论最优注氮管容比值。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置换时,重力因素不可忽略,与小口径管道天然气沿着管道中心线"锥进"不同,中俄东线天然气沿着管段的顶部突进;②天然气置换速度是影响气体运移规律的主要因素,置换速度越快,纯氮气管容比值越大,最终将趋于一个极大值,投产时应适当提高天然气置换速度;③在氮气封存压力为0.02 MPa的条件下,5 m/s、7 m/s、9m/s、15 m/s、30 m/s的天然气置换速度对应的理论最优注氮管容比值分别为7.60%、5.00%、4.50%、4.00%、4.00%。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为大口径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经济投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线天然气管道 投产 重力 气体运移规律 注氮量优化 天然气置换速度 数值模拟 组分输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径1422 mm、X80高钢级输气管道的消磁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少柱 徐葱葱 +5 位作者 李景昌 齐健龙 张洪雷 于雷 王强 陈久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137,共7页
油气管道组对焊接过程中,管端管口处经常存在着剩磁,当剩磁较大时易发生磁偏吹,有可能影响焊接施工进度和焊接质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次采用外径1 422 mm大口径、X80高钢级管道,现有的消磁方法和消磁设备对其适用性难以确定。为... 油气管道组对焊接过程中,管端管口处经常存在着剩磁,当剩磁较大时易发生磁偏吹,有可能影响焊接施工进度和焊接质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次采用外径1 422 mm大口径、X80高钢级管道,现有的消磁方法和消磁设备对其适用性难以确定。为此,通过分析管道剩磁产生的机理,探讨了不同消磁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选取直流消磁技术开展现场试验,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直流消磁设备的消磁能力,进而开展了磁感应强度对焊接影响、经验判断方法和空间分布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现有的直流消磁设备消磁能力差异较大,试验所选用的A型号直流消磁设备针对外径1 422 mm、X80管道最大消磁能力可达490 mT,并且具有电压补偿功能,消磁能力和稳定性较高,而其余设备的消磁能力则相对较弱,难以满足大口径、高钢级输气管道强磁力情况下的现场消磁需求;②直流焊机以及永磁铁等消磁方法的消磁能力较弱,可以作为在施工现场没有专用消磁设备时的一种备选消磁法,仅适用于磁感应强度较低、局部开展消磁的情况;③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实际作业过程中,当管口剩磁小于5 mT时方可进行焊接作业,此时剩磁对焊接影响可忽略;④剩磁在管端轴向和周向上分布不均匀,现场消磁时需局部调整。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大口径、高钢级输气管道消磁及焊接作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 外径1422 mm管道 X80钢级 大口径管道消磁技术 直流消磁 焊接 维抢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钢级1422mm大口径管道断裂控制技术 被引量:24
12
作者 霍春勇 李鹤 +3 位作者 张伟卫 杨坤 池强 马秋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3,共6页
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采用高钢级(X80钢级)、大口径(外径为1 422 mm)的管道进行高压输送(压力为12MPa)可以有效增加天然气输送量,满足我国能源战略的需要。然而随着钢级、输送压力、管径及设计系数的不断提高,管道的延性断裂成为... 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采用高钢级(X80钢级)、大口径(外径为1 422 mm)的管道进行高压输送(压力为12MPa)可以有效增加天然气输送量,满足我国能源战略的需要。然而随着钢级、输送压力、管径及设计系数的不断提高,管道的延性断裂成为断裂的主要方式,止裂控制便成为研究的重点。为此,对止裂韧性计算的主要方法 Battelle双曲线(BTC)方法以及断裂阻力曲线和减压波曲线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BTC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范围,同时分析了BTC方法应用于高强度、高韧性管线钢时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目前国际上针对BTC计算结果常用的修正方法。回顾了俄罗斯Bovanenkovo-Ukhta外径为1 422 mm X80管道断裂的控制方案,针对中俄东线管道的设计参数,对BTC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进而制订出符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安全要求的止裂韧性值(245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 1 422mm外径 X80钢级 断裂控制 止裂韧性 BTC方法 减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径1422mm的X80钢级管材技术条件研究及产品开发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伟卫 李鹤 +5 位作者 池强 赵新伟 霍春勇 齐丽华 李炎华 杨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91,共8页
为了满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380×10~8 m^3/a超大输气量的要求,大口径、厚壁、高钢级钢管便成为了主要选择。为此,结合该管道工程用外径为1 422 mm的X80钢管材技术条件的研究制订过程,对国内外管线钢管技术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 为了满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380×10~8 m^3/a超大输气量的要求,大口径、厚壁、高钢级钢管便成为了主要选择。为此,结合该管道工程用外径为1 422 mm的X80钢管材技术条件的研究制订过程,对国内外管线钢管技术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外径为1 422 mm X80钢管材技术条件中的化学成分和止裂韧性等关键技术指标及制订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外径为1 422 mm X80钢管的开发过程及产品性能进行了介绍。通过生产试制和产品检测,证明现有技术条件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化学成分控制、断裂控制、产品焊接稳定性等技术问题,不仅满足了工程要求,而且也适应生产情况,可以保障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本质安全。该研究成果可为中俄东线建设外径为1 422 mm X80钢天然气管道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于其他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条件的制订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 1422mm外径 X80管线钢管 技术条件 技术指标 化学成分 止裂韧性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