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崩塌-滑坡-泥石流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健民 刘晓文 +2 位作者 徐刚 刘健 张拴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3-464,i0005-i0006,共13页
燕山板内造山带东部辽西、冀北地区,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期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沉积和成群的巨大岩块崩塌事件。辽西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邓杖子组是一套以碳酸盐岩砾岩为主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及深水浊积岩序列,邓杖子组... 燕山板内造山带东部辽西、冀北地区,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期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沉积和成群的巨大岩块崩塌事件。辽西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邓杖子组是一套以碳酸盐岩砾岩为主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及深水浊积岩序列,邓杖子组中砾岩的砾石成分自下而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即邓杖子组下部砾岩砾石时代新而上部砾岩砾石时代老。其中最新的砾石成分是来自于邓杖子组之下的晚三叠世水泉沟组的安山岩,砾石时代的倒序显示同构造剥蚀-沉积的特点。同时,邓杖子组沉积组合也反映出伸展盆地的沉积特点。邓杖子组沉积后不久,在辽西—冀北的其他地区,还发育许多早—中侏罗世巨大的崩塌岩块,野外见到的最大岩块延伸长度超过4km。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成群发育的巨大崩塌岩块都是在地壳快速隆升过程中发生的同构造沉积记录,这从构造-沉积学的角度显示燕山地区在早中生代曾经发生过强烈快速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滑坡-泥石流-浊流沉积 削顶构造 晚三叠世侏罗世 燕山板内造山带 沉积特点 晚三叠世 侏罗世 构造意义 泥石流 崩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黑河西北洪业家推覆剪切构造带地质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傅俊彧 于荣文 +1 位作者 宋亚芹 张金莲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45-152,共8页
黑龙江黑河西北洪业家推覆剪切构造带呈EW向展布于落马湖中间隆起带南侧与罕达气古生代褶皱带北结合部位,据变形强弱划分了北、中、南三个强变形带。宏微观构造观察表明,其剪切运动方向为自北向南的推覆剪切。强应变带内三件不同时代岩... 黑龙江黑河西北洪业家推覆剪切构造带呈EW向展布于落马湖中间隆起带南侧与罕达气古生代褶皱带北结合部位,据变形强弱划分了北、中、南三个强变形带。宏微观构造观察表明,其剪切运动方向为自北向南的推覆剪切。强应变带内三件不同时代岩石的K Ar同位素年龄为155~158Ma,表明推覆剪切时代为中侏罗世末。该构造带的发现支持了古亚洲构造域对东北微陆块区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中侏罗世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剪切 中侏罗世末 古亚洲构造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