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班公湖-怒江洋中-晚侏罗世洋内初始俯冲与诱发机制 |
李晨伟
李志军
邓李涛
钱裕杰
王琳
曾敏
|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气候干旱化与油页岩成矿耦合机制 |
谢文泉
谭静强
贾建亮
曹涛涛
王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沉积响应 |
郭雅倩
李元昊
杨龙华
翟文彬
刘迎宝
赵文暄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川中地区中侏罗世早期天文驱动下的湖平面波动及沉积物分布规律 |
冯潇飞
赵晓明
张喜
葛家旺
杨长城
梁岳立
Massine Bouchakour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羌塘盆地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
占王忠
范志伟
谭富文
|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6
|
陕西甘泉发现中侏罗世恐龙足迹群 |
李兴文
李益朝
王卓胜
孙淼
王宝鹏
王秦伟
唐玉
祝捷
吴昊
季燕南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冀西北地区中侏罗世玄武岩的首次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白春东
许凡
李泽阳
孟家葆
朱本鸿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沟地区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孙靖尧
郑吉林
魏小勇
刘军帅
蔡艳龙
郭晓宇
王大可
杨志伟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滇中禄丰川街盆地中-晚侏罗世温室地球气候环境演变特征及其对生物埋藏的影响 |
王万能
李锁明
张耀堂
袁永盛
庞占基
赵见波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孙吴地区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对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时间的限定 |
李宇
丁磊磊
许文良
王枫
唐杰
赵硕
王子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0
|
|
11
|
闽西-赣南早-中侏罗世盆地及其火成岩特征 |
邓平
舒良树
余心起
王彬
谭正中
孙岩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6
|
|
12
|
青藏高原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羌塘复合型前陆盆地充填模式 |
李勇
王成善
伊海生
石和
林金辉
朱利东
李祥辉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6
|
|
13
|
辽西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崩塌-滑坡-泥石流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
胡健民
刘晓文
徐刚
刘健
张拴宏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14
|
赣南中侏罗世正长岩-辉长岩的起源及其地质意义 |
贺振宇
徐夕生
陈荣
邢光福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0
|
|
15
|
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区域对比 |
徐刚
赵越
吴海
张栓宏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
16
|
阿尔金断裂带中侏罗世走滑活动及其断裂规模的探讨--来自软沉积物变形的证据 |
龚正
李海兵
孙知明
刘栋梁
潘家伟
韩亮
吴蝉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8
|
|
17
|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层序地层与碳、氧、锶同位素响应 |
谢渊
王剑
刘家铎
罗建宁
张哨楠
杨宝星
李明辉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18
|
漠河盆地中侏罗世沉积源区分析及地质意义 |
和钟铧
刘招君
郭宏伟
侯伟
董林森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3
|
|
19
|
辽西中侏罗世高Sr低Y型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
李伍平
李献华
路凤香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9
|
|
20
|
冀北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其区域对比 |
刘晓文
胡健民
赵越
吴海
张铁奎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