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中南部古元古代高温型双变质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守偈
李江海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6,共9页
内蒙古中南部集宁—丰镇—土贵乌拉地区发育了一条超高温变质岩带。通过对土贵乌拉地区超高温变质岩的矿物组合研究,发现其中包含了尖晶石+石英、假蓝宝石+石英、斜方辉石+夕线石+石英的超高温标型矿物组合,并且在超高温变质作用区域内...
内蒙古中南部集宁—丰镇—土贵乌拉地区发育了一条超高温变质岩带。通过对土贵乌拉地区超高温变质岩的矿物组合研究,发现其中包含了尖晶石+石英、假蓝宝石+石英、斜方辉石+夕线石+石英的超高温标型矿物组合,并且在超高温变质作用区域内,经历了初始近等压冷却,随后近等温降压的逆时针退变质过程。已有的年代学数据表明,超高温变质作用峰期变质时代为1920Ma左右,降压退变质时代为1850Ma左右。在超高温变质岩带的东南地区,包括怀安—宣化一带,还出露了高压麻粒岩带。高压麻粒岩经历了近等温降压的顺时针退变质过程。年龄数据表明高压麻粒岩峰期变质时代为~1900Ma,退变质时代为1850Ma左右。内蒙古中南部超高温变质岩带和高压麻粒岩带相邻分布、产状相似且变质时代接近,共同构成了类似都城秋穗提出的双变质带;由于其温度偏高,故称为高温型双变质带,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变质带之一。该高温型双变质带可能反映了内蒙古中南部不同层次地壳物质在早前寒武纪碰撞作用中经历了P-T演化截然不同的变质作用,两条变质带在经历了各自的峰期变质作用后,作为一个共同的地体抬升。对内蒙古中南部古元古代高温型双变质带开展进一步研究,为认识华北克拉通早期构造背景、地壳热演化,特别是板块构造、不同地壳层次的构造作用提供了难得的科学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超高温
变质
作用
高压
麻粒岩
双
变质
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变质岩研究近十年新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贵宾
刘良
+4 位作者
魏春景
肖益林
焦淑娟
吕增
张立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0-1249,共20页
变质岩是组成硅酸盐地球的三大岩石之一,对了解深部地壳的组成和地壳演化、研究地壳热结构历史记录、恢复变质岩原岩建造和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变质岩学科在超高压/高温变质作用、相平衡、变质流体以及变质...
变质岩是组成硅酸盐地球的三大岩石之一,对了解深部地壳的组成和地壳演化、研究地壳热结构历史记录、恢复变质岩原岩建造和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变质岩学科在超高压/高温变质作用、相平衡、变质流体以及变质岩地球化学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又相继在柴北缘野马滩、南阿尔金、东昆仑、北秦岭及西南天山的不同类型岩石中发现了柯石英、斯石英假象(副象)以及其他一些特征的超高压变质指示矿物和结构,确定了这些超高压变质带的野外分布特征。在超高温变质作用研究方面,识别并确定了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超高温变质岩石的出露规模,准确的变质时代和时间尺度的限定以及P-T-t轨迹的构建,尤其是在进变质阶段的确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变质相平衡研究方面,在热力学数据库和矿物相及熔体活度模型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模拟计算软件GeoPS,建立了基于ACF组分分析的变质基性岩完整相平衡关系;同时在深熔作用与花岗质岩石成因的定量模拟方面也有重要进展。在矿物温压计研究方面,首次建立了与斜长石无关的GBAQ压力计、二云母压力计和白云母Ti温度计。在元素地球化学方面,高场强元素(如Ti、Nb、Ta、Zr、Hf等)和卤族元素(如F、Cl、Br和I)在变质脱水过程中的迁移和分异,以及变价元素(如V、Fe、W和Mo等)对指示氧逸度的变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变质流体研究方面,对俯冲带高压-超高压流体活动的证据、流体成分的确定及流体活动时限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
高压
变质
作用
超高温
变质
作用
变质
相平衡
变质
流体
同位素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
被引量:
15
3
作者
张立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42,共10页
在简单回顾变质地质学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历程的基础上,扼要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极端条件下的超高压变质作用、超高温变质作用和很低温变质作用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峰期变质温度的不同,结合其矿物组合和地质产状特征,进一步提...
在简单回顾变质地质学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历程的基础上,扼要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极端条件下的超高压变质作用、超高温变质作用和很低温变质作用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峰期变质温度的不同,结合其矿物组合和地质产状特征,进一步提出将超高压变质作用划分为低温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变质温度低于600℃)、中温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变质温度介于600-900℃)和高温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变质温度大于900℃)。低温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大洋板块的冷俯冲作用有关,其研究对于探讨俯冲带水流体的循环和地幔水流体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中、高温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大陆深俯冲作用相关,是目前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热点领域;高温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研究与探讨地球内(深)部组成和结构相关,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前沿问题。超高温变质作用研究正在向深入发展,中国有关超高温变质作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很低温变质作用的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研究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将会有大的发展。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是近年来固体地球科学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是目前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条件
超
高压
变质
作用
超高温
变质
作用
很低温
变质
作用
变质
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克拉通的组成及其变质演化
被引量:
35
4
作者
沈其韩
耿元生
宋会侠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7-406,共20页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由五套不同类型的变质岩系组成。克拉通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多期岩浆侵位、多期变质作用以及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和深熔作用,岩石已遭受多次不同地质作用的叠加改造,因此华北克拉通具有...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由五套不同类型的变质岩系组成。克拉通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多期岩浆侵位、多期变质作用以及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和深熔作用,岩石已遭受多次不同地质作用的叠加改造,因此华北克拉通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从太古宙到古元古代末的克拉通形成,华北克拉通主要经历了五期区域变质作用。鞍山地区的古-中太古代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改造,尚未获得变质年龄数据。但在TTG岩系中已获得3560Ma和3000-3300Ma早期的变质年龄。河南鲁山太华杂岩的中太古代斜长角闪岩中获得2776~2792Ma和2671~2651Ma两期变质作用年龄信息,代表了新太古代早期的变质作用。新太古代麻粒岩-TTG岩系和新太古代花岗-绿岩系都经历了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初的变质作用改造。在古元古代阶段,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在1965-1900Ma期间发生了中低压/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局部发生超高温变质,这期变质作用与陆块间的俯冲碰撞及其后的地幔上涌有关。在古元古代晚期(1890~1800Ma)在华北克拉通的中部及东部的胶-辽-吉带发生了高压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代表了陆块间的碰撞拼合过程。不同变质岩系类型经历的变质作用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背景。太古宙晚期大量的TTG岩系及呈面状分布的中/低压麻粒岩主要出露在华北克拉通的中北部,普遍具有逆时针的p—T轨迹,反映了地幔柱底板垫托的构造环境。新太古代的花岗.绿岩系在新太古代晚期一古元古代早期经历的变质作用多为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反映其发生可能与弧后+地幔柱联合作用的构造背景。古元古代晚期的两期变质作用多表现为高压麻粒岩相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反映了不同陆块(地块)之间碰撞拼合的过程,意味着类似显生宙的板块构造体制已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中低压/高压/超高温变质作用
地幔柱底板垫托
顺时针/逆时针p-T轨迹
碰撞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世纪最初十年变质岩石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5
作者
魏春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5-427,共13页
21世纪以来变质岩石学发展迅猛。对大型俯冲带和造山带综合数值模拟研究,所得到的变质作用p-T-t与以往一维热模拟结果很不相同;利用内部一致性热力学数据库,进行变质相平衡的定量研究,改变了人们对变质反应和相平衡关系的理解,开辟了定...
21世纪以来变质岩石学发展迅猛。对大型俯冲带和造山带综合数值模拟研究,所得到的变质作用p-T-t与以往一维热模拟结果很不相同;利用内部一致性热力学数据库,进行变质相平衡的定量研究,改变了人们对变质反应和相平衡关系的理解,开辟了定量研究变质作用的新阶段;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了更多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标志及地体,指示陆壳俯冲深度可能达300~350km,并对地壳岩石深俯冲的机理及变质作用演化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对麻粒岩尤其是高压和超高温麻粒岩的研究,进一步了解了麻粒岩相条件下的深熔作用与熔体演化机理,为认识早前寒武纪的板块作用与造山过程提供了新的窗口;利用多种方法对俯冲带变质流体的研究,为深刻认识俯冲带的岩浆作用及地幔演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
作用
P-T-T轨迹
变质
相平衡
超
高压
变质
作用
麻粒岩与
超高温
变质
作用
变质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大会概况
6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9-71,共3页
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大会概况1会议简况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大会于1994年9月4~69日在意大利比萨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美国、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奥地利、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的代表近...
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大会概况1会议简况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大会于1994年9月4~69日在意大利比萨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美国、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奥地利、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的代表近千人。大会主席:谢先德(中国),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
高压
变质
作用
矿物
中
包裹体
矿物学研究
金刚石
中
的包裹体
应用矿物学
矿物组合
金刚石对顶砧
动力学研究
超
高压
变质
带
超
高压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中南部古元古代高温型双变质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守偈
李江海
机构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2097)
文摘
内蒙古中南部集宁—丰镇—土贵乌拉地区发育了一条超高温变质岩带。通过对土贵乌拉地区超高温变质岩的矿物组合研究,发现其中包含了尖晶石+石英、假蓝宝石+石英、斜方辉石+夕线石+石英的超高温标型矿物组合,并且在超高温变质作用区域内,经历了初始近等压冷却,随后近等温降压的逆时针退变质过程。已有的年代学数据表明,超高温变质作用峰期变质时代为1920Ma左右,降压退变质时代为1850Ma左右。在超高温变质岩带的东南地区,包括怀安—宣化一带,还出露了高压麻粒岩带。高压麻粒岩经历了近等温降压的顺时针退变质过程。年龄数据表明高压麻粒岩峰期变质时代为~1900Ma,退变质时代为1850Ma左右。内蒙古中南部超高温变质岩带和高压麻粒岩带相邻分布、产状相似且变质时代接近,共同构成了类似都城秋穗提出的双变质带;由于其温度偏高,故称为高温型双变质带,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变质带之一。该高温型双变质带可能反映了内蒙古中南部不同层次地壳物质在早前寒武纪碰撞作用中经历了P-T演化截然不同的变质作用,两条变质带在经历了各自的峰期变质作用后,作为一个共同的地体抬升。对内蒙古中南部古元古代高温型双变质带开展进一步研究,为认识华北克拉通早期构造背景、地壳热演化,特别是板块构造、不同地壳层次的构造作用提供了难得的科学机遇。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超高温
变质
作用
高压
麻粒岩
双
变质
带
Keywords
North China Craton
UHT
HP granulite
paired metamorphic belt
分类号
P588.3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变质岩研究近十年新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贵宾
刘良
魏春景
肖益林
焦淑娟
吕增
张立飞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0-1249,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755206,41972056)。
文摘
变质岩是组成硅酸盐地球的三大岩石之一,对了解深部地壳的组成和地壳演化、研究地壳热结构历史记录、恢复变质岩原岩建造和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变质岩学科在超高压/高温变质作用、相平衡、变质流体以及变质岩地球化学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又相继在柴北缘野马滩、南阿尔金、东昆仑、北秦岭及西南天山的不同类型岩石中发现了柯石英、斯石英假象(副象)以及其他一些特征的超高压变质指示矿物和结构,确定了这些超高压变质带的野外分布特征。在超高温变质作用研究方面,识别并确定了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超高温变质岩石的出露规模,准确的变质时代和时间尺度的限定以及P-T-t轨迹的构建,尤其是在进变质阶段的确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变质相平衡研究方面,在热力学数据库和矿物相及熔体活度模型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模拟计算软件GeoPS,建立了基于ACF组分分析的变质基性岩完整相平衡关系;同时在深熔作用与花岗质岩石成因的定量模拟方面也有重要进展。在矿物温压计研究方面,首次建立了与斜长石无关的GBAQ压力计、二云母压力计和白云母Ti温度计。在元素地球化学方面,高场强元素(如Ti、Nb、Ta、Zr、Hf等)和卤族元素(如F、Cl、Br和I)在变质脱水过程中的迁移和分异,以及变价元素(如V、Fe、W和Mo等)对指示氧逸度的变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变质流体研究方面,对俯冲带高压-超高压流体活动的证据、流体成分的确定及流体活动时限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关键词
超
高压
变质
作用
超高温
变质
作用
变质
相平衡
变质
流体
同位素定年
Keywords
UHP metamorphism
UHT metamorphism
phase equilibrium of metamorphism
metamorphic fluids
isotopic dating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
被引量:
15
3
作者
张立飞
机构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4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25005
40272031)
文摘
在简单回顾变质地质学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历程的基础上,扼要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极端条件下的超高压变质作用、超高温变质作用和很低温变质作用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峰期变质温度的不同,结合其矿物组合和地质产状特征,进一步提出将超高压变质作用划分为低温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变质温度低于600℃)、中温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变质温度介于600-900℃)和高温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变质温度大于900℃)。低温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大洋板块的冷俯冲作用有关,其研究对于探讨俯冲带水流体的循环和地幔水流体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中、高温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大陆深俯冲作用相关,是目前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热点领域;高温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研究与探讨地球内(深)部组成和结构相关,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前沿问题。超高温变质作用研究正在向深入发展,中国有关超高温变质作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很低温变质作用的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研究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将会有大的发展。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是近年来固体地球科学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是目前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关键词
极端条件
超
高压
变质
作用
超高温
变质
作用
很低温
变质
作用
变质
地质学
Keywords
extreme metamorphism
UHP
UHT
VLT
metamorphic geology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克拉通的组成及其变质演化
被引量:
35
4
作者
沈其韩
耿元生
宋会侠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7-406,共2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编号:1212010811048)资助~~
文摘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由五套不同类型的变质岩系组成。克拉通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多期岩浆侵位、多期变质作用以及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和深熔作用,岩石已遭受多次不同地质作用的叠加改造,因此华北克拉通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从太古宙到古元古代末的克拉通形成,华北克拉通主要经历了五期区域变质作用。鞍山地区的古-中太古代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改造,尚未获得变质年龄数据。但在TTG岩系中已获得3560Ma和3000-3300Ma早期的变质年龄。河南鲁山太华杂岩的中太古代斜长角闪岩中获得2776~2792Ma和2671~2651Ma两期变质作用年龄信息,代表了新太古代早期的变质作用。新太古代麻粒岩-TTG岩系和新太古代花岗-绿岩系都经历了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初的变质作用改造。在古元古代阶段,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在1965-1900Ma期间发生了中低压/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局部发生超高温变质,这期变质作用与陆块间的俯冲碰撞及其后的地幔上涌有关。在古元古代晚期(1890~1800Ma)在华北克拉通的中部及东部的胶-辽-吉带发生了高压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代表了陆块间的碰撞拼合过程。不同变质岩系类型经历的变质作用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背景。太古宙晚期大量的TTG岩系及呈面状分布的中/低压麻粒岩主要出露在华北克拉通的中北部,普遍具有逆时针的p—T轨迹,反映了地幔柱底板垫托的构造环境。新太古代的花岗.绿岩系在新太古代晚期一古元古代早期经历的变质作用多为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反映其发生可能与弧后+地幔柱联合作用的构造背景。古元古代晚期的两期变质作用多表现为高压麻粒岩相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反映了不同陆块(地块)之间碰撞拼合的过程,意味着类似显生宙的板块构造体制已经出现。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中低压/高压/超高温变质作用
地幔柱底板垫托
顺时针/逆时针p-T轨迹
碰撞拼合
Keywords
North China Craton
M-LP/HP/UHT metamorphism
mantle plume underplating
p-T paths
collision and collage
分类号
P54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42.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最初十年变质岩石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5
作者
魏春景
机构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5-42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2039
40821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9CB825007)
文摘
21世纪以来变质岩石学发展迅猛。对大型俯冲带和造山带综合数值模拟研究,所得到的变质作用p-T-t与以往一维热模拟结果很不相同;利用内部一致性热力学数据库,进行变质相平衡的定量研究,改变了人们对变质反应和相平衡关系的理解,开辟了定量研究变质作用的新阶段;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了更多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标志及地体,指示陆壳俯冲深度可能达300~350km,并对地壳岩石深俯冲的机理及变质作用演化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对麻粒岩尤其是高压和超高温麻粒岩的研究,进一步了解了麻粒岩相条件下的深熔作用与熔体演化机理,为认识早前寒武纪的板块作用与造山过程提供了新的窗口;利用多种方法对俯冲带变质流体的研究,为深刻认识俯冲带的岩浆作用及地幔演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关键词
变质
作用
P-T-T轨迹
变质
相平衡
超
高压
变质
作用
麻粒岩与
超高温
变质
作用
变质
流体
Keywords
metamorphic p-T-t paths
metamorphic phase equilibria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granuliteand ultrahigh-temperature metamorphism
metamorphic fluids.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大会概况
6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9-71,共3页
文摘
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大会概况1会议简况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大会于1994年9月4~69日在意大利比萨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美国、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奥地利、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的代表近千人。大会主席:谢先德(中国),第...
关键词
超
高压
变质
作用
矿物
中
包裹体
矿物学研究
金刚石
中
的包裹体
应用矿物学
矿物组合
金刚石对顶砧
动力学研究
超
高压
变质
带
超
高压
实验
分类号
P57-2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中南部古元古代高温型双变质带及其构造意义
刘守偈
李江海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变质岩研究近十年新进展
张贵宾
刘良
魏春景
肖益林
焦淑娟
吕增
张立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
张立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华北克拉通的组成及其变质演化
沈其韩
耿元生
宋会侠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1世纪最初十年变质岩石学研究进展
魏春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大会概况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