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位点的分层匹配算法
1
作者 沈玲 王年 +3 位作者 唐俊 汪炼 王唯翔 汪斌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64-166,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中位点的图像分层匹配算法。计算2幅待匹配图像的中位点,以这2个中位点为参照对图像的特征点进行分层。在对应各层之间分别构造高斯权Laplace矩阵,由SVD分解的结果构造反映特征点之间匹配程度的关系矩阵。根据该关系矩阵实... 提出一种基于中位点的图像分层匹配算法。计算2幅待匹配图像的中位点,以这2个中位点为参照对图像的特征点进行分层。在对应各层之间分别构造高斯权Laplace矩阵,由SVD分解的结果构造反映特征点之间匹配程度的关系矩阵。根据该关系矩阵实现对应层之间的特征点匹配,得到整幅图像的匹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位点 分层 匹配 LAPLACE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向网络绝对中位点集的结构分析与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权俊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 1997年第2期79-84,共6页
深入研究无向网络绝对中位点集的性质、结构及算法,为进一步研究无向网络一般绝对中位点集的性质、结构及算法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绝对中位点 结构 算法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向网络局部中位点集的结构分析与算法
3
作者 吴权俊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 1998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提出无向网络局部中位点集概念,并深入研究其性质、结构及算法,为研究无向网络一般中位点集提供新的理论根据.
关键词 局部中位点 结构 算法 无向网络 无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向网络几种中位点集的性质、结构及算法
4
作者 吴权俊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7-17,共11页
本文应用无向网络距离矩阵、顶点边最大距离矩阵等,全面系统地研究无向网络的中位点集、一般中性点集、绝对中位点集、一般绝对中位点集等的性质、结构及算法。
关键词 无向网络 中位点 性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档图像几何畸变快速校正的新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宋丽丽 吴亚东 孙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2期3317-3320,3324,共5页
针对由照相机拍摄的文档图像可能存在倾斜或扭曲变形而导致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不能正确识别的情况,首先采用连通域标记方法进行单词及文本线的检测;然后根据单词中位点信息线性拟合得到其校正基线;最后根据校正基线和垂直位移距离分... 针对由照相机拍摄的文档图像可能存在倾斜或扭曲变形而导致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不能正确识别的情况,首先采用连通域标记方法进行单词及文本线的检测;然后根据单词中位点信息线性拟合得到其校正基线;最后根据校正基线和垂直位移距离分别对单词进行旋转和位移而得到校正后的图像。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校正基线和垂直位移距离不受文档具体文字内容的影响,能更加准确地代表单词的倾斜走向,并保证校正后的单词在水平方向上对齐;同时表现出了很好的鲁棒性。经过分析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并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算法的效率和鲁棒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档图像几何畸变 连通域标记 中位点 校正基线 垂直位移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特性的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站网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姚志力 王志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760-4772,共13页
现有的区域能源站规划未考虑负荷时空特性,且能源站的选址、设备选型定容、网络布局和管道选径等与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性直接相关,为此,该文提出考虑负荷特性的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站网协同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负荷空间分布特... 现有的区域能源站规划未考虑负荷时空特性,且能源站的选址、设备选型定容、网络布局和管道选径等与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性直接相关,为此,该文提出考虑负荷特性的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站网协同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负荷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改进p-中位模型建立冷热电联供站点数量、选址和供能范围划分模型,基于负荷时序互补特性,考虑多能流耦合和网络协调,提出基于Prim算法的网络布局和管道选径优化模型;然后,基于冷热电联供站、网规划间的相互作用,以区域站网年化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对冷热电联供站点的设备选型定容和管网布局、管道选径进行交替协同优化;最后,采用Matlab对某规划区域算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考虑负荷特性的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站网协同优化模型实现了负荷在时空尺度上的负荷转移,负荷分配更加均匀,同时,提高了设备和管网的利用率及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系统 改进p-中位点 PRIM算法 网络布局 选型定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混合负载的电动无人机双极性直流电力系统拓扑结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袁聪 皇甫宜耿 +2 位作者 白浩 刘云天 张宏宇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2年第2期110-121,共12页
电动无人机的直流电力系统主要为推进电机、环控和雷达等机载设备提供可靠的电能,而根据系统母线的结构,可以将系统分为单极性结构和双极性结构。为了降低推进电机的损耗和体积、提高系统容错性,双极性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无人机和飞机... 电动无人机的直流电力系统主要为推进电机、环控和雷达等机载设备提供可靠的电能,而根据系统母线的结构,可以将系统分为单极性结构和双极性结构。为了降低推进电机的损耗和体积、提高系统容错性,双极性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无人机和飞机当中。然而由于燃料电池、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系统通常输出单极性直流电,需要一个单双极性转换接口,实现单双极性转换。首先在电感电流脉动量、电容电压脉动量和开关管应力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种单双极性转换接口,即电压平衡器和多电平变换器。然后,基于对比结果,选取多电平变换器作为单双极性接口,设计母线电压控制器和中位点电压控制器实现双极性直流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控制和电压均衡控制。最后,分析控制器参数以及广泛存在于系统中的恒功率负载、恒流负载、恒阻负载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直流电力系统 中位点电压控制 恒功率负载 稳定性分析 李雅普诺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