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文化中介的校园书店发展省思
1
作者 杨忠杨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7,共9页
校园书店是推广全民阅读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以图书文化和内容资源为核心,扮演着文化中介的角色,基于人的需求和文化价值延伸出新的社交关系、文化符号,形成新的价值裂变。文章结合文化中介理论,梳理和分析“新时代杯”中国书店年度致... 校园书店是推广全民阅读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以图书文化和内容资源为核心,扮演着文化中介的角色,基于人的需求和文化价值延伸出新的社交关系、文化符号,形成新的价值裂变。文章结合文化中介理论,梳理和分析“新时代杯”中国书店年度致敬评选活动中获奖的高校校园书店的经营实践,揭示其构造物质空间和象征价值的思路、理念和先进经验,探讨其在文化活动组织和日常经营管理中服务全民阅读的意义,呈现其在象征价值和市场逻辑方面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同时,探讨校园书店当前面临的主副业之争与公共服务的异化、书店和读者联结弱化、阅读需求和消费支撑乏力、智能媒体时代的虚实矛盾等潜在问题,提出相关提议,为深化高校校园书店建设,促进全民阅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阅读 校园书店 文化中介 公共文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视域下图书短视频的文化中介机制
2
作者 白晓晴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69,共10页
短视频已成为图书内容再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图书+短视频”的传播模式不仅扩展了图书的传播边界,还通过跨媒介互文与网络互文机制,重塑了图书内容的话语形态。通过选取抖音“读书”话题中的图书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可知图书短视频... 短视频已成为图书内容再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图书+短视频”的传播模式不仅扩展了图书的传播边界,还通过跨媒介互文与网络互文机制,重塑了图书内容的话语形态。通过选取抖音“读书”话题中的图书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可知图书短视频具有版式拓印型、视听重构型和具身展演型三种互文模式。通过认知网络分析法(ENA)分析三种模式对应的用户评论,可发现短视频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了中介调节。在平台化的传播语境下,图书短视频发挥着具身化、情境化的文化中介作用,推动了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交融,构建了网络空间读书文化的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短视频 互文性 文化中介 认知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编”与“销”之间:营销编辑的文化中介过程与逻辑——基于30篇营销手记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晶晶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借鉴文化中介相关理论,通过对30篇营销手记的分析探讨营销编辑的文化中介工作过程,归纳其底层逻辑,指出营销编辑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专业性的文化中介,在审美与市场的混合逻辑中进行战略性平衡并坚守做畅销书的职业理想。因此,应重... 借鉴文化中介相关理论,通过对30篇营销手记的分析探讨营销编辑的文化中介工作过程,归纳其底层逻辑,指出营销编辑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专业性的文化中介,在审美与市场的混合逻辑中进行战略性平衡并坚守做畅销书的职业理想。因此,应重视其文化中介价值、提升其职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中介 营销编辑 象征资本 职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不写书:作为文化中介的文学图书编辑实践研究-基于48篇做书“编辑手记”书写的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蒙之 师驰 刘战伟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42,共13页
作为编辑出版学研究中的“元问题”,图书编辑如何参与编辑实践在我国学界一直缺乏系统的经验深描与理论建构。本文以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理论为视角,以文化中介“三维度”为分析框架,基于48名文学图书编辑撰写的“编辑手记”展开对文学... 作为编辑出版学研究中的“元问题”,图书编辑如何参与编辑实践在我国学界一直缺乏系统的经验深描与理论建构。本文以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理论为视角,以文化中介“三维度”为分析框架,基于48名文学图书编辑撰写的“编辑手记”展开对文学图书编辑“做书”编辑实践的考察。研究发现,文学图书编辑普遍在审美逻辑与市场逻辑纠缠的混合逻辑的复杂平衡中,在构造实践、知识实践与影响实践的线性进程中完成图书的物质生产、象征生产与合法性生产。研究证明,作为物质与象征双重生产的产物,图书是被编辑“做”出来的,而不是被作家“写”出来的。作家实践的产物是作品,编辑实践的产物才是图书,文学图书编辑是具有高度能动性的“文化中介”,而不是功能性的“把关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逻辑 市场逻辑 文化中介 文学编辑 图书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文化中介机构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朱静雯 孙庆庆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8,共3页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中介组织已成为构建文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介绍文化中介机构的基本功能,分析现阶段培育和发展文化中介组织的必要性,旨在关注文化中介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繁荣。
关键词 文化中介机构 界定 功能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市场关系演变与文化中介组织适应性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红岩 秦淑倩 李彬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6,共7页
"政府-市场"关系定位及其动态演变给我国文化中介组织的变革与发展带来了体制性障碍,致使其难以满足文化市场体系持续完善以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内在需要,由此亟需文化中介组织进行适应性创新。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切入,... "政府-市场"关系定位及其动态演变给我国文化中介组织的变革与发展带来了体制性障碍,致使其难以满足文化市场体系持续完善以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内在需要,由此亟需文化中介组织进行适应性创新。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切入,在厘清我国"大政府-小市场"格局的基础上明确文化中介组织的职能定位,由此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文化中介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限制性困境及其成因,并明确其适应性创新的实现路径及其关键点,从而为完善我国文化中介组织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市场关系 文化中介组织 限制性困境 适应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中介者与“驴友”旅游品味的建构——基于《孤独星球》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慧 张敦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62,共8页
如同其他品味制造者一样,《孤独星球》作为将出版商和“驴友”连接起来的旅游攻略,可以被延伸为布迪厄语境下的文化中介者,它通过调适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实践和旅游品味的关系而建构、形塑着“驴友”的品味。在对目前《孤独星球》中国系... 如同其他品味制造者一样,《孤独星球》作为将出版商和“驴友”连接起来的旅游攻略,可以被延伸为布迪厄语境下的文化中介者,它通过调适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实践和旅游品味的关系而建构、形塑着“驴友”的品味。在对目前《孤独星球》中国系列丛书进行词频统计和社会网路分析可视化后,发现其从景点、住宿、交通、饮食四大模块构建了“驴友”追求自然本真、刺激冒险、“异文化”风情、节俭环保、“文艺范”和重视体验的一套符合“驴圈”的身份认同的旅游品味,从而区分“驴友”与其他旅游者的关系,最终构建了旅游品味的合法性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友 内容分析 《孤独星球》 旅游品味 文化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汉言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文化语用学视角中的俄汉言语交际行为浅议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爱国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俄汉言语交际是依附着交际者民族文化定型的一种行为。从文化语用学视角来审视俄汉言语交际中出现的文化迁移现象,对造成该现象的成因———文化预设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释,对文化预设形式和意义的类型作了描写,并就文化迁移的表象—... 俄汉言语交际是依附着交际者民族文化定型的一种行为。从文化语用学视角来审视俄汉言语交际中出现的文化迁移现象,对造成该现象的成因———文化预设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释,对文化预设形式和意义的类型作了描写,并就文化迁移的表象———中介文化现象、文化迁移的层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俄汉言语交际行为特征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用学 文化迁移 文化预设 中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的对比语言学浅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雨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A02期88-92,共5页
本文介绍了国外结构主义对比语言学的兴起及其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指出用结构对比指导外语教学的优长及所存在的问题;从汉语语法学、对外汉语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诸领域叙述了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并强调了《中国对比语言学浅说》... 本文介绍了国外结构主义对比语言学的兴起及其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指出用结构对比指导外语教学的优长及所存在的问题;从汉语语法学、对外汉语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诸领域叙述了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并强调了《中国对比语言学浅说》一书的理论意义;介绍了“微观、宏观对比”、“中介文化行为”、“多维对比”几种新的理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的对比语言学 中介文化行为 多维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编辑学的基本原理是文化变现——兼答复邵益文先生、何晓林先生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宸 《出版科学》 2007年第4期29-31,共3页
文化变现规律属于文化活动范畴,在出版活动产生之前,即已开始指导编辑活动;出版活动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其文化属性源于其内含的编辑活动,其呈现的文化变现特性源于其文化属性,所以文化变现规律是编辑学原理,而不是出版学规律。编... 文化变现规律属于文化活动范畴,在出版活动产生之前,即已开始指导编辑活动;出版活动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其文化属性源于其内含的编辑活动,其呈现的文化变现特性源于其文化属性,所以文化变现规律是编辑学原理,而不是出版学规律。编辑行为虽然不是文化变现的唯一途径,但在社会文化变现活动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其他途径均属于个别现象,不足以影响编辑行为在文化变现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足以否定编辑行为的文化变现本质。文化变现原理与编辑道德、编辑理想并不矛盾。基于编辑道德、编辑理想及社会背景的影响,文化变现原理作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只能决定编辑活动的发展方向,指导编辑活动的过程,并不能完全控制编辑活动的结果。事物个别运动结果也不是衡量事物运动规律是否科学的依据。以编辑活动的结果来判断编辑规律是否科学是不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中介 文化变现 编辑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利益结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维营 《学习论坛》 2009年第10期57-60,共4页
文化利益结构是指一个社会(或国家)内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文化利益取得、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网络,是把文化利益单元联系为文化系统的桥梁和中介。文化利益结构包括主体、单元、中介等要素。凡是利益都与某种"权"相联系,因... 文化利益结构是指一个社会(或国家)内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文化利益取得、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网络,是把文化利益单元联系为文化系统的桥梁和中介。文化利益结构包括主体、单元、中介等要素。凡是利益都与某种"权"相联系,因此应该用法律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权利。了解文化利益结构的特性,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合理分配、调整文化利益,对于国家的文化安全、文化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利益结构 文化利益主体 文化利益单元 文化利益中介 公权 私权 文化安全 文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文化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
12
作者 王有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72-74,共3页
谈谈文化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王有芬学习第二语言的心理过程简单地概括起来可以说是这样的:首先是接受一种新的语言材料,然后是对新的语言材料解码、加工处理;最后是运用新的语言材料进行话语编制与输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这三个... 谈谈文化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王有芬学习第二语言的心理过程简单地概括起来可以说是这样的:首先是接受一种新的语言材料,然后是对新的语言材料解码、加工处理;最后是运用新的语言材料进行话语编制与输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这三个过程中,文化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学习者 母语文化 目的语文化 语言材料 文化内涵 第二语言学习 中介文化行为 言语活动 日本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把握 寻找中介─—《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评介
13
作者 魏中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52-154,共3页
整体把握寻找中介─—《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评介魏中林作为佛教文化与华夏文化整体交融中的显要领域,佛教同中国文学艺术的关系呈现为两个层面的展开:一是文学艺术创作所吸纳的佛教内容;二是佛学理论对文艺美学理论的影响渗透。前... 整体把握寻找中介─—《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评介魏中林作为佛教文化与华夏文化整体交融中的显要领域,佛教同中国文学艺术的关系呈现为两个层面的展开:一是文学艺术创作所吸纳的佛教内容;二是佛学理论对文艺美学理论的影响渗透。前者如雕塑绘画中的取象造形,变文俗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 佛教文化 整体把握 文化中介 意境论 佛教心性学说 创作心理 中国文学艺术 佛学 艺术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郭玉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7,共4页
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作为整个内控系统基础的环境建设存在众多的问题,只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构建完善的内控环境,才能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使第三方物流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企业 内部控制 内控环境 中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谋书亦谋生:图书编辑职业认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蒙之 王诗夏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96,共8页
本文通过对20位图书编辑的叙事访谈分析了处于图书出版业变革背景下的图书编辑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受访图书编辑普遍接受了从“文化人”向“产品经理”的身份变化。尽管编辑个体的境遇差异造就了其满意、妥协和背弃三种不同职业... 本文通过对20位图书编辑的叙事访谈分析了处于图书出版业变革背景下的图书编辑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受访图书编辑普遍接受了从“文化人”向“产品经理”的身份变化。尽管编辑个体的境遇差异造就了其满意、妥协和背弃三种不同职业情感,但都把“做好书”与“创效益”的混合逻辑作为共同的职业行为认同,其职业认同由个人、组织与社会等综合因素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编辑 审美逻辑 市场逻辑 职业认同 文化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门散文中的本土意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少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1,65,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门散文创作呈现了不断加强的本土体验、文化中介身份与家园意识认同的特征。这些传达本土意识的话语具有“虚构”主体性的作用,去激活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 澳门散文 本土意识 文化中介 家园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解释的政治与被建构的文学——抗战讽刺喜剧的一种政治阅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保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5-149,160,共6页
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质特征,就是文学和政治之间缠杂不清的功能性关系。"抗战讽刺喜剧"作为一种"文学———政治"之间最具亲和力的个案文类。其产生是特定时代的历史性召唤。它的艺术形态和艺术价值的建立,主要得益... 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质特征,就是文学和政治之间缠杂不清的功能性关系。"抗战讽刺喜剧"作为一种"文学———政治"之间最具亲和力的个案文类。其产生是特定时代的历史性召唤。它的艺术形态和艺术价值的建立,主要得益于以文化为中介统纳政治和文学,形成文化与政治的双重修辞和互否性批判,达到政治功能和审美效应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讽刺喜剧 文学与政治 文化中介 互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围与建构——再论创造社“转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勇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9-102,共4页
本文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观照创造社“转向”的复杂过程和内在深层原因。本文认为创造社拒绝平庸的努力和自身趋新的意识及对于日本文化中介本能的认同使他们有了“转向”的条件和可能。
关键词 创造社 转向 “五四文学” 话语霸权 文化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尚的美学经济》前言(下)
19
作者 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 陈芳 陈晨 《艺术设计研究》 2012年第1期5-11,共7页
本文译自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撰写的《时尚的美学经济》一书的前言。包括高级时尚的世界、审美市场、审美知识以及模特、经纪人和买手等文化中介人方面的内容。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时尚问题,提出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关键词 时尚 审美 市场 文化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