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渗NaCl和PEG6000对中亚沙棘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庄重 张玲 +2 位作者 邱爱军 刘艳萍 周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探讨盐、干旱胁迫对中亚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turkestanic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该研究采用等渗NaCl和PEG6000溶液模拟盐和干旱胁迫,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组(CK),设置-0.2、-0.4、-0.6、-0.8和-1.0 MPa共5个渗透势水平,... 为探讨盐、干旱胁迫对中亚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turkestanic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该研究采用等渗NaCl和PEG6000溶液模拟盐和干旱胁迫,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组(CK),设置-0.2、-0.4、-0.6、-0.8和-1.0 MPa共5个渗透势水平,每日观察并记录中亚沙棘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中亚沙棘种子最终萌发率随PEG溶液渗透势降低而降低,而NaCl溶液对其没有显著影响;NaCl和PEG胁迫下中亚沙棘的最终萌发率分别为96.7%~100%和0~97.5%,NaCl对其萌发影响不显著,而PEG影响显著(P<0.05);PEG处理组复水后萌发率达100%,表明干旱胁迫可导致种子休眠,但种子的活力仍能保持。NaCl和PEG胁迫延后了其初始萌发时间并延长萌发周期,且PEG胁迫的抑制作用较NaCl胁迫剧烈。通过对中亚沙棘幼苗的鲜质量和苗高统计分析,发现NaCl处理组的中亚沙棘幼苗鲜质量先升高后降低,PEG处理组鲜质量明显降低;NaCl和PEG对幼苗苗高有抑制作用,处理组苗高均低于CK,且NaCl胁迫主要表现在根伸长生长受到抑制,PEG胁迫组根短且弯曲。PEG对中亚沙棘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强于等渗NaCl,说明在盐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渗透胁迫是影响其萌发的主要因素,中亚沙棘对干旱胁迫较盐胁迫更敏感,同时对盐胁迫具有一定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PEG胁迫 复水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中亚沙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果油和中亚沙棘果油的理化特性及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旭升 张宇 +4 位作者 张昭 袁月 代志国 张峰 杨敏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4-48,共5页
以中国沙棘果、中亚沙棘果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沙棘果油,对沙棘果油的理化特性及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沙棘果油建立分类模型,并确定其差异组分。结果表明:中亚沙棘果的含油量高于中国沙棘果;中国沙棘果油... 以中国沙棘果、中亚沙棘果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沙棘果油,对沙棘果油的理化特性及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沙棘果油建立分类模型,并确定其差异组分。结果表明:中亚沙棘果的含油量高于中国沙棘果;中国沙棘果油和中亚沙棘果油中的总酚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酸价和色泽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沙棘果油脂肪酸组成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为主,中亚沙棘果油脂肪酸组成以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沙棘果油中含量最高的植物甾醇是β-谷甾醇。研究表明,气质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够直观地区分中国沙棘和中亚沙棘,可为沙棘分类、质量控制和溯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沙棘果油 中国沙棘 中亚沙棘 理化特性 脂肪酸 活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沙棘保肝有效成分纯化工艺研究
3
作者 李寅庆 阿布力米提·伊力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36-240,共5页
目的:建立中亚沙棘保肝有效部位纯化方法。方法:以总三萜和总酚吸附量和解吸量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筛选适宜大孔吸附树脂;并通过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考察最优工艺条件。结果:适宜纯化工艺条件为:AB-8大孔吸附树脂,上样... 目的:建立中亚沙棘保肝有效部位纯化方法。方法:以总三萜和总酚吸附量和解吸量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筛选适宜大孔吸附树脂;并通过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考察最优工艺条件。结果:适宜纯化工艺条件为:AB-8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浓度为0.067g生药/mL,上样液pH为6,上样液流速为2BV/h,上样量为9-10BV,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5BV。纯化后总三萜含量49.3%,总酚含量36.1%,总有效部位纯度达到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沙棘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总三萜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