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台内滩型薄层状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为例 |
何江
连志华
罗文军
周慧
徐会林
何溥为
杨羿
兰雪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2
|
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晶洞充填物特征与热液活动记录 |
黄思静
兰叶芳
黄可可
吕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7
|
|
3
|
安徽巢湖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灰岩中燧石成因 |
杨锐
李红
柳益群
雷川
雷云
冯诗海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4
|
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相与缓斜坡模式 |
梁宁
郑荣才
邓吉刚
蒋欢
郭春利
高志勇
|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3
|
|
5
|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砂糖状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机制--以广元上寺剖面为例 |
李明隆
谭秀成
苏成鹏
芦飞凡
张本健
潘政屹
肖笛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2
|
|
6
|
台地边缘滩相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的成因 |
裴森奇
王兴志
李荣容
杨迅
龙虹宇
胡欣
汪晓星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6
|
|
7
|
幕式热液作用对川西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复合改造效应及地质意义 |
冯明友
尚俊鑫
沈安江
文龙
王兴志
徐亮
梁峰
刘小洪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8
|
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白云岩/石的主要结构类型--兼论其与川东北上二叠统-三叠系白云岩/石的差异 |
黄思静
吕杰
兰叶芳
黄可可
王春梅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1
|
|
9
|
川西栖霞组的热液白云化作用及其后的倒退溶解——不彻底的回头白云化作用 |
黄思静
潘小强
吕杰
齐世超
黄可可
兰叶芳
王春梅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10
|
龙门山山前复杂构造带双鱼石构造栖霞组超深层整装大气田的形成 |
杨雨
姜鹏飞
张本健
肖笛
汪华
雷程
张亚
陈骁
刘冉
李亚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5
|
|
11
|
双鱼石构造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
彭先
彭军
张连进
林攀
兰雪梅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12
|
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岩成因新证据: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马慧
苏中堂
梁茹
方继瑶
林良彪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13
|
7000 m以深复杂断裂成组气藏开发早期评价技术--以川西北双鱼石构造栖霞组气藏为例 |
任利明
张连进
王俊杰
兰雪梅
唐青松
温梦晗
文雯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14
|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红星1井天然气勘探突破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杨跃明
白晓亮
易海永
刘冉
马华灵
韩嵩
闫柯
彭思桥
陈延贵
王尉
钟佳倚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