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琼东南盆地中新世植被演替与古气候变化
1
作者
杨锐
覃军干
+5 位作者
王任
张伟
闫琢玉
崔书姮
黄智进
阮枝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南海北部大陆架地区琼东南盆地中新统梅山组因为孢粉贫乏,其形成时的植被及气候条件研究缺乏直接的化石依据。本文对盆地内ST-A井中新统开展了钙质超微化石和孢粉分析,构建了古生物地层格架,重建了中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南海北部大陆架地区琼东南盆地中新统梅山组因为孢粉贫乏,其形成时的植被及气候条件研究缺乏直接的化石依据。本文对盆地内ST-A井中新统开展了钙质超微化石和孢粉分析,构建了古生物地层格架,重建了中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井涵盖中新统三亚组、梅山组和黄流组。三亚组/梅山组、梅山组/黄流组钙质超微化石带的地层界线分别是2780 m和2300 m,中新世研究区内的植被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其中三亚组时期(早中新世)以松为主的针叶林有一定范围的分布,气候比陵水组时期温暖且湿润,梅山组中下部(中中新世早、中期)针叶林的退缩,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扩张指示了温度和湿度的上升,是中中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在琼东南盆地的记录,梅山组上部及黄流组(中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针叶林的扩张及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退缩,指示气候条件有向温凉略干变化的趋势,梅山组记录了中中新世早、中期温暖湿润,晚期温度和湿度均有所下降的气候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钙质超微化石
植被
中
中新世
气候
最
适宜
期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雷州半岛晚渐新世—早更新世孢粉共存因子分析及古气候变化重建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宗言
刘祥
+3 位作者
李响
柯学
张楗钰
徐亚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316,共14页
广东省雷州半岛新生代钻孔ZKA01揭露的地层序列自下向上为渐新统涠洲组、中新统下洋组、角尾组、灯楼角组、上新统望楼港组、下更新统湛江组和中更新统北海组,涠洲组—望楼港组为滨浅海沉积,湛江组和北海组为陆相河湖相沉积。本文在ZKA0...
广东省雷州半岛新生代钻孔ZKA01揭露的地层序列自下向上为渐新统涠洲组、中新统下洋组、角尾组、灯楼角组、上新统望楼港组、下更新统湛江组和中更新统北海组,涠洲组—望楼港组为滨浅海沉积,湛江组和北海组为陆相河湖相沉积。本文在ZKA01钻孔地层中自下向上88个层位中获取的29311粒孢粉化石的81个属中,选取了常见的种子植物花粉种属42个,通过共存因子分析法,定量重建了研究区晚渐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气候参数,划分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5~17 Ma)、中中新世(17~13.5 Ma)、晚中新世—上新世初期(13.5~4 Ma)和上新世—早更新世(4~1.5 Ma)4个气候演化阶段。孢粉共存因子定量法重建的研究区晚渐新世—早更新世4个阶段的古气候变化过程能较好地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相匹配,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温度降低的时间拐点大致可与Mi1a气候变冷事件相吻合。中中新世可以与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MCO)相对应,表现为炎热潮湿的气候特征。中中新世晚期的气温是下降的,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Mi3中中新世气候变冷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共存因子分析
气候
变化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
雷州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琼东南盆地中新世植被演替与古气候变化
1
作者
杨锐
覃军干
王任
张伟
闫琢玉
崔书姮
黄智进
阮枝梅
机构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湛江分公司
广东省海上高温高压油气藏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基金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18B030323028)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琼东南盆地梅山组有效浊积储集体主控因素及储层预测技术”(YXKY-ZX 032021)。
文摘
南海北部大陆架地区琼东南盆地中新统梅山组因为孢粉贫乏,其形成时的植被及气候条件研究缺乏直接的化石依据。本文对盆地内ST-A井中新统开展了钙质超微化石和孢粉分析,构建了古生物地层格架,重建了中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井涵盖中新统三亚组、梅山组和黄流组。三亚组/梅山组、梅山组/黄流组钙质超微化石带的地层界线分别是2780 m和2300 m,中新世研究区内的植被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其中三亚组时期(早中新世)以松为主的针叶林有一定范围的分布,气候比陵水组时期温暖且湿润,梅山组中下部(中中新世早、中期)针叶林的退缩,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扩张指示了温度和湿度的上升,是中中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在琼东南盆地的记录,梅山组上部及黄流组(中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针叶林的扩张及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退缩,指示气候条件有向温凉略干变化的趋势,梅山组记录了中中新世早、中期温暖湿润,晚期温度和湿度均有所下降的气候变化特征。
关键词
孢粉
钙质超微化石
植被
中
中新世
气候
最
适宜
期
琼东南盆地
Keywords
spore and pollen
calcareous nannofossil
vegetation
Middle Miocene Climate Optimum
Qiongdongnan Basin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雷州半岛晚渐新世—早更新世孢粉共存因子分析及古气候变化重建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宗言
刘祥
李响
柯学
张楗钰
徐亚东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316,共1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区域地质志和系列图件编制(DD20221645)”
中南地区区域基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34)
华中地区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与风险评估项目(DD20211391)。
文摘
广东省雷州半岛新生代钻孔ZKA01揭露的地层序列自下向上为渐新统涠洲组、中新统下洋组、角尾组、灯楼角组、上新统望楼港组、下更新统湛江组和中更新统北海组,涠洲组—望楼港组为滨浅海沉积,湛江组和北海组为陆相河湖相沉积。本文在ZKA01钻孔地层中自下向上88个层位中获取的29311粒孢粉化石的81个属中,选取了常见的种子植物花粉种属42个,通过共存因子分析法,定量重建了研究区晚渐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气候参数,划分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5~17 Ma)、中中新世(17~13.5 Ma)、晚中新世—上新世初期(13.5~4 Ma)和上新世—早更新世(4~1.5 Ma)4个气候演化阶段。孢粉共存因子定量法重建的研究区晚渐新世—早更新世4个阶段的古气候变化过程能较好地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相匹配,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温度降低的时间拐点大致可与Mi1a气候变冷事件相吻合。中中新世可以与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MCO)相对应,表现为炎热潮湿的气候特征。中中新世晚期的气温是下降的,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Mi3中中新世气候变冷事件。
关键词
孢粉
共存因子分析
气候
变化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
雷州半岛
Keywords
sporopollen
coexistenc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climatic variation
Middle Miocene Climatic Optimum
Leizhou Peninsula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琼东南盆地中新世植被演替与古气候变化
杨锐
覃军干
王任
张伟
闫琢玉
崔书姮
黄智进
阮枝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东雷州半岛晚渐新世—早更新世孢粉共存因子分析及古气候变化重建
张宗言
刘祥
李响
柯学
张楗钰
徐亚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