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伟 樊茹 +4 位作者 贾鹏 卢远征 张志杰 李鑫 邓胜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6-240,共15页
以同位素组成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结合岩性与电性特征,利用测井旋回分析技术,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并分析沉积特征与演化规律。洗象池群可以划分为Sq1—Sq5共5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Sq1—Sq3保存相对... 以同位素组成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结合岩性与电性特征,利用测井旋回分析技术,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并分析沉积特征与演化规律。洗象池群可以划分为Sq1—Sq5共5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Sq1—Sq3保存相对较完整,层序Sq4与Sq5在寒武纪末期大面积剥蚀,展现出滇—川古隆起的特征。各三级层序均呈西薄东厚,显示出加里东古隆起是同沉积古隆起且台内古地貌为缓坡特征。层序Sq1同时发育高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其他三级层序主要发育高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发育短暂且局限。洗象池群沉积期在台内以缓坡型蒸发—局限台地的基本面貌发育,西高东低的沉积环境与台内微古地貌变化控制着沉积相的持续发育,其中开阔台地只发育在层序Sq1和Sq2,台内滩与台缘滩在层序Sq2和Sq3最发育。洗象池群在四川盆地周缘地区存在相对稳定且规模较大的黔东北—湘鄂西台缘带和具有迁移性且规模较小的渝北—鄂西台缘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上寒武统 洗象池群 层序地层学 三级层序 碳同位素组成 岩相古地理 沉积环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中上寒武统界线层型侯选剖面沉积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傅启龙 周志澄 +1 位作者 彭善池 李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4-212,T002,共10页
湘西中、上寒武统花桥组和车夫组主要由斜坡相和盆地边缘相的碳酸盐岩、泥质碳酸盐岩及钙质泥岩组成。重力流沉积十分发育,其中花垣排碧剖面以碎屑流砾屑灰岩和近源浊积岩为主;永顺王村剖面以浊流沉积为主;桃源瓦尔岗剖面则以远源浊... 湘西中、上寒武统花桥组和车夫组主要由斜坡相和盆地边缘相的碳酸盐岩、泥质碳酸盐岩及钙质泥岩组成。重力流沉积十分发育,其中花垣排碧剖面以碎屑流砾屑灰岩和近源浊积岩为主;永顺王村剖面以浊流沉积为主;桃源瓦尔岗剖面则以远源浊积岩为主。成岩作用主要为海底埋藏胶结作用、新生变形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排碧剖面大多数岩样酸不溶物重量含量在10%以下,王村和瓦尔岗剖面大多数岩样在10%以上。全岩δ18O值介于-11.2‰至-5.6‰(PDB)之间;δ13C值为-1.9‰至3.4‰(PDB)。从Linguagnostusreconditus带开始,δ13C有较大的正漂移,漂移值达3‰(PDB)以上。沉积花桥组和车夫组时,湘西过渡区经历了4次海平面升降事件,台缘斜坡逐渐变陡,由缓坡型逐渐发展为镶边型和沟槽型。在湘西的诸多剖面中以王村剖面最适合于作为中、上寒武统界线层型候选剖面,界线选择在花桥组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寒武统 界线层型 沉积特征 湘西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兴山地区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盛贤才 郭战峰 刘新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兴山地区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储层较为发育。在野外露头剖面测量的基础上,结合常规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图像分析、物性分析等测试手段,认为该区中上寒武统白云岩有效储层主要为泥粉晶云岩、颗粒云岩和细晶—中晶云岩...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兴山地区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储层较为发育。在野外露头剖面测量的基础上,结合常规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图像分析、物性分析等测试手段,认为该区中上寒武统白云岩有效储层主要为泥粉晶云岩、颗粒云岩和细晶—中晶云岩等。泥粉晶云岩的有效储集空间以晶间孔为主;颗粒云岩主要包括鲕粒云岩、砂屑云岩和砾屑云岩等,有效储集空间主要包括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细晶—中晶云岩非选择性溶孔和晶间孔较为发育。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决定了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尽管平坦的沉积底形以及频繁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导致储层多呈薄层状,但储层厚度较大,而且白云石化和埋藏阶段的选择性溶蚀使得颗粒云岩以及细晶—中晶云岩孔隙度变高,连通性变好,成为中上寒武统较好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寒武统 白云岩 储集空间 孔隙类型 兴山地区 秦岭—大别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花垣地区铅锌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云 段其发 +2 位作者 彭三国 甘金木 曹亮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34-235,共2页
花垣铅锌矿田位于湖南省花垣县城南西,属大型-超大型的MVT型铅锌矿,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路块东南缘、江南古陆西侧的褶皱带上(刘文均等,1999)。矿床呈北北东向展布,自北而南分别为耐子堡、半坡、李梅、土地坪、渔塘等矿段。
关键词 花垣 矿床特征 铅锌矿田 铅锌矿体 地层 北北东 中上寒武统 铅锌矿床 矿区 娄山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开远市大庄外围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初探
5
作者 海连富 张宝林 +3 位作者 徐永生 沈晓丽 刘军港 刘瑞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81-282,共2页
滇东南地区是云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迄今为止,该区已发现了个旧、白牛厂和都龙等多个大型锡、银多金属矿床(李开文等,2011)。前人对多个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成因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对于开远市大庄... 滇东南地区是云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迄今为止,该区已发现了个旧、白牛厂和都龙等多个大型锡、银多金属矿床(李开文等,2011)。前人对多个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成因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对于开远市大庄外围地区锑矿床的研究程度却很低。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云南红河州中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提供的资料,首次对大庄外围地区锑多金属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以及土壤化探异常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尝试探讨其矿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地区 矿脉 矿体 矿床地质特征 黄铁矿化 交代作用 中上寒武统 破碎带 构造带 脉状 方解石化 北西向断裂 矿石矿物 石英脉 断层 地质构造 矿质来源 玄武岩 基性岩 开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