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扬子地区中上二叠系泥页岩元素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
1
作者 张启燕 葛天助 +2 位作者 刘晓 高卿楠 史维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9-1358,共10页
下扬子地区中上二叠统泥页岩是区域重要的烃源岩,但以往对于其不同沉积相的元素特征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次对下扬子地区港地1井中上二叠系泥页岩岩心进行连续X射线荧光分析(X-ray fluorescence,XRF)元素扫描,分析中上二叠系地层Si、Al、C... 下扬子地区中上二叠统泥页岩是区域重要的烃源岩,但以往对于其不同沉积相的元素特征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次对下扬子地区港地1井中上二叠系泥页岩岩心进行连续X射线荧光分析(X-ray fluorescence,XRF)元素扫描,分析中上二叠系地层Si、Al、Ca、Fe等主量元素和Sr、Rb、Ti等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样品矿物成分分析,讨论沉积环境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垂向上对陆源沉积具有较强指示意义的Al、Ti、Si、Rb等元素具有较高-高-低的变化规律,而指示海相沉积的Ca、Sr等元素主要集中在上部的大隆组,其他层位含量较低。元素比值具有一定规律,其中Rb/Sr、Ba/Sr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Al/(Al+Fe+Mn)比值最大值为0.8,最小值为0.4,平均值为0.71,普遍大于0.6,指示生物成因为重要的来源。中上二叠统整体属于过渡相-海相的还原环境,从下而上沉积环境从深水盆地相-深水陆棚相-海陆过渡相-浅水陆棚相变化,期间水体从较深-较浅-较深的整体变化趋势。其中孤峰组初期为深水盆地相,随后逐步进入到深水陆棚相,龙潭组以海陆过渡相为主。沉积时期相对海平面变化比较频繁,深水期岩性以自沉积的灰岩为主,对应元素Ca含量较高,浅水期则主要为浅灰色泥页岩沉积,对应的主要元素则变化为Si、Al。而大隆组海平面发生短期沉降之后水体逐步加深,以陆棚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X射线荧光分析(XRF) 元素分布 中上二叠系 下扬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