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板块南缘中段中上三叠统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全晓园 刘池洋 +5 位作者 张龙 张东东 王建强 马奂奂 冯琦 翟光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344,398,共13页
豫西地区中上三叠统主要出露在济源、义马、伊川和南召一带。印支期秦岭造山运动控制和影响着邻区中上三叠统盆地属性和沉积地层展布。通过观察研究区野外露头剖面,发现中上三叠统发育一系列典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包括液化底辟、枕状构... 豫西地区中上三叠统主要出露在济源、义马、伊川和南召一带。印支期秦岭造山运动控制和影响着邻区中上三叠统盆地属性和沉积地层展布。通过观察研究区野外露头剖面,发现中上三叠统发育一系列典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包括液化底辟、枕状构造、液化柱、液化卷曲变形、负载、球-枕、火焰状构造、液化角砾岩。这些软沉积变形在垂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复现性,在侧向上表现为沿地层连续展布,表明该时期研究区内地层受到频繁强烈的地震影响。通过对这些软沉积现象的识别和形成机制解释,判定其触发因素为秦岭造山过程中伴生的地震。区内地层中震积岩的存在即是对秦岭造山过程中构造活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 华北板块 秦岭造山运动 软沉积变形 中上三叠统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贵交界地区中上三叠统之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曾雄伟 程龙 +2 位作者 王建坡 危凯 杨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3-516,共14页
中国西南部云贵交界地区中上三叠统海相地层以拥有丰富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为特色的古生物群落而闻名。近期,笔者在云贵交界地区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至上三叠统小凹组剖面,即云南罗平江底剖面。在该剖面中,分别在竹杆坡... 中国西南部云贵交界地区中上三叠统海相地层以拥有丰富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为特色的古生物群落而闻名。近期,笔者在云贵交界地区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至上三叠统小凹组剖面,即云南罗平江底剖面。在该剖面中,分别在竹杆坡组纹层灰岩段顶部及小凹组上部发现了典型的兴义动物群及关岭生物群生物组合。为了研究中晚三叠世之交生物群落演化的环境背景,对采集的97件地球化学样品进行了常量、微量及稀土元素测试与分析。微量和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竹杆坡组纹层灰岩段及小凹组处于缺氧环境,产兴义动物群及关岭生物群的地层含氧量相对增加,而两生物群落之间的竹杆坡组瘤状灰岩段主要为贫氧环境。中晚三叠世之交的海水含氧量的变化规律与生物群落的演替较为吻合,说明该时期海水含氧量的变化对生物演替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贵州 中上三叠统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氧化还原环境 兴义动物群 关岭生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贞丰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曾雄伟 程龙 +2 位作者 王建坡 危凯 杨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8,共6页
贵州贞丰挽澜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中产出一个以棘皮动物为主的化石库,其埋藏模式与典型的兴义动物群不同。为了研究该化石库形成的环境背景,分析了沉积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竹杆坡组纹层状灰岩段—瘤状灰岩段下部主要为... 贵州贞丰挽澜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中产出一个以棘皮动物为主的化石库,其埋藏模式与典型的兴义动物群不同。为了研究该化石库形成的环境背景,分析了沉积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竹杆坡组纹层状灰岩段—瘤状灰岩段下部主要为缺氧环境,瘤状灰岩段中上部以贫氧—氧化环境为主。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主要受控于海水循环的受限程度。受风暴潮的影响,海水氧气含量出现短暂的增高,这是棘皮动物繁盛的关键因素;而随后的缺氧环境则有利于生物保存形成化石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中上三叠统 竹杆坡组 微量元素 棘皮动物化石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宣汉七里峡T_(3x)/T_(2l)界线沉积环境演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鲁宁 谢小平 +1 位作者 王永栋 李丽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9-1158,共10页
中—晚三叠世之交是四川盆地海陆转换的关键时期,区内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研究该时期古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地层单元。四川宣汉七里峡剖面出露完整连续且层序清晰的中三叠世与晚三叠世海陆过渡相地层... 中—晚三叠世之交是四川盆地海陆转换的关键时期,区内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研究该时期古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地层单元。四川宣汉七里峡剖面出露完整连续且层序清晰的中三叠世与晚三叠世海陆过渡相地层,是进行四川盆地中—晚三叠世海陆转换研究的理想剖面。基于沉积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根据七里峡剖面的沉积岩类型、颜色、构造并结合包裹体、有机碳同位素以及古生物和聚煤特征,将宣汉七里峡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界线地层沉积相划分为蒸发台地—澙湖潮坪—滨岸沼泽—河口砂坝等类型,揭示了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结合古植物和孢粉等化石资料,对宣汉地区晚三叠世初期的古气候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中上三叠统 地层界线 七里峡 四川宣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小泉沟群与仓房沟群接触关系辨正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希龄 袁文贤 +2 位作者 刘朝荣 胡斌 赖世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准噶尔盆地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与下伏仓房沟群之间的关系一向被认为是整合连续的。然而,大量资料证明,除盆地南部地区以外,盆地的中北部地区为一大区域分布的不整合,同时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也在较大范围内缺失。由于研究思路被传统观念... 准噶尔盆地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与下伏仓房沟群之间的关系一向被认为是整合连续的。然而,大量资料证明,除盆地南部地区以外,盆地的中北部地区为一大区域分布的不整合,同时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也在较大范围内缺失。由于研究思路被传统观念所束缚,该不整合的发现推迟了5年,被普遍确认和肯定则推迟了20多年。莫深1井和石莫1井的钻探使这一问题最终得以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上三叠统 三叠 接触关系 不整合 印支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