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个旧卡房中三叠世安尼期变火山岩相序恢复及成矿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海 方维萱 +3 位作者 张贵山 甘凤伟 魏宁 郭玉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2-1330,共9页
中三叠世安尼期个旧组卡房段变火山岩恢复为一套碱性基性-超基性岩组合,火山岩-沉积岩岩相组合包括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潮坪相、后期盆地流体叠加相、矽卡岩相。垂向相序表现为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潮坪相,属于弧后裂... 中三叠世安尼期个旧组卡房段变火山岩恢复为一套碱性基性-超基性岩组合,火山岩-沉积岩岩相组合包括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潮坪相、后期盆地流体叠加相、矽卡岩相。垂向相序表现为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潮坪相,属于弧后裂谷盆地背景下形成的岩相组合与相序结构。在研究区卡房段可划分为3个期次,进而组成一个旋回,垂直相序特征表明火山活动的多期次性、火山活动由强到弱的变化规律。后期盆地流体叠加相、矽卡岩相作为主要含矿岩相,可以作为今后的找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世安尼期 火山岩相 碱性基性-超基性岩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鳍龙类Nothosaurus一新种
2
作者 尚庆华 李淳 王维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9-270,共22页
根据产自云南罗平中三叠统关岭组II段的一件海生爬行动物骨架,建立和描述了始鳍龙类幻龙科幻龙属的一个新种——罗平幻龙(Nothosaurus luopingensis sp.nov.)。该骨架包括完整的与上下颌紧密咬合的头骨和不太完整的头后骨骼,头后部分包... 根据产自云南罗平中三叠统关岭组II段的一件海生爬行动物骨架,建立和描述了始鳍龙类幻龙科幻龙属的一个新种——罗平幻龙(Nothosaurus luopingensis sp.nov.)。该骨架包括完整的与上下颌紧密咬合的头骨和不太完整的头后骨骼,头后部分包括全部的颈椎、大部分背椎,前两个尾椎以及大部分的肩带、腰带骨骼以及四肢骨骼。新标本具有长而扁的头骨,颞孔较大,顶孔相对靠后,上颌骨发育獠齿型齿,上枕骨封闭并呈水平展布,这些特征指示该骨架属于鳍龙类的幻龙类。而头骨上颌齿列的后伸超过上颞孔前缘的水平位置,上颞孔的长度是眼眶长的两倍多等特征指示它具有更多的幻龙属(Nothosaurus)近裔共性。与欧龙属(Lariosaurus)相对比,新标本的肩带和四肢结构也具有幻龙属特征,如:锁骨前外侧角显著扩张,弯曲的肱骨前缘具有平直的轴前角,肱骨有明显的三角胸嵴,手部不具有多指节现象,脊椎无肿骨现象等。另一方面,该骨架的头后骨骼也显示一些之前曾主要发现于欧龙属的头后骨骼特征,如:骨化的腕骨数目超过3枚,具四节或更多的荐椎,间锁骨后缘平直、不发育后突。这些头后骨骼特征已经不能再用来区别欧龙属和幻龙属。罗平幻龙以下面这些衍生特征与其他幻龙属种区别,包括:轭骨前部进入眼眶,两鼻骨分离,额骨后端分叉,第IV、V趾长且长度相等,爪趾骨显著膨大。系统发育分析支持新种属于Nothosaurus,它和羊圈幻龙(N.yangjuanensis)互为姊妹群,同时Nothosaurus是单系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罗平 中三叠世安尼期 始鳍龙类 幻龙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东部中三叠世始鳍龙类—新属种(英文) 被引量:10
3
作者 尚庆华 吴肖春 李淳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71,共17页
根据一保存完整的骨骼(包括头骨、下颌和全部头后骨骼)建立了鳍龙类的一新属新种——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 gen.et sp.nov.)。标本采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安尼期关岭组上段。新属种既具有肿肋龙类(包括Dactylosau... 根据一保存完整的骨骼(包括头骨、下颌和全部头后骨骼)建立了鳍龙类的一新属新种——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 gen.et sp.nov.)。标本采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安尼期关岭组上段。新属种既具有肿肋龙类(包括Dactylosaurus,Anarosaurus,Serpianosaurus和Neusticosaurus)吻部两侧不收缩、眶前区域长于眶后区域、眼眶大于上颞孔等典型特征,同时又具有幻龙类(包括Simosaurus和nothosaurians)前颌和下颌前部犬齿型齿发育、上颌具1或2个犬齿型齿等典型特征。新种的额骨和顶骨均愈合,额骨两后外侧支的末端后延超过上颞孔前缘,轭骨和鳞骨相交将眶后骨排除于下颞孔之外,方轭骨发育,锁骨前外侧缘具一突起,3对荐肋以及最前部尾肋的外侧端均未见明显收缩。这些特征也多表现出肿肋龙类和幻龙类的混合特征。此外,新种还具有一些较为独特的特征,包括前额骨和后额骨沿眼眶背缘相交,第3至第8对尾肋的长度超过荐肋,后肢末端发育异常膨大的爪趾骨。系统关系分析表明,滇东龙既不是肿肋龙类也不是幻龙类;它可能与由乌蒙龙、幻龙类和传统的肿肋龙类所构成的分支亲缘关系最近,为始鳍龙类基干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罗平 中三叠世安尼期 始鳍龙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意外裸鱼的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谭锴 金帆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共16页
意外裸鱼(Gymnoichthys inopinatus)于2010年由Tintori等首次记述并归入基干新鳍鱼类。依据在云南省曲靖地区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世关岭组二段发现的新材料,对意外裸鱼进行了补充描述,并重新讨论了其系统发育关系。在意外裸鱼的新标本... 意外裸鱼(Gymnoichthys inopinatus)于2010年由Tintori等首次记述并归入基干新鳍鱼类。依据在云南省曲靖地区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世关岭组二段发现的新材料,对意外裸鱼进行了补充描述,并重新讨论了其系统发育关系。在意外裸鱼的新标本上,可见其续骨前端很可能与关节骨相关节,并有确切无疑的单一辅上颌骨,表明意外裸鱼应为鲱亚部(Halecomorphi)鱼类。此外,意外裸鱼的体表无鳞、椎体未骨化、髓棘和髓弓的结构和排列方式以及牙齿和尾脉棘的形状都与金尾鱼超科鱼类(caturoids)一致。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意外裸鱼属于金尾鱼超科的基干类群。之前金尾鱼类主要见于欧洲和北美的侏罗系,现在公认的金尾鱼超科鱼类主要包括Liodesmidae中的Liodesmus属和金尾鱼科(Caturidae)中的Caturus和Amblysemius两属。意外裸鱼的发现不仅使金尾鱼类的出现提前了40Ma,而且填补了我国相关材料的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罗平 中三叠世安尼期 关岭组 金尾鱼超科 意外裸鱼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