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高渗强边水油藏合理采液强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殷金平 孙超囡 +1 位作者 张东星 朱小丽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8年第1期70-73,107,共5页
D油田是一边底水发育、处于中含水采油期的中高孔、中高渗透率、强边水油藏。对于此类油藏,开发中主要存在的矛盾是:既要保证油田高速高效开发,又要控制边水过快、过早上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D油田单井、区块液量与含水相关性很强,这... D油田是一边底水发育、处于中含水采油期的中高孔、中高渗透率、强边水油藏。对于此类油藏,开发中主要存在的矛盾是:既要保证油田高速高效开发,又要控制边水过快、过早上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D油田单井、区块液量与含水相关性很强,这说明该油田存在一个最佳的采液强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构造位置与含水上升速度的关系、含水上升率与采液强度的关系等研究,确定了D油田合理采液强度,有效控制了单井的含水上升速度,提高了断块的开发效果,并为同类油藏开发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渗透率强边水油藏 合理采液 相渗曲线 含水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注水体积波及系数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明 陈存良 +2 位作者 王雨 吴晓慧 刘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7,共5页
针对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注水体积波及系数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渗流力学理论及油藏工程方法,基于油水相渗比的新型表征公式和新型水驱曲线,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的注水体积波及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 针对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注水体积波及系数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渗流力学理论及油藏工程方法,基于油水相渗比的新型表征公式和新型水驱曲线,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的注水体积波及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轻质油藏进入高含水期,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导致大量注入水形成低效甚至无效循环,从而导致体积波及系数的增长速度随含水率的上升逐渐减缓。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渤海南部BZ油田,注水体积波及系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为-5.2%,满足矿场应用要求。研究成果对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效果的预测及评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油藏 含水期 相对渗透 驱油效 水驱特征曲线 波及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含水期油田水驱特征的相渗曲线计算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楠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5期23-27,共5页
强底水油藏因为水体能量充足随着生产的持续,含水持续上升,出现“厂”字形的含水上升特征,很快进入特高含水期,特高含水期主要通过提液来稳产,在大液量生产条件下,通过油田的岩心实验发现随着油田持续的产出及冲刷,冲刷倍数达到成千上... 强底水油藏因为水体能量充足随着生产的持续,含水持续上升,出现“厂”字形的含水上升特征,很快进入特高含水期,特高含水期主要通过提液来稳产,在大液量生产条件下,通过油田的岩心实验发现随着油田持续的产出及冲刷,冲刷倍数达到成千上万倍的情况下,油田的物性及渗流规律会发生变化,依据行业标准在冲刷倍数三十倍的情况下测得的油和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已经不适用于该类油藏。为了认识水驱油田高含水期的水驱规律特征,从强底水油藏高含水期水驱特征曲线出发,结合常用的油藏工程公式,如Buckley-Leverett前沿推进方程,Welge平均含水饱和度方程等,得到计算油和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计算模型。通过油田的实际生产数据来进行数模拟合验证,通过对比行业标准在冲刷倍数三十倍的情况下测得的油和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与含水期油田水驱特征计算的油和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实际模型的拟合效果可以看出,本文求取的新油和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更符合实际,充分体现了油藏特高含水中后期物性分布及流体渗流规律。该方法为强底水油藏高含水期渗流规律及剩余油的认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含水期 水驱曲线 相对渗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