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建玲 庞振山 +5 位作者 程志中 陈辉 张晓飞 贾儒雅 俞炳 牟妮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0,共27页
我国金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立足国内,寻找并探明一批大型金矿床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是我国金的最主要来源,如何寻找其隐伏矿和深部矿成为当前矿产勘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为指... 我国金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立足国内,寻找并探明一批大型金矿床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是我国金的最主要来源,如何寻找其隐伏矿和深部矿成为当前矿产勘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为指导,以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构建了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特征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核心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为该类型金矿床找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指导隐伏矿和深部矿金资源勘查取得突破。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分为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和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两个亚类,广泛发育于陆块区和造山带中,赋矿围岩多种多样,成矿时代广泛,主要集中在中生代。本文厘定了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地质体为中酸性侵入体,与矿床(体)呈现出空间上相依(1~5km)、时间上相近(10Myr)、成因上相关的内在成生联系和时空配置关系。成矿构造属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复合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主要有断裂、硅钙面、岩溶构造及岩体侵入接触带、爆破角砾岩体及水压裂隙等;矿化样式受成矿结构面控制,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层状、脉状、块状及其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作用早阶段温度可达450℃左右,形成强度不等的钾长石化、钠长石化或铁白云石化;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250℃左右,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伊利石化,Au和Ag共伴生,同时伴生少量Pb、Zn、Cu等,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而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作用主阶段温度低于250℃,Au和As、Sb共伴生,Ag含量低,常见毒砂和辉锑矿等矿物,成矿作用早阶段蚀变则主要为硅化,有的为次生石英岩化。金的沉淀富集机制包括流体的沸腾、混合和交代等机制。成矿作用中心位于岩体外接触带2~3km和接触带之内,由浅部到深部形成“上脉下层”的二元结构模式,脉状矿体具有侧伏延深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在该模型指导下,我们重新厘定了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金矿床类型,在深部发现新的矿体样式,拓宽了深部找矿空间,提升了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的认识水平,带动了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金矿找矿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岩浆型金矿床 低温岩浆型金矿床 成矿地质体 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找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地区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成矿系列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树峰 陈玉水 +1 位作者 林美龙 李秋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闽中地区是福建省金银成矿集中区,其上规模成矿主要集中于晚侏罗世次火山活动阶段。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的形成,矿、热、水“三源”是基本必要条件,北西、北东向两组构造带的复合是成矿定位的关键。在断隆带、坳中隆、坳中凹不同构造... 闽中地区是福建省金银成矿集中区,其上规模成矿主要集中于晚侏罗世次火山活动阶段。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的形成,矿、热、水“三源”是基本必要条件,北西、北东向两组构造带的复合是成矿定位的关键。在断隆带、坳中隆、坳中凹不同构造环境中,相应地递次形成(次)辉绿岩—闪长玢岩、(次)英安斑岩、(次)流纹斑岩等区域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成矿系列的3个亚系列;在垂向空间分布上,自上而下构成(微)细粒浸染型、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隐爆角砾岩型、次火山岩型等工业矿床类型分带序列。金矿资源潜力在50t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矿系列 火山 斑岩 石英脉 蚀变岩 隐爆角砾岩型 地区 规模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金属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
3
作者 綦占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8年第3期287-296,共10页
吉林省中生代火山活动受北东向岩石圈深大断裂构造的控制。火山—次火山的热液成矿作用与它的物质成分和岩相有关,受火山构造的控制。区内多数矿床、矿点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边缘,构成以火山岩盆地为中心的矿化集中区。吉林省南部和... 吉林省中生代火山活动受北东向岩石圈深大断裂构造的控制。火山—次火山的热液成矿作用与它的物质成分和岩相有关,受火山构造的控制。区内多数矿床、矿点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边缘,构成以火山岩盆地为中心的矿化集中区。吉林省南部和北部地区一样,是寻找中生代陆相火山一次火山热液金、铜等矿产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生代 火山 火山—次火山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及找矿思路 被引量:2
4
作者 卿敏 刘连登 《黄金科学技术》 1993年第1X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火山 一次火山 矿床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次发现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瀚霄 李光明 +5 位作者 刘洪 张洪铭 张林奎 余槐 焦彦杰 梁维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8-629,共2页
1研究目 的冈底斯成矿带目前已发现以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和弄如日金锑矿床为代表的两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图1a)。该矿床在地质特征上与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相似... 1研究目 的冈底斯成矿带目前已发现以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和弄如日金锑矿床为代表的两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图1a)。该矿床在地质特征上与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相似。如果能够确定该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这将是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多金属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矿床 浅成低温 低硫化型 西段 成矿作用 金银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磁海铁(钴)矿床次火山热液成矿学 被引量:41
6
作者 薛春纪 姬金生 杨前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6-164,共9页
磁海铁 (钴 )矿床颇具特色 ,以“石榴石 -透辉石 -磁铁矿”为基本矿石建造 ;成矿作用发生在早二叠世北山裂陷作用和火成活动晚期 ,以基性次火山岩浆期后富铁流体的 (交代 )充填为成矿方式 ,矿体产于辉绿岩体原生裂隙系统 ;成矿流体的化... 磁海铁 (钴 )矿床颇具特色 ,以“石榴石 -透辉石 -磁铁矿”为基本矿石建造 ;成矿作用发生在早二叠世北山裂陷作用和火成活动晚期 ,以基性次火山岩浆期后富铁流体的 (交代 )充填为成矿方式 ,矿体产于辉绿岩体原生裂隙系统 ;成矿流体的化学演化具有典型 (火山 )岩浆期后热液演化特点 ,形成了一系列热液蚀变体 ,其中石榴石透辉石岩有别于传统理解的“夕卡岩”;成矿物质源于碱性玄武岩浆 ,基性次火山岩浆多次脉动式入侵是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文章较系统阐明了磁海矿床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矿床 火山 成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青山东段九龙湾银-多金属矿床的次火山热液成因——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九华 谢玉玲 +2 位作者 张巨华 金岩 刘玉堂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35-1743,共9页
九龙湾银矿床位于内蒙古大青山东段,是近年来发现的有潜力的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研究表明,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以中低温(150~310℃)、中低盐度(3~17wt% NaCl)、较低密度(0... 九龙湾银矿床位于内蒙古大青山东段,是近年来发现的有潜力的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研究表明,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以中低温(150~310℃)、中低盐度(3~17wt% NaCl)、较低密度(0.75~1.0g/cm^3)的盐水体系为特征,与造山型金矿床的富CO_2流体有很大的差别。蚀变硅化阶段的流体相对富CO_2、CH_4、N_2等挥发分,但在银铅锌主成矿阶段演化成贫CO_2的盐水流体。九龙湾成矿流体的这种性质与国内外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非常相似。矿床地质特征(与石英斑岩的关系、断裂控矿、围岩蚀变、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说明九龙湾银-多金属矿床应属与陆相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浅成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山 九龙湾银矿床 流体包裹体 低温浅成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含矿火山岩系热液蚀变与物质-化学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侯增谦 T Urabe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7-108,共12页
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产于酸性流纹质火山岩系上部。矿区蚀变可分为矿化热液蚀变和区域低温蚀变。后者广布矿区:前者绕网脉矿(硅矿)形成蚀变岩筒,并具明显的蚀变分带:自内而外由石英-钡冰长石带向绢云母-石英带递变,自下而上由绿泥石带向... 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产于酸性流纹质火山岩系上部。矿区蚀变可分为矿化热液蚀变和区域低温蚀变。后者广布矿区:前者绕网脉矿(硅矿)形成蚀变岩筒,并具明显的蚀变分带:自内而外由石英-钡冰长石带向绢云母-石英带递变,自下而上由绿泥石带向石英-绢云母带递进。采用"惰性"微量元素方法恢复了含矿岩系原岩成分,定量估算了蚀变引起的物质-化学变化。在蚀变岩筒中,Cu、Pb、Zn 强烈富集,远离蚀变岩筒,Cu 略有亏损,Pb 和 Zn 显著亏损,证明成矿物质 Pb 和 Zn 主要来自被热液交代淋滤的酸性火山岩系。根据蚀变岩石的物质变化,概略性地固定了呷村矿区蚀变火山岩物质变化图,可准确地追溯热液流体运移轨迹,进行矿体圈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蚀变 含矿 黑矿型矿床 物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滩低温浅成热液金矿床 被引量:7
9
作者 姬金生 薛春纪 丰成友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西滩金矿床是近年西安工程学院发现的重要金矿床之一。该矿床是以含金玉髓质石英为基本矿石建造的脉状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火山岩( 石炭系安山岩),成矿流体中H2O 主要为大气降水,岩浆活动是成矿流体起源及演化成矿的热... 西滩金矿床是近年西安工程学院发现的重要金矿床之一。该矿床是以含金玉髓质石英为基本矿石建造的脉状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火山岩( 石炭系安山岩),成矿流体中H2O 主要为大气降水,岩浆活动是成矿流体起源及演化成矿的热动力;成矿温压条件均较低,从矿物组合及成矿学特点,把该矿床归为火山岩区冰长石绢云母型低温浅成热液矿床;但特殊之处是成矿作用发生在碰撞造山过程中,与岛弧安山岩的成岩年龄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幕 低温浅成 矿床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新生代大陆裂谷作用期间前寒武纪火山成因硫化物源重新活化的低温热液金矿床
10
作者 Michael S. Fulp 高乾兰 《黄金科技动态》 1991年第5期24-25,共2页
超浅成低温热液含金石英脉通常被解释为热泉金矿,在新墨西哥州中部,这种热泉金矿是由前寒武纪黑尔峡谷绿岩带中火山喷气成因的含 Au-Cu-Ag 的黄铁矿化燧石重新活化而形成的。含金石英脉可能是在晚新生代拉张断裂作用和与邻近的里奥格兰... 超浅成低温热液含金石英脉通常被解释为热泉金矿,在新墨西哥州中部,这种热泉金矿是由前寒武纪黑尔峡谷绿岩带中火山喷气成因的含 Au-Cu-Ag 的黄铁矿化燧石重新活化而形成的。含金石英脉可能是在晚新生代拉张断裂作用和与邻近的里奥格兰德裂谷发育有关的高热流期间侵位形成的。这些概念对矿产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绿岩地体(含化石或具现代热泉活动)被裂谷边界断层所切割,区域性的勘探主要集中在这些绿岩地体,这有可能导致发现其它浅成低温热液金-石英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矿床 硫化物 火山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尔里克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13
11
作者 彭晓明 莫江平 +2 位作者 郦今敖 席小平 三金柱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对新疆东准噶尔哈尔里克构造带上双峰山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蚀变分带进行了初步研究 ,表明潜火山热液与火山热泉参与了成矿。这两个成矿阶段同源同位的蚀变矿物晕 (带 )叠套 ,造成双峰山矿床蚀变分带从上至下为隐爆硅质角砾岩化带、... 对新疆东准噶尔哈尔里克构造带上双峰山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蚀变分带进行了初步研究 ,表明潜火山热液与火山热泉参与了成矿。这两个成矿阶段同源同位的蚀变矿物晕 (带 )叠套 ,造成双峰山矿床蚀变分带从上至下为隐爆硅质角砾岩化带、低金品位硅质岩带、石英 (冰长石 )网脉带 (矿体 )、黄铁矿蒙脱石化带和青磐岩化带。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晚古生代造山初期深成流纹质熔浆的陆相喷发有关。火山热泉循环形成蚀变晕 ,此阶段有大气降水的参与 ;潜火山热液成矿阶段发育的低温微细石英网脉中含冰长石和绢云母。双峰山矿床是晚古生代火山地区典型的冰长石_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火山 火山 蚀变矿物晕 成矿模型 矿床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东段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热液叠改成矿系列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雪辉 骆学全 +3 位作者 郭维民 孙建东 张华 张春茂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3-74,共2页
钦杭成矿带东段西起江西萍乡,东至浙江绍兴,是受钦杭结合带控制的一条重要的铜、金、铅锌、铀等多金属成矿带。该成矿带主要成矿系列包括与燕山期Ⅰ型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钼金银铅锌钨矿床成矿系列、与燕山期S型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 钦杭成矿带东段西起江西萍乡,东至浙江绍兴,是受钦杭结合带控制的一条重要的铜、金、铅锌、铀等多金属成矿带。该成矿带主要成矿系列包括与燕山期Ⅰ型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钼金银铅锌钨矿床成矿系列、与燕山期S型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钨锡银铅锌铀钍矿床成矿系列、中晚元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叠改型铜金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晚古生代海相热水喷流沉积-叠改型铜硫钨铁钴铅锌矿床成矿系列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系列(杨明桂等,2004;朱庆安等,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 沉积成矿作用 火山喷发 沉积相 火山爆发 火山作用 叠加改造 矿床成矿系列 钦杭成矿带 地质年代 生代 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南缘多龙矿集区荣那斑岩-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Cu-(Au)套合成矿:综合地质、热液蚀变及金属矿物组合证据 被引量:51
13
作者 李光明 张夏楠 +5 位作者 秦克章 孙兴国 赵俊兴 印贤波 李金祥 袁华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07-2324,共18页
位于羌塘南缘多龙矿集区内的荣那斑岩-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Cu-(Au)矿床系近年来中铝西藏与西藏地质五队合作勘查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铜矿床,控制资源量已达超大型规模,但对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仍存在争议。本文根据详细的钻孔岩芯、结合光学... 位于羌塘南缘多龙矿集区内的荣那斑岩-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Cu-(Au)矿床系近年来中铝西藏与西藏地质五队合作勘查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铜矿床,控制资源量已达超大型规模,但对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仍存在争议。本文根据详细的钻孔岩芯、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硫化物的电子探针分析,认为该矿床成矿与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矿体主要产于下中侏罗统色哇组长石石英砂岩和成矿斑岩体中,矿体呈东西走向、南倾的隐伏状,延深巨大,金属矿化以铜为主,伴有金、银矿化,偶见钼矿化。热液蚀变具有两阶段蚀变:与斑岩型矿化有关的黑云母化、角岩化、硅化-绢云母化及硅化-伊利石-绿泥石化以上部叠加的高级泥化,蚀变分带明显。相应的该矿床具有斑岩型细脉浸染状矿化和以硫砷铜矿为特征的高硫型矿化,含铜矿物主要分为4个带,大致与蚀变分带相对应,下部主要为斑铜矿-黄铜矿;过渡带以斑铜矿-铜蓝组合为特征;中上部为蓝辉铜矿-砷黝铜矿-硫砷铜矿组合;顶部主要由为辉铜矿-蓝辉铜矿组成。总体上,矿床中上部为Cu-S体系、向下转变Cu-Fe-S体系。与其它类似矿床相比,该矿床硫化物中以富Zn、贫金为特征。综上认为该矿床为斑岩-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Cu-(Au)套合成矿的典型实例,其勘查突破为羌塘南缘火山岩区及覆盖区的找矿打开了一扇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高硫型浅成低温矿床 套合成矿 蚀变 硫化物组合 荣那 羌塘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及矿床模型--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被引量:86
14
作者 毛景文 段超 +1 位作者 刘佳林 张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白垩纪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绝大多数发育于白垩纪火山盆地,仅程潮和金山店出现于隆起区;成矿时间上分为两个时代,即133~130Ma和127~125Ma。按照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鉴别出4个成矿系统:...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白垩纪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绝大多数发育于白垩纪火山盆地,仅程潮和金山店出现于隆起区;成矿时间上分为两个时代,即133~130Ma和127~125Ma。按照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鉴别出4个成矿系统:即在隆起区与石英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铁矿(系统1);在火山盆地内,与大王山(或砖桥)旋回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包括,磷灰石-磁铁矿型铁矿、类矽卡岩型铁矿、矿浆型铁矿、热液型硫铜金矿、热液型铅锌矿)(系统2)和与二长-正长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系统3);与娘娘山(或浮山)旋回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铜(金)矿和金铀矿(系统4)。盆地内和隆起区的矽卡岩型铁矿形成时间基本一致,略晚于与辉石闪长玢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系统2),但早于铜金铀为主的成矿系统4。前人以系统2中的磷灰石-磁铁矿型铁矿、类矽卡岩型铁矿和矿浆型铁矿为主,结合其他一些少见或不具工业意义的铁矿类型,提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玢岩铁矿成矿模式。此文以玢岩铁矿成矿模式为基础,结合4个成矿系统的基本特点,提出了白垩纪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模型。以上这些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系统和类型及其分带互为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磁铁矿矿床 矿浆型铁矿 型硫铜金矿 玢岩铁矿模式 陆相火山岩盆地 白垩纪 长江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易门里士北部水下碳酸质火山-喷流岩铁、铜矿化及其大型隐伏矿床找矿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永北 徐成彦 +4 位作者 肖明远 王豪 赵重顺 朱智华 李连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95-1408,共14页
易门里士北部磁异常区中元古代是一个比周边相对低洼的碱性-碳酸质火山水下活动环境。因民组含矿层除有(次)火山岩和火山辞屑沉积岩外,还有粘土质-绿脱石岩、铁质岩、铁质硅质岩、铁质泥岩、碳酸盐岩、泥质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等热液喷... 易门里士北部磁异常区中元古代是一个比周边相对低洼的碱性-碳酸质火山水下活动环境。因民组含矿层除有(次)火山岩和火山辞屑沉积岩外,还有粘土质-绿脱石岩、铁质岩、铁质硅质岩、铁质泥岩、碳酸盐岩、泥质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等热液喷流岩含钠质硅酸盐团砾的碳酸质岩及碳酸盐晶屑组成的岩石是碳酸质火山岩。岩石、矿石的高场强元素对比值、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比值、硫化物 Co/Ni 和 S 同位素比值显示喷流岩源于碱性-碳酸质火山岩,热液交代对成矿作用也有重要贡献,喷流岩除了铁矿化,还有铜、钴、锌、银等。如果将本区矿化岩石与典型喷流矿床——日本黑矿对比,果树村附近的网脉状矿化次火山岩、角砾熔岩、矿化角砾岩类似于喷流中心的矿化英安岩穹和角砾岩;磁异常北缘相同层位的含石膏富BaO 铁质泥岩和铁质硅质岩则相当于低洼地的石膏和重晶石沉积岩。本区磁异常与黑矿主矿一样在喷流岩层内处于喷流口与膏盐沉积洼地之间,其周边的铁矿点绝不是矿化的主体。大型含铜铁矿应该隐伏在深部因民组含矿层个于喷流中心和石膏、重晶石层之间的磁异常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阳群 昆阳裂谷带 碳酸岩 火山喷流岩 铁铜矿床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热液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弘 朱本铎 崔兆国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4,共6页
海底热液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其产出构造背景包括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及板内热点处。处于不同构造环境的热液矿床具有不同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系统总结了海底热液矿床产出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主要包括热液矿床产... 海底热液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其产出构造背景包括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及板内热点处。处于不同构造环境的热液矿床具有不同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系统总结了海底热液矿床产出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主要包括热液矿床产出的构造背景、围岩类型、矿区的矿物及矿物组合特点以及不同热液区矿床的元素组成、稀土和硫同位素特点等,对各构造环境中热液矿床的特点进行了对比,指出不同热液区热液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所处构造环境的不同和扩张速率的差异。文章最后提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矿床 构造背景 大洋 弧后扩张 扩张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乐安居隆庵铀矿床热液蚀变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海东 潘家永 +1 位作者 夏菲 孟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03-,共1页
相山火山岩型铀矿田位于赣杭构造带西南段。区域上受北东向遂川深断裂与北北东向宜黄—安远深断裂交汇控制,在中生代出现大规模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和岩浆浅层侵入活动,形成一个大型火山塌陷盆地——相山盆地。盆地整体分为三层结构:基... 相山火山岩型铀矿田位于赣杭构造带西南段。区域上受北东向遂川深断裂与北北东向宜黄—安远深断裂交汇控制,在中生代出现大规模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和岩浆浅层侵入活动,形成一个大型火山塌陷盆地——相山盆地。盆地整体分为三层结构:基底主要为中元古代的浅变质岩,部分为下石炭统、上三叠统;基底之上为上侏罗统火山岩;盆地北西侧火山岩之上有上白垩统红层覆盖。在中生代,该区处于NEE向赣杭构造火山岩带西南端与近NS向赣中南花岗岩带的交接地带,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成矿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蚀变 火山岩型铀矿 相山 深断裂 火山岩带 上白垩统 元古代 上侏罗统 下石炭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古纳超大型火山热液型铀成矿带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33
18
作者 罗毅 王正邦 周德安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介绍了在额尔古纳超大型火山热液型铀成矿带中发现的超大型火山热液脉型铀矿床有5个,大型火山热液脉型铀矿床有6个,总共有铀金属储量33万t,在世界热液脉型铀矿资源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经研究认为,该成矿带内铀矿床成矿作用... 本文介绍了在额尔古纳超大型火山热液型铀成矿带中发现的超大型火山热液脉型铀矿床有5个,大型火山热液脉型铀矿床有6个,总共有铀金属储量33万t,在世界热液脉型铀矿资源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经研究认为,该成矿带内铀矿床成矿作用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特征,成矿时代集中在早白垩世,受统一中生代大陆裂陷-火山岩浆活动控制;成矿介质为深源的火山岩浆水、大气水和变质水三者相混合的具中低温的火山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成矿带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化剂与热液铀矿床的成因分类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瑞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热液铀矿床是含铀热液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铀发生沉淀富集的产物。虽然在地质作用过程中不一定所有的含铀热液都能够形成热液铀矿床,但是,如果没有含铀热液存在这一先决条件,要形成热液铀矿床则是不可能的。因此。
关键词 矿床 成因分类 矿化剂 岩浆水 铀成矿 火山岩型铀矿 拉张作用 富铀岩体 成矿 变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度洋Edmond热液区黄铁矿中银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研究:来自矿物学的证据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柯安 张慧超 +4 位作者 方浩原 陶春辉 梁锦 杨伟芳 廖时理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92,共9页
随着对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贵金属金(Au)和银(Ag)的赋存形式和沉淀机制被科学家广泛关注。相比于Au,前人对大洋中脊热液区中Ag的产出状态和富集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中印度洋Edmond热液区Ag平均含量为47×10^(-... 随着对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贵金属金(Au)和银(Ag)的赋存形式和沉淀机制被科学家广泛关注。相比于Au,前人对大洋中脊热液区中Ag的产出状态和富集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中印度洋Edmond热液区Ag平均含量为47×10^(-6),明显高于洋中脊环境产出的多金属硫化物中的平均Ag含量(2.78×10^(-6))。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Edmond热液区硫化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确定了该热液区矿物组合、分期以及自然银的赋存形式,并初步探讨了自然银的沉淀机制。Edmond热液区硫化物主要为闪锌矿,其次是黄铁矿、黄铜矿和白铁矿,此外还观察到针钠铁矾、重晶石、硬石膏以及自然银等矿物。根据矿物结构和共生组合,Edmond热液区硫化物成矿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的主要矿物组合为一期黄铁矿(Py1)、重晶石、硬石膏等;阶段Ⅱ主要矿物为白铁矿;阶段Ⅲ则有二期黄铁矿(Py2)、黄铜矿、粗粒闪锌矿、等轴古巴矿等矿物结晶。自然银主要以细小颗粒的形式存在于Py1的边缘或者内部包体之中。Ag在Edmond热液区的主要迁移形式为AgCl_(2)^(-),高温热液与海水混合作用导致的温度和Cl^(-)浓度降低以及pH值的升高是导致自然银沉淀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硫化物矿床 银的赋存形式 沉淀机制 Edmond 印度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