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InAs/GaSb二类超晶格的中/长波双色红外探测器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姚耀
韩玺
+7 位作者
吕粤希
郭春妍
郝宏玥
蒋志
蒋洞微
王国伟
徐应强
牛智川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59,共4页
InAs/GaSb二类超晶格是一种通过在纳米尺寸上交替生长周期性异质结而构造的人工体材料,其有效带隙可以覆盖40~400meV。该量子体系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还拥有出色的光学特性,其电子有效质量高、光吸收系数大、量子效率高,已经成为...
InAs/GaSb二类超晶格是一种通过在纳米尺寸上交替生长周期性异质结而构造的人工体材料,其有效带隙可以覆盖40~400meV。该量子体系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还拥有出色的光学特性,其电子有效质量高、光吸收系数大、量子效率高,已经成为第三代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热门材料。本文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了背靠背势垒型中/长波双色红外探测器材料,通过标准工艺和阳极硫化技术,成功制备双波段NMπP-PπMN型红外探测器。在77K,中波峰值量子效率为32%,长波峰值量子效率为27%,50%截止波长分别为4.7μm和7.9μm。中波信号在+2V偏压下饱和,暗电流密度为0.06A/cm^2,长波信号在-1.4V偏压下饱和,暗电流密度为8.7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GASB超晶格
分子束外延
中/长波双色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在反隐身空空导弹上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珂
王炜强
李丽娟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65,共6页
现代隐身飞机对雷达型空空导弹构成巨大挑战,而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在体制上具有良好的反隐身能力。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空空导弹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红外成像导引头技术在未来反隐身超视距空空导弹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
现代隐身飞机对雷达型空空导弹构成巨大挑战,而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在体制上具有良好的反隐身能力。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空空导弹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红外成像导引头技术在未来反隐身超视距空空导弹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反隐身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技术方案。该导引头采用了中/长波双色成像探测技术,能够满足发射后截获条件下探测隐身目标和抗红外诱饵干扰的要求。分析研究表明红外双色成像导引头技术对于提高国内超视距空空导弹的反隐身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制导
中/长波双色
成像
反隐身
超视距
空空导弹
红外导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nAs/GaSb二类超晶格的中/长波双色红外探测器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姚耀
韩玺
吕粤希
郭春妍
郝宏玥
蒋志
蒋洞微
王国伟
徐应强
牛智川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5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290303)
航空科学基金实验室类项目(20142436003)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402403)
文摘
InAs/GaSb二类超晶格是一种通过在纳米尺寸上交替生长周期性异质结而构造的人工体材料,其有效带隙可以覆盖40~400meV。该量子体系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还拥有出色的光学特性,其电子有效质量高、光吸收系数大、量子效率高,已经成为第三代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热门材料。本文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了背靠背势垒型中/长波双色红外探测器材料,通过标准工艺和阳极硫化技术,成功制备双波段NMπP-PπMN型红外探测器。在77K,中波峰值量子效率为32%,长波峰值量子效率为27%,50%截止波长分别为4.7μm和7.9μm。中波信号在+2V偏压下饱和,暗电流密度为0.06A/cm^2,长波信号在-1.4V偏压下饱和,暗电流密度为8.7A/cm^2。
关键词
INAS/GASB超晶格
分子束外延
中/长波双色
红外探测器
Keywords
InAs/GaSb superlattice
MBE
dual-color mid-/long-wavelength
infrared detector
分类号
TN21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在反隐身空空导弹上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珂
王炜强
李丽娟
机构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航空制导武器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65,共6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1901012004)。
文摘
现代隐身飞机对雷达型空空导弹构成巨大挑战,而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在体制上具有良好的反隐身能力。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空空导弹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红外成像导引头技术在未来反隐身超视距空空导弹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反隐身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技术方案。该导引头采用了中/长波双色成像探测技术,能够满足发射后截获条件下探测隐身目标和抗红外诱饵干扰的要求。分析研究表明红外双色成像导引头技术对于提高国内超视距空空导弹的反隐身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红外成像制导
中/长波双色
成像
反隐身
超视距
空空导弹
红外导引头
Keywords
infrared imaging guidance
medium/long wave two-color imaging
anti-stealth
BVR,air-to-air missiles
infrared seeker
分类号
TJ765.33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V249.32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InAs/GaSb二类超晶格的中/长波双色红外探测器
孙姚耀
韩玺
吕粤希
郭春妍
郝宏玥
蒋志
蒋洞微
王国伟
徐应强
牛智川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在反隐身空空导弹上的应用展望
刘珂
王炜强
李丽娟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