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影》的写意表述与“替身”的个性觉醒
1
作者
杭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张艺谋的电影《影》呈现出中国传统的阴阳美学和写意特点,将道教的太极八卦与富有中国特色的虚实写意相结合,意在言外而韵味无穷。视觉呈现上,运用黑白灰等色调,在烟雨迷离的背景中呈现水墨丹青的绘画长卷。叙事上,电影将西方的"替...
张艺谋的电影《影》呈现出中国传统的阴阳美学和写意特点,将道教的太极八卦与富有中国特色的虚实写意相结合,意在言外而韵味无穷。视觉呈现上,运用黑白灰等色调,在烟雨迷离的背景中呈现水墨丹青的绘画长卷。叙事上,电影将西方的"替身"内涵理论运用到权谋的征伐和人性的觉醒中,塑造了"影"和真身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的人物关系,呈现出阴阳两极的特性,最终以"影"和真身的角色互换诠释底层小人物个体意识的觉醒,引起人们对于战争、杀戮、个体命运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表述
阴阳美学
替身内涵
个性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断裂处的魏晋想象——在抗战语境下重读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77,共10页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作为魏晋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其以"个性自觉"来阐发魏晋美学精神的思想进路,常可被追溯至"五四"时期,而这一理解其实又是新时期重写的结果,其中常被忽略的事实便是该文写作于抗...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作为魏晋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其以"个性自觉"来阐发魏晋美学精神的思想进路,常可被追溯至"五四"时期,而这一理解其实又是新时期重写的结果,其中常被忽略的事实便是该文写作于抗战时期,故理应被放置回抗战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来解读。抗战时期清谈误国论复兴的思想氛围,不仅使得该文发表后招致了来自介子的批判,也促成了宗白华通过对儒家道德与礼法的重释将"五四"缝合进"抗战"的努力,而深藏其后的乃以德国作为方法的文艺复兴取径。这些思想意涵在新时期思想构造中的遗失,恰恰透露了"启蒙"对"救亡"的新的压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抗战时期
晋人的美
个性自觉
文艺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的写意表述与“替身”的个性觉醒
1
作者
杭洁
机构
西安翻译学院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基金
西安翻译学院科研团队(XFU18KYTDC01)资助项目
文摘
张艺谋的电影《影》呈现出中国传统的阴阳美学和写意特点,将道教的太极八卦与富有中国特色的虚实写意相结合,意在言外而韵味无穷。视觉呈现上,运用黑白灰等色调,在烟雨迷离的背景中呈现水墨丹青的绘画长卷。叙事上,电影将西方的"替身"内涵理论运用到权谋的征伐和人性的觉醒中,塑造了"影"和真身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的人物关系,呈现出阴阳两极的特性,最终以"影"和真身的角色互换诠释底层小人物个体意识的觉醒,引起人们对于战争、杀戮、个体命运的反思。
关键词
写意表述
阴阳美学
替身内涵
个性自觉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断裂处的魏晋想象——在抗战语境下重读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浪
机构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77,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抗战国统区左翼文学批评的思想谱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YBWX159]
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9CDJSK47PT29]阶段性成果
文摘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作为魏晋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其以"个性自觉"来阐发魏晋美学精神的思想进路,常可被追溯至"五四"时期,而这一理解其实又是新时期重写的结果,其中常被忽略的事实便是该文写作于抗战时期,故理应被放置回抗战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来解读。抗战时期清谈误国论复兴的思想氛围,不仅使得该文发表后招致了来自介子的批判,也促成了宗白华通过对儒家道德与礼法的重释将"五四"缝合进"抗战"的努力,而深藏其后的乃以德国作为方法的文艺复兴取径。这些思想意涵在新时期思想构造中的遗失,恰恰透露了"启蒙"对"救亡"的新的压抑。
关键词
宗白华
抗战时期
晋人的美
个性自觉
文艺复兴
Keywords
Zong Baihua
the period of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the beauty of the Jin people
consciousness of personality
Renaissance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B83-092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影》的写意表述与“替身”的个性觉醒
杭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历史断裂处的魏晋想象——在抗战语境下重读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金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