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德育过程中施教主体双重人格现象探究
- 1
-
-
作者
魏慧
-
机构
徐州教育学院政史系德育教研室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
文摘
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在德育过程中 ,施教主体 ,特别是其人格力量对受教者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多方影响 ,人格的形成也受到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 ,在德育过程所特有的内、外部作用的环境中 ,施教主体所显示的双重人格现象值得反思。本文力图从应然道德与实有道德、社会规范与客观必然性、追求道德与追求自由、道德环境与道德行业、道德原则与法律、品德结构的动态与静态六个方面来探究双重人格的成因。
-
关键词
德育过程
双重人格道德
环境
法律
个性品德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师生交往形式与教师的行为取向
- 2
-
-
作者
张正欣
-
机构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5-57,共3页
-
文摘
学校领域内的师生交往有两大基本类型 :一为课堂教学 ;二是以班主任等工作角色的教师与学生交往。本文讨论后种。笔者结合近年工作实践 ,试图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 ,对师生交往的几种形式、教师的行为取向与学生个性品德发展的关系 ,作一扫视和浅析。
-
关键词
教师
行为取向
交往形式
个性品德
学生
课堂教学
教育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谈职业道德内化
- 3
-
-
作者
王琪
-
出处
《理论学刊》
1988年第5期18-18,共1页
-
文摘
要使职业道德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实现职业道德的内化。所谓职业道德的内化,是指作为客体存在的职业道德原则、规范,被职业人员内心接受而成为自身需要,并升华为一种道德信念、职业良心。达到内化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人员的观念、一行为融为一体,形成特定的思维定势和个性品德。在职业活动中,以习惯的行为表现出来,并自动充当起指挥者、监督者和审判者的角色。
-
关键词
职业道德
职业人员
职业活动
职业行为
道德内化
发挥作用
职业道德原则
思维定势
个性品德
职业道德建设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