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统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和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技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振山
胡勇
+3 位作者
董伟鑫
孙肖阳
朱秉科
赖欧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1-968,共8页
目的:比较传统置钉技术与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技术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置钉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7年7月我科收治的寰枢椎不稳症患者56例(男33例,女23例),男性年龄56.8±8.9岁(36~71岁),女性年龄54.5±10.8...
目的:比较传统置钉技术与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技术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置钉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7年7月我科收治的寰枢椎不稳症患者56例(男33例,女23例),男性年龄56.8±8.9岁(36~71岁),女性年龄54.5±10.8岁(33~72岁),其中30例行传统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照组),26例行个性化定点-定向导向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组).寰椎和枢椎定点导板均有长条状扶手设计.术后3d复查CT评估寰椎和枢椎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并将螺钉位置分为4级:0级,螺钉完全位于骨性钉道内;1级,在横断面或矢状面上,螺钉直径穿破骨皮质≤50%;2级,在横断面或矢状面上,螺钉直径穿破骨皮质>50%;3级,螺钉直径完全穿破骨皮质.比较两组螺钉安全率(0级设为安全,1~3级设为存在风险)、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寰椎椎弓根螺钉对照组0级48枚、1级7枚、2级2枚、3级1枚,观察组0级49枚、1级2枚、2级1枚、3级0枚,各级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枢椎椎弓根螺钉对照组0级53枚、1级6枚、2级1枚、3级0枚,观察组0级48枚、1级2枚、2级0枚、3级0枚,各级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螺钉安全率对照组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19);平均手术时间对照组109.2±17.1min,观察组115.2±16.6min,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09);平均透视次数对照组12.50±1.95次,观察组6.85±2.44次,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001);平均术中出血对照组198.1±108.3ml,双导板组160.3±135.4ml,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216).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4~26个月(19.4±4.1个月),所有病例行寰枢椎后路术后均获得融合.结论:改良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比传统置钉技术更能有效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并提高临床手术置钉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导向模板
3D打印
寰枢椎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和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技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振山
胡勇
董伟鑫
孙肖阳
朱秉科
赖欧杰
机构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1-968,共8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基金(编号:LY18H060006)
文摘
目的:比较传统置钉技术与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技术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置钉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7年7月我科收治的寰枢椎不稳症患者56例(男33例,女23例),男性年龄56.8±8.9岁(36~71岁),女性年龄54.5±10.8岁(33~72岁),其中30例行传统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照组),26例行个性化定点-定向导向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组).寰椎和枢椎定点导板均有长条状扶手设计.术后3d复查CT评估寰椎和枢椎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并将螺钉位置分为4级:0级,螺钉完全位于骨性钉道内;1级,在横断面或矢状面上,螺钉直径穿破骨皮质≤50%;2级,在横断面或矢状面上,螺钉直径穿破骨皮质>50%;3级,螺钉直径完全穿破骨皮质.比较两组螺钉安全率(0级设为安全,1~3级设为存在风险)、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寰椎椎弓根螺钉对照组0级48枚、1级7枚、2级2枚、3级1枚,观察组0级49枚、1级2枚、2级1枚、3级0枚,各级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枢椎椎弓根螺钉对照组0级53枚、1级6枚、2级1枚、3级0枚,观察组0级48枚、1级2枚、2级0枚、3级0枚,各级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螺钉安全率对照组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19);平均手术时间对照组109.2±17.1min,观察组115.2±16.6min,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09);平均透视次数对照组12.50±1.95次,观察组6.85±2.44次,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001);平均术中出血对照组198.1±108.3ml,双导板组160.3±135.4ml,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216).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4~26个月(19.4±4.1个月),所有病例行寰枢椎后路术后均获得融合.结论:改良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比传统置钉技术更能有效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并提高临床手术置钉的准确性.
关键词
个性化导向模板
3D打印
寰枢椎
椎弓根螺钉
Keywords
Personalized
3D printing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s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统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和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技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袁振山
胡勇
董伟鑫
孙肖阳
朱秉科
赖欧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