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个性化创作呼唤私域哲学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朱鲁子
-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2,共5页
-
文摘
社会哲学研究表明 :哲学在新的时代将分化为以公共性的社会政治生活为对象的公域哲学和以个体性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对象的私域哲学。文学艺术的个性化创作呼唤私域哲学的创生并昭示了私域哲学的可能形态。类似于文学艺术的个性化创作的私域哲学 ,在我国哲学史上有着深远的渊源 ,它直接与先秦诸子哲学相通。私域哲学必将复活。私域哲学的复活一方面有可能彻底改变哲学在当下的不景气状况 ,另一方面又有可能切实地推动文学艺术创作真正地走向个性化和繁荣。
-
关键词
公域哲学
私域哲学
个性化创作
-
Keywords
public-arena philosophy
private-arena philosophy
the rebirth of private-arena philosophy
individualized creation
-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论现代陶艺家个性化创作意识的形成与培养
- 2
-
-
作者
彭刘赟
秦俊
-
机构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97,共3页
-
文摘
中国现代陶艺发展数十年来,陶艺家的个性化创作意识在不断演进。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陶艺家个人气质和媒介材料等是影响中国现代陶艺家个性化创作意识的主要因素。中国现代陶艺家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策略来培养个性化创作意识。
-
关键词
现代陶艺家
个性化创作意识
形成
培养
-
Keywords
Modern ceramist
Creative consciousness
Formation
Development
-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西部的现代性——论雪漠小说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陈晓明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6,共13页
-
文摘
90年代以后,统一的审美规范只能潜在地起作用,当代文学不得不以个性化的探寻为突破的动力。进入21世纪,作家们在寻求个性化创作方面剑走偏锋,更注重经验的异质性,开掘出属于自己的区域。尽管现在看上去文坛呈现为松散的结构,既没有中心,也没有方向,但却有个人异质性的经验在实实在在地发掘,在本土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
关键词
现代性
个性化创作
小说
西部
90年代
审美规范
当代文学
21世纪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先锋的上海与先锋的诗歌
- 4
-
-
作者
杨剑龙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76,共5页
-
文摘
20世纪的上海先锋诗歌同中国的先锋文学一样,经历了由显至隐、由隐至显的过程。20年代粗具规模;50年代受政治影响陷入沉寂;80年代又重现生机。80年代的上海先锋诗歌以平实的口语化语言描绘凡人凡事,运用反讽、象征、变形等技巧,抒写都市人的内心困惑、精神焦虑,在追求创新与个性化的理念中,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
-
关键词
先锋诗歌
20世纪80年代
上海都市人
20世纪先锋诗歌传统
个性化创作风格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魏晋文学批评视角的转移及其意义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永
-
机构
宁夏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9-32,共4页
-
文摘
魏晋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较之先秦 ,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把文学批评的重心由对文学功能的探讨转向对文学自身特有艺术特征的直观感悟与深层把握 ,并由此进入了对文学创作中情感问题、形象性问题以及风格问题的理性阐释及审美感悟。这种批评视角转移的最大特色在于摒弃了先秦及秦汉时代学者对文学带有明显功利与致用色彩的研究方法 ,从而进入了完全纯粹的艺术研究之中。
-
关键词
魏晋时期
文学批评
情感
形象性
文学风格
文学创作个性化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I06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