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学生个体语言经验的教学思考与探析
1
作者 周珏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5年第1期8-9,共2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强调的就是发展学生个体语言经验。个体语言经验是学生在真实而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借助梳理、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强调的就是发展学生个体语言经验。个体语言经验是学生在真实而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借助梳理、积累与运用形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实践 自由表达 积累语言 个体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关注个体差异 积累与运用 思考与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个体语言经验”在语言实践中的积累、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5,共6页
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在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形成个体语言经验的主要路径是语言实践。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经验,在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建构语言经验,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运用语言经验,在日常的表达... 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在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形成个体语言经验的主要路径是语言实践。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经验,在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建构语言经验,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运用语言经验,在日常的表达训练中内化语言经验。语言经验在丰富具体的实践中,从无意习得到有意建构,从单一经验到组块经验,从知识共性走向经验个性,如此,“个体语言经验”得以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语言经验 语言建构 语言运用 语言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素养发展:从“典型”走向“个体”——指向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的教学探讨
3
作者 吴勇 《江苏教育》 2024年第37期30-35,共6页
“个体语言经验”是一个人“带得走、搬得动”的语文素养。它经历习得“一般经验”、学得“典型经验”、练得“个体语言经验”的螺旋递进的发展阶梯。它的形成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独当之任,是对同类文本表达风格的探讨、对个体语言“偶... “个体语言经验”是一个人“带得走、搬得动”的语文素养。它经历习得“一般经验”、学得“典型经验”、练得“个体语言经验”的螺旋递进的发展阶梯。它的形成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独当之任,是对同类文本表达风格的探讨、对个体语言“偶发高光”的固着、对个体读写良性习惯的涵养的结果。它的发展以个体“情境内需”为动力、以梳理“经验程度”为基础、以变换“学习主题”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个体语言经验 语文素养 发展阶梯 常态作为 循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语言经验”: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落点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1-36,共6页
“个体语言经验”是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内在素养。考察“个体语言经验”的基本属性,从学理层面探究它,发现它,认识它,才能在语文课程实践层面培育它,构建它,发展它。探寻“个体语言经验”形成路径,建构适合“个体语言经验”... “个体语言经验”是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内在素养。考察“个体语言经验”的基本属性,从学理层面探究它,发现它,认识它,才能在语文课程实践层面培育它,构建它,发展它。探寻“个体语言经验”形成路径,建构适合“个体语言经验”形成与发展的教学,让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探究“个体语言经验”的素养担当,使其成为核心素养的学科立足点、教学承载点、发展呈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语言经验 基本属性 形成路径 素养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个体语言”与“课文语言”的接轨——《古井》教学例谈
5
作者 李永柏 《江苏教育》 2000年第2期30-30,共1页
语文教学的基点,应该是让学生通过大量范文的阅读,去感知语言,从而学会正确、艺术地使用语言。然而,这一教学目标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学生学习语言的求知目标不明,求知欲不强是原因之一。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个体语言 语文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情境”中发展学生“个体语言经验”
6
作者 吴勇 《江苏教育》 2022年第65期1-1,共1页
“个体语言经验”是交际情境中学生开展语用实践最直接、最接近言语操作的技术力量。就具体语文学科而言,所需要发展的核心素养,要落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处,其实就是每个学生可以日积月累的、不断涵养的、即时调用的“个体语言经验”。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交际情境 语文学科 个体语言 日积月累 语用实践 实处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生活情境”检视学生个体语言经验的生长
7
作者 徐俊 《江苏教育》 2022年第65期17-19,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构建了素养型语文课程目标体系。这决定着“生活情境”在语文课程中有重要的地位。遵循“生活情境”的贯通原则,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构建了素养型语文课程目标体系。这决定着“生活情境”在语文课程中有重要的地位。遵循“生活情境”的贯通原则,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则可以检视学生个体语言经验生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情境 学生个体语言经验 评价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个体语言经验,建构童话文体知识——《皇帝的新装》备课手记
8
作者 张占营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12期85-91,共7页
《皇帝的新装》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经典的童话作品,由19世纪丹麦的童话大师安徒生于1837年创作的。由于该童话故事极其“经典”,相信很多热爱读书的学生在小学阶段都阅读过,已能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那... 《皇帝的新装》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经典的童话作品,由19世纪丹麦的童话大师安徒生于1837年创作的。由于该童话故事极其“经典”,相信很多热爱读书的学生在小学阶段都阅读过,已能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那么,再指导学生读这篇课文,该学什么呢?如何让学生的学习体现增量?如何让学生的阅读由浅层走向深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帝的新装》 统编教材 童话故事 童话作品 个体语言 七年级上册 小学阶段 安徒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驳:搭建起个体语言与公共语言的桥梁
9
作者 王海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8期110-111,共2页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是"思辨性阅读与交流"...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是"思辨性阅读与交流",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其人文主题为"学习之道",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不少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事物本质 课内阅读 公共语言 人文主题 学习任务群 学习情境 个体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职业体验中发展儿童的个体语言经验
10
作者 朱尧 《江苏教育》 2025年第5期83-84,共2页
个体语言经验是“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朗读、会话、演讲、写作的外显技能和主动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习惯的内在品质的总和”[1],是获得于语言运用、服务于语言运用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了解国家通用语... 个体语言经验是“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朗读、会话、演讲、写作的外显技能和主动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习惯的内在品质的总和”[1],是获得于语言运用、服务于语言运用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2]5-6。可见,个体语言经验形成于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与积极建构,实践并发展于生活中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语言经验 职业体验 语言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言个体主义对信念之谜的探究
11
作者 郭立东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95-111,共17页
克里普克给出例子,试图表明有可能(i)一个理性的人认为自己的语言中一个专名有歧义,并且(ii)这个专名实际上没有歧义。因而这个人可能赞同一对表达矛盾命题的语句。使用去引号原则和矛盾从句原则,就可以将矛盾的信念归属给他,从而产生... 克里普克给出例子,试图表明有可能(i)一个理性的人认为自己的语言中一个专名有歧义,并且(ii)这个专名实际上没有歧义。因而这个人可能赞同一对表达矛盾命题的语句。使用去引号原则和矛盾从句原则,就可以将矛盾的信念归属给他,从而产生信念之谜。这种假设是基于常识性语言概念。而在语言个体主义看来,(i)和(ii)不能同时为真。运用个人语言中名称使用的同义性标准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克里普克的例子中,相信者和信念报告者的个人语言不同,因而去引号原则的使用不合法,信念之谜被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名 信念之谜 去引号原则 个人语言 语言个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身体到生命:个体有声语言二重性的美学解读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藻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1期7-13,共7页
具有集"说听一体"二重性特征的个体有声语言,怎样突破源于身体又迅疾返回身体的有限时空而获得无限的意义,就成了个体之于有声语言的身体美学困惑。为此,首先从声音的意象存在,探询有声语言二重性的发生原理;然后,针对身体的... 具有集"说听一体"二重性特征的个体有声语言,怎样突破源于身体又迅疾返回身体的有限时空而获得无限的意义,就成了个体之于有声语言的身体美学困惑。为此,首先从声音的意象存在,探询有声语言二重性的发生原理;然后,针对身体的意识现象,回顾了有声语言双向性的进化功能;最后围绕生命的意义彰显,思考了有声语言多样性的人文价值。从声音到身体再到生命,讨论它的二重性存在的意义,与其说是要解答个体之于有声语言的身体美学困惑,不如说是要为有声语言之于个体的存在价值、传播效能和现实意义来一次生命美学的解惑,即从生命活动的审美实践层面来考察个体有声语言,它的时间性支撑听觉意象的愉悦感受,它的空间性揭示身体意识的自由状态,它的时空性创造生命意义的澄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有声语言 二重性 身体美学 生命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言幽默的语义要素解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红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12期83-85,共3页
幽默是一种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语言及社会文化现象。语义中的词汇意义在言语交际以及言语幽默的形成和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幽默实质上反映了语言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语言之间的相互磨合,即个体。语言与社会语言的相互适应过程,... 幽默是一种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语言及社会文化现象。语义中的词汇意义在言语交际以及言语幽默的形成和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幽默实质上反映了语言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语言之间的相互磨合,即个体。语言与社会语言的相互适应过程,语义表达和理解的矛盾是幽默存在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语言幽默 语义个体语言 社会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生物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圣多明哥举行
14
作者 王强 《语言科学》 2007年第5期43-43,共1页
2007年2月23日至25日,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圣多明哥召开了题为“生物语言学研究”(BiolinguisticsInvestiga—tions)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聚集国际知名生物学家、神经科学家、认知科学家和语言学家,共同从生物语... 2007年2月23日至25日,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圣多明哥召开了题为“生物语言学研究”(BiolinguisticsInvestiga—tions)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聚集国际知名生物学家、神经科学家、认知科学家和语言学家,共同从生物语言学的角度讨论语言官能的性质,深入研究Chomsky(2005)提出的关于个体语言成长的三个要素,即遗传天赋、经验及独立于语言(或有机体)的高效运算原则,尤其是第三个要素。与会专家围绕决定和限制可能可以获得的语言的结构性约束(即语言变异和进化)、语言与语言成长(即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独立于语言的原则、高效运算在满足接口条件中的作用以及独立于语言的原则如何在接口条件中体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来自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荷兰、巴西、德国、印度等国约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分组讨论。共约300名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研究 国际研讨会 生物学家 国际学术研讨会 多米尼加共和国 专家学者 语言学家 个体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笔深处见匠心——谈互文创作戏拟之技法
15
作者 范司永 《写作》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戏拟是一种滑稽性的模仿,即将既成的、传统的东西打碎加以重新组合并赋之以新的内涵。戏拟主要是指作者吸收模仿、借用前人文本的文体艺术风格以期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在互文创作中,戏拟表征为作者戏拟别人的语言风格,或戏拟他人文... 戏拟是一种滑稽性的模仿,即将既成的、传统的东西打碎加以重新组合并赋之以新的内涵。戏拟主要是指作者吸收模仿、借用前人文本的文体艺术风格以期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在互文创作中,戏拟表征为作者戏拟别人的语言风格,或戏拟他人文本中典型的社会语言或个体语言,戏拟其观察、思考和言谈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拟 创作 互文 技法 艺术风格 艺术效果 语言风格 个体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语文”应为“言语”的质疑
16
作者 杨泉良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第1期6-6,共1页
朱绍禹主编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142页第1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中,对语文和语言的关系的解释是:“语文的本意是指口语和书面语,用语言学术语来指称应为‘言语’,即社会... 朱绍禹主编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142页第1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中,对语文和语言的关系的解释是:“语文的本意是指口语和书面语,用语言学术语来指称应为‘言语’,即社会成员个体对语言的运用及其成果。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它对个体的言语行为起着规范作用。”按照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就形成这样一个结果:“语文”等于“言语”,等于“个体对语言的运用及其结果。”语言制约规范个体语言等于语言制约规范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言语” 语言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个体语言 语言学术语 言语训练 社会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创意写作教学的“无界”与“有界”——基于统编教材的“创意写作”认知与实践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雄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1-34,53,共5页
写作是表达的重要方式。义教新课标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提出了“创意表达”这一概念,与之相应,创意写作成为一种必然的教学存在。从创意写作的表现手法、语境功能、思维走向、写作过程来看,它的内涵是开放的,是无界的;从它... 写作是表达的重要方式。义教新课标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提出了“创意表达”这一概念,与之相应,创意写作成为一种必然的教学存在。从创意写作的表现手法、语境功能、思维走向、写作过程来看,它的内涵是开放的,是无界的;从它的建构基础、开发动力、语言倾向、实施向度看,小学创意写作是需要规定的,是有界的。教师应在“无界”中明晰“有界”,促使创意写作成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转向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内涵特征 建构逻辑 个体语言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学习任务群中的“情境”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明霞 《江苏教育》 2022年第65期20-22,25,共4页
不同于以往引导学生进入预备学习状态的导入式情境,写作学习任务群中的情境是将问题、任务、活动与评价融会贯通。教学时,当以真实的情境问题与富有挑战的情境任务统摄并推动彼此关联而又拾级而上的情境活动,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导向与激... 不同于以往引导学生进入预备学习状态的导入式情境,写作学习任务群中的情境是将问题、任务、活动与评价融会贯通。教学时,当以真实的情境问题与富有挑战的情境任务统摄并推动彼此关联而又拾级而上的情境活动,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让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在其中自觉自然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融合 写作学习任务群 学生个体语言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音
19
作者 倪思春 《江苏教育》 2022年第73期2-2,共1页
研读《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22年9月刊专题“‘长’在情境中的‘个体语言经验’”后,笔者进行了思考。吴勇老师和他的团队对个体语言经验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就个体语言经验的培养进行了实践探索,这给了一线教师明确的专业指引。笔者对... 研读《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22年9月刊专题“‘长’在情境中的‘个体语言经验’”后,笔者进行了思考。吴勇老师和他的团队对个体语言经验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就个体语言经验的培养进行了实践探索,这给了一线教师明确的专业指引。笔者对“个体语言经验是学生主观语感与客观语理的同构,是学生感性体验与理性规律在语言实践中的统整”这一观点深有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学 一线教师 语言实践 感性体验 实践探索 个体语言 统整 深有同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境”的识字教学
20
作者 邱中豪 《江苏教育》 2022年第65期12-13,16,共3页
识字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段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应淡化机械记忆,通过真实情境把识字内容与儿童生活联结起来,从学生经验出发,创设真实情境下的语言实践活动场域。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经验,逐步建构起自己的语言体系。
关键词 真实情境 识字教学 个体语言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