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现实的社会结构探析社会治安日趋严重的深层原因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国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前,我国正面临刑事犯罪的又一次大高峰.犯罪作为宏观社会现象,是影响社会治安问题的最主要因素.“犯罪大高峰”现象则是我国当前社会治安问题日趋严重的突出表现.我国刑事犯罪为什么会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大高峰”现象?新时期社...
目前,我国正面临刑事犯罪的又一次大高峰.犯罪作为宏观社会现象,是影响社会治安问题的最主要因素.“犯罪大高峰”现象则是我国当前社会治安问题日趋严重的突出表现.我国刑事犯罪为什么会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大高峰”现象?新时期社会治安问题日趋严重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犯罪时曾指出:“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代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从说明一个特定历史情况(即阶级对抗社会中的犯罪就其性质而言无不带有阶级印记)出发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命题——犯罪和现行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现实的实际社会存在,它既包含控制犯罪的条件,也包含促成犯罪的条件.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犯罪产生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观点,结合我国现实的实际社会存在,笔者认为,在我国现存的生产方式结构、思想意识结构、个体心理结构、社会控制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产生或促成犯罪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控制
社会治安问题
社会
结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商品经济
刑事犯罪
社会控制
需要
结构
个体心理结构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息教育测量学初探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本陆
《理论学刊》
1988年第4期37-39,共3页
教育测量学界一般认为,是由桑代克、麦柯尔两人提出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必有数量”,“有数量的东西都可被测量”这两个命题奠定了教育测量学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两个命题只是抽象地静态地肯定了事物的质的同一性与量的差异性的存在,...
教育测量学界一般认为,是由桑代克、麦柯尔两人提出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必有数量”,“有数量的东西都可被测量”这两个命题奠定了教育测量学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两个命题只是抽象地静态地肯定了事物的质的同一性与量的差异性的存在,尚不足以构成整个教育测量学的理论基石。本文试图运用全息理论对此作一些新的探索。全息是近年来兴起的全息理论所提示出的一种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基础
基本前提
差异性
教育测量学
个体心理结构
普遍存在
全息现象
受教育
世界观
间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现实的社会结构探析社会治安日趋严重的深层原因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国权
机构
上海第一警校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76-80,共5页
文摘
目前,我国正面临刑事犯罪的又一次大高峰.犯罪作为宏观社会现象,是影响社会治安问题的最主要因素.“犯罪大高峰”现象则是我国当前社会治安问题日趋严重的突出表现.我国刑事犯罪为什么会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大高峰”现象?新时期社会治安问题日趋严重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犯罪时曾指出:“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代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从说明一个特定历史情况(即阶级对抗社会中的犯罪就其性质而言无不带有阶级印记)出发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命题——犯罪和现行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现实的实际社会存在,它既包含控制犯罪的条件,也包含促成犯罪的条件.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犯罪产生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观点,结合我国现实的实际社会存在,笔者认为,在我国现存的生产方式结构、思想意识结构、个体心理结构、社会控制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产生或促成犯罪的原因.
关键词
犯罪控制
社会治安问题
社会
结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商品经济
刑事犯罪
社会控制
需要
结构
个体心理结构
探析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息教育测量学初探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本陆
出处
《理论学刊》
1988年第4期37-39,共3页
文摘
教育测量学界一般认为,是由桑代克、麦柯尔两人提出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必有数量”,“有数量的东西都可被测量”这两个命题奠定了教育测量学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两个命题只是抽象地静态地肯定了事物的质的同一性与量的差异性的存在,尚不足以构成整个教育测量学的理论基石。本文试图运用全息理论对此作一些新的探索。全息是近年来兴起的全息理论所提示出的一种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
关键词
理论基础
基本前提
差异性
教育测量学
个体心理结构
普遍存在
全息现象
受教育
世界观
间接性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现实的社会结构探析社会治安日趋严重的深层原因
韩国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息教育测量学初探
王本陆
《理论学刊》
198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