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管理的思考
1
作者 柯愈灿 吴风鑫 《金融与经济》 1994年第10期45-46,共2页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体,担负着解决农民,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和其它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困难,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重任。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瑞昌市人民...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体,担负着解决农民,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和其它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困难,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重任。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瑞昌市人民银行组织对八个农村信用社九三年第四季度贷款收息和九四年一至四月放贷利率执行情况专题稽核表明,瑞昌市农村信用社,基本上能按照国家的利率政策规定发放贷款,为稳定农业,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然而也发现不少引入深思的问题: 1、贷款利率远远高于人民银行规定的最高限额 经检查发现农村信用社在农业生产贷款收息时,有相当一部分超过最高上浮标准,有按15‰、15.6‰、16.2‰、18‰少数达到21‰;乡镇企业贷款利率,普遍按18‰收取贷款利息;将个体工商户,运输业贷款与高档消费,买房贷款纳入1233一种贷款科目,最低按18‰收取贷款利息,最高按24‰收取贷款利息。远远超过江西省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上浮现定。九四年新发放的贷款,除农业生产贷款月利率基本上按14.6‰执行外,个体工商户贷款利率继续偏高。21‰、24‰利率档次所占比重增大。 2、以季度期限放贷,按年利率收息。国家确定利率政策时,规定了短期贷款利率低于年度贷款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贷款利率 发放贷款 个体工商户贷款 人民银行 生产贷款 预收利息 贷款利息 农村经济 农村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以厂长私人之名发放企业贷款的危害性
2
作者 吴淑华 刘振林 《金融与经济》 1998年第10期39-39,共1页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避信贷风险,有些金融机构在发放企业贷款时采取了以厂长私人之名发放的做法。从表面上看来,这种把企业债务落实到个人身上的做法似乎有利于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但从其自身以及取得的效果来分析...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避信贷风险,有些金融机构在发放企业贷款时采取了以厂长私人之名发放的做法。从表面上看来,这种把企业债务落实到个人身上的做法似乎有利于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但从其自身以及取得的效果来分析,不难发现这种的做法并不可取,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贷款 信贷风险 贷款 经济犯罪案件 信贷资产质量 信贷资产流失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国有企业改革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 个体工商户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财政所不能为贷款作担保
3
作者 李善久 《财会通讯(上)》 1998年第6期49-49,共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担保人。但我们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乡镇财政所为乡镇企业甚至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担保的事时有发生。如有一乡镇财政所因担保失误,被停止使用银行帐户,不得不违规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另立临时帐...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担保人。但我们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乡镇财政所为乡镇企业甚至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担保的事时有发生。如有一乡镇财政所因担保失误,被停止使用银行帐户,不得不违规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另立临时帐户,造成财政资金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财政 财政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农村合作基金会 贷款担保 提供担保 乡镇企业 银行贷款 临时帐户 个体工商户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信用社脱钩后基层农行的对策
4
作者 吴昌南 韦正委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S1期83-84,共2页
全国金融工作明确指出:从1996年起,用两年左右时间分期分批地完成农村信用社的脱钩工作。行社脱钩后,对基层(县级)农行的资金、计划、利率以及经营效益等方面将带来哪些影响和问题?农行应如何调整经营策略,适应新的竞争和挑战?本文拟作... 全国金融工作明确指出:从1996年起,用两年左右时间分期分批地完成农村信用社的脱钩工作。行社脱钩后,对基层(县级)农行的资金、计划、利率以及经营效益等方面将带来哪些影响和问题?农行应如何调整经营策略,适应新的竞争和挑战?本文拟作浅显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基层农行 农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个体工商户贷款 管理体制 人民银行 经营效益 转存款 经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