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市场语境中集体与个体价值存在的二维分析与建构 |
吕林
徐椿梁
黄明理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2
|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观的变迁——基于个体价值秩序的视角 |
张永芝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3
|
“草蛇灰线”与“避重就轻”--析《百合花》的叙事逻辑及教育意义 |
韩再彬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4
|
关于“个体道德价值”的两个问题 |
阮纪正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
5
|
传统文化与价值关怀──在存在论上与鲁迅对话 |
董尚文
张必东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
6
|
“本体性否定”的价值悖论──与吴炫先生商榷 |
张江南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2000 |
0 |
|
|
7
|
个体和群体 |
吕祖荫
|
《党校教学》
|
1989 |
0 |
|
|
8
|
中国文化是否存在危机感?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8 |
0 |
|
|
9
|
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工作初探 |
吴绍玫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0
|
唐宋词审美理性的表现特征 |
孙立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2 |
0 |
|
|
11
|
试论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
傅立新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