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个体化方案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伟 孙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腰椎牵引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个体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RRM1和TUBB3指导个体化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柯红 崔洁 +4 位作者 王小松 聂成钢 王雪梅 罗备 涂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 group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i-bonucleotide reduc tase,RRM1)、3型β微管蛋白(tubulin beta-3,TUBB3)指导化疗药物个休化选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m...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 group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i-bonucleotide reduc tase,RRM1)、3型β微管蛋白(tubulin beta-3,TUBB3)指导化疗药物个休化选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晚期NSCLC患者,按病理组织充足与否分个体化化疗治疗组(A组)及对照组(B组)。A组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测定ERCC1、RRM1及TUBB3的mRNA水平,并根据测定结果确定化疗方案,B组则使用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为63.2%,明显高于B组(P<0.05);A组、B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9%和50.0%(P<0.05);A组中吉西他滨+顺铂患者的有效率高于B组相同方案化疗者;2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2组改善率无显著差别(P>0.05);2组不良反应无差异且均易耐受。结论: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测定ERCC1、RRM1及TUBB3的mRNA水平用于指导晚期NSCLC个体化化疗方案,能显著提高化疗有效率;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在分子标志物指导策略下运用效果更明显,但仍需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 3型β微管蛋白 个体化方案 分支DNA-液相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耐多药肺结核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学锐 高微微 +2 位作者 卜建玲 戈启平 马玙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 观察与分析 6 9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根据耐药情况将病人分为 3组 ,HR耐药组 (Ⅰ组 )、HR + 1药耐药组 (Ⅱ组 )和≥HR + 2药耐药组 (Ⅲ组 )制定个体化方案 ,观察痰菌阴转率及胸部X线好转率。结果  3... 目的 观察与分析 6 9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根据耐药情况将病人分为 3组 ,HR耐药组 (Ⅰ组 )、HR + 1药耐药组 (Ⅱ组 )和≥HR + 2药耐药组 (Ⅲ组 )制定个体化方案 ,观察痰菌阴转率及胸部X线好转率。结果  3组 6、12及 2 4月的痰菌阴转率及胸部X线好转率各为Ⅰ组 :76 .5 % ,94 .1% ,94 .1% ,94 .1% ;Ⅱ组 :6 0 .0 % ,6 5 .0 % ,70 .0 % ,80 .0 % ;Ⅲ组 :4 6 .9% ,5 0 .0 % ,4 6 .9% ,5 6 .3%。Ⅰ组、Ⅲ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P <0 .0 1)而与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个体化方案治疗失败与耐多种药物、肺部不可逆性病变及病变广泛有关。根据药敏结果及早建立个体化的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对M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方案 耐多药肺结核 痰菌阴转率 胸部X线 药组 病人 目的观 结论 显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胃镜的个体化诊断在幽门螺杆菌根除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灵云 宋志强 +2 位作者 周丽雅 张建中 丁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胃镜的个体化根除治疗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和复治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2013年3月~2014年6月于我院行胃镜检查并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胃镜下取胃黏膜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菌株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和... 目的:探讨基于胃镜的个体化根除治疗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和复治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2013年3月~2014年6月于我院行胃镜检查并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胃镜下取胃黏膜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菌株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和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 C19基因型检测。根据克拉霉素是否敏感选用克拉霉素或替硝唑,基因型为快、慢及中间代谢型分别选用雷贝拉唑或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组成三联方案,疗程10天,治疗结束后4~12周复查尿素呼气试验,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被成功根除。结果共318例初治和62例复治患者幽门螺杆菌培养成功,接受个体化治疗,培养成功率分别为90.9%(318/350)和91.2%(62/68),纳入意向性分析;最终298例初治和59例复治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纳入遵循方案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及复治患者的根除率,意向性分析分别为88.7%(95%可信区间为85.2%~92.1%)和75.8%(65.1%~86.5%),遵循方案分析分别为93.3%(89.9%~96.0%)和79.7%(69.7%~89.7%)。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0%(70/318)和33.9%(21/62),依从性分别为94.3%(300/318)和95.2%(59/62)。结论基于胃镜的个体化治疗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患者中根除率较为理想,而在复治患者中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根除率 个体化方案 抗生素耐药 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痛风(2024-03-14) 被引量:16
5
作者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温成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3-1229,共7页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痛风(以下简称“本指南”)是依据现有的研究证据、特定方法制定的声明性文件,不是医疗行为的标准或规范。临床医师可参考本指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痛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代谢性风湿疾病...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痛风(以下简称“本指南”)是依据现有的研究证据、特定方法制定的声明性文件,不是医疗行为的标准或规范。临床医师可参考本指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痛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代谢性风湿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致残率。现行国际临床实践指南从痛风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医疗行为 临床医师 个体化治疗方案 痛风 全球范围 研究证据 风湿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远程家庭康复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栾天明 吴文竹 +3 位作者 范艳萍 张鹏 赵彦博 王永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49-952,962,共5页
目的:探究远程家庭康复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出院的痉挛型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成常规家庭康复组(对照组)和远程家庭康复组(观察组),每组20例。常规家庭康复组患儿按照康复治疗团队制定的家庭康复... 目的:探究远程家庭康复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出院的痉挛型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成常规家庭康复组(对照组)和远程家庭康复组(观察组),每组20例。常规家庭康复组患儿按照康复治疗团队制定的家庭康复方案,接受家庭康复训练;远程家庭康复组患儿按照康复治疗团队制定的个体化远程家庭康复方案,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定期通过视频随访问诊及指导,在家属帮助下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2组患儿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odified Ashworth muscular tension assessment scale,MAS)以及踝关节关节活动度测量(range of motion,ROM)予以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BBS、MAS以及踝关节RO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为期12周的康复训练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肌张力明显降低(P<0.05);远程家庭康复组患儿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踝关节关节活动度、肌张力改善效果优于常规家庭康复组(P<0.05)。结论:远程家庭康复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运动功能 家庭康复 个体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听力评估指南 被引量:7
7
作者 商莹莹 王素菊 倪道凤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2-449,共8页
美国听力学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支持对婴幼儿各种类型听力损失进行早期诊断、评估和干预,以使其对言语、语言、教育和社会/心理发育的影响降至最低。这些临床实践指南描述了儿童听觉功能评估中被推荐的方法。对... 美国听力学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支持对婴幼儿各种类型听力损失进行早期诊断、评估和干预,以使其对言语、语言、教育和社会/心理发育的影响降至最低。这些临床实践指南描述了儿童听觉功能评估中被推荐的方法。对每个儿童而言,最适合的方法是根据他或她的发育和/或实足年龄及其他相关因素而制定的个体化方案,因此,该人群所需要的检查方法是多样化的,为每位儿童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是听力师的执业范围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听力评估 婴幼儿 美国听力学会 心理发育 个体化方案 早期诊断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前倾角矫正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7
8
作者 唐学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7-11,共5页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儿童常见的骨骼发育性疾病。其治疗需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程度的病理特点,采取个体化方案。在切开复位涉及股骨截骨治疗的方案中,股骨颈前倾角是否矫正及如何矫正,是...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儿童常见的骨骼发育性疾病。其治疗需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程度的病理特点,采取个体化方案。在切开复位涉及股骨截骨治疗的方案中,股骨颈前倾角是否矫正及如何矫正,是每一位儿童骨科医生进行此类手术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DDH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增大是其特征性病变之一,也有部分患儿可能前倾角并未增大,甚至出现减小或后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股骨颈前倾角 矫正 个体化方案 病理特点 病情程度 股骨截骨 切开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精准医学发展及其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9
作者 王维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基因组学为基础、个性化治疗为目标的临床决策体系。 即根据病人特征,在整合病人遗传、分子或细胞学信息的基础上,对疾病诊治进行个体化的制定,包括基 因筛查:(测序)、建立数据库(建库...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基因组学为基础、个性化治疗为目标的临床决策体系。 即根据病人特征,在整合病人遗传、分子或细胞学信息的基础上,对疾病诊治进行个体化的制定,包括基 因筛查:(测序)、建立数据库(建库)、云计算分析(分析)、制定个体化方案(方案)等步骤,最终实现“在正确的时机将正确的治疗施予适合的个体”(delivering the right treatment at right time to the right person)。一、 精准医学的起源与发展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2016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表示,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精准医学研究列入2016年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优先项目,成为“十三五”国家战略计划的重要部分。此前,2015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宣布,到2030年前精准医疗领域将投入600亿元。同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专家们预测,精准医疗将改变现有的诊断与治疗模式,为医学发展带来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发展 小儿外科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个性化治疗 基因测序技术 个体化方案 医疗领域 专家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18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育华 纪春梅 +1 位作者 李艳香 冯福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糖尿病易合并肺结核,临床比较常见,且互有不利影响。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逐年增多,且疗效差、耐药率高、预后较差,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18例,现对其临床特点、个体... 糖尿病易合并肺结核,临床比较常见,且互有不利影响。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逐年增多,且疗效差、耐药率高、预后较差,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18例,现对其临床特点、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等做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治疗效果 临床特点 个体化治疗方案 肺结核患者 临床比较 临床治疗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RCC1表达的转化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少华 姜丽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8-432,共5页
肺癌分子标志物研究是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 肺癌分子标志物研究是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1, ERCC1)是重要的肺癌分子标志物,NSCLC的ERCC1表达的转化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ERCC1表达转化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据此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促进ERCC1早日向临床转化、指导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RCC1 转化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NSCLC 个体化治疗方案 分子标志物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财两空”:由何而来?向何而去?——关于晚期肿瘤治疗不良医疗行为的伦理学笔谈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瑞平 张新庆 +6 位作者 蔡昱 边林 王云岭 朱俊红 杨国利 曾迎春 张桂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12期1530-1535,共6页
0引子2021年4月18日,自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的知乎用户“张煜医生”连发两条动态,指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的治疗不应该人财两空,治疗效果本来应该比目前更好并且花费更少。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件在社会各界引发巨大反响。... 0引子2021年4月18日,自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的知乎用户“张煜医生”连发两条动态,指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的治疗不应该人财两空,治疗效果本来应该比目前更好并且花费更少。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件在社会各界引发巨大反响。4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了“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医生反映肿瘤治疗黑幕”时表示,专家和同行的评议认为,该事件中反映的青海患者治疗过程基本上都符合规范。张煜医生则认为,有的所谓“个体化治疗方案”,与治疗原则相悖,就是为了获得最高收入,随便制定方案[1]。5月下旬,上海市卫健委作出了“陆巍卫生健康行政处罚案”的处罚决定,对陆巍处以暂停执业6个月与警告处罚,罚款人民币3万元整。8月30日,陆巍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路为医”发文《一路为医,为医不易,且行且坚守》。他在文中表示:迫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一直没有能出面作回应。这使得公众无法全面了解事情的背景、经过和真相。但我始终相信,真相也许会暂时缺席,但是终将浮现。如果不是在过去,不是在现在,也许就是将来的某一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医生 北医三院 晚期肿瘤 医疗行为 微信公众号 肿瘤治疗 个体化治疗方案 人财两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郑镇木 罗湛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治疗仍是首选,但Dukes,A,B期患者尽管进行了根治术,仍有约30%患者癌肿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而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治疗仍是首选,但Dukes,A,B期患者尽管进行了根治术,仍有约30%患者癌肿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而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也是结直肠癌分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淋巴结转移患者通常预后较差,并需要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是否在早期就能获得淋巴结转移的确切信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肿瘤分期、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以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前哨淋巴结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个体化治疗方案 淋巴结转移 预后判断 远处转移 DUK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相关性疼痛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33
1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4 位作者 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邹慧超 王昆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1-886,共6页
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chronic cancer-related pain,CCRP)定义为由癌症原发或转移,或癌症治疗所引起的疼痛(以下简称癌痛)。不同癌症病人、癌症的不同阶段,其疼痛... 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chronic cancer-related pain,CCRP)定义为由癌症原发或转移,或癌症治疗所引起的疼痛(以下简称癌痛)。不同癌症病人、癌症的不同阶段,其疼痛的病因、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疼痛评估是治疗癌痛的首要环节,准确全面的疼痛评估对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癌症治疗 个体化治疗方案 中国专家共识 癌痛 国际疼痛学会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汉族人群MTHFR(677C>T)等基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红昌 崔智真 +3 位作者 惠红岩 郗玉玲 平贯芳 邓智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751-1755,共5页
目的:调查豫北地区患有肿瘤的汉族人群中MTHFR(677C>T)、GSTP1(313A>G)、XRCC1(1196T>C)、DPYD*2A(476002G>A)、DPYD*13(1679T>G)、DPYD(2846T>A)、UGT1A1*6(211G>A)及UGT1A1*28(TA6/7)8个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 目的:调查豫北地区患有肿瘤的汉族人群中MTHFR(677C>T)、GSTP1(313A>G)、XRCC1(1196T>C)、DPYD*2A(476002G>A)、DPYD*13(1679T>G)、DPYD(2846T>A)、UGT1A1*6(211G>A)及UGT1A1*28(TA6/7)8个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患者MTHFR(677C>T)等8个基因,统计基因分布频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MTHFR(677C>T)、GSTP1(313A>G)、XRCC1(1196T>C)、DPYD*2A(476002G>A)、DPYD*13(1679T>G)、DPYD(2846T>A)、UGT1A1*6(211G>A)及UGT1A1*28(TA6/7)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分别为68.10%、22.33%、70.11%、0.17%、0.18%、0.17%、27.39%、6.52%。除UGT1A1*6(G>A)之外的基因型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结论:豫北地区患有肿瘤的汉族人群中MTHFR(677C>T)等8个基因存在多态性,建议患者在使用肿瘤治疗药物时应监测基因,并根据监测结果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677C>T) 甲氨蝶呤 基因监测 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晓南主任医师团队和牛田野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为直肠癌放化疗敏感性预测提供新方法
16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0-460,共1页
2016年9月2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孙晓南主任医师团队和转化医学研究院牛田野教授团队在《临床肿瘤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题为“Rect Mcancer:assessment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outcome based o... 2016年9月2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孙晓南主任医师团队和转化医学研究院牛田野教授团队在《临床肿瘤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题为“Rect Mcancer:assessment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outcome based on radiomics of multiparametric MRI”的研究论文(http://clineancerres.aacrjoumals.org/eontent/early/2016/09/23/1078-0432.CCR-15-2997)。研究探讨了运用直肠多参数磁共振放射组学特征参数早期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病理缓解程度的价值,旨在优化局部晚期直肠癌综合治疗模式,指导分层放化疗敏感患者并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让更多直肠癌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直肠癌 化疗敏感性 早期预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师团 主任 个体化治疗方案 直肠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建民教授团队研究项目荣获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17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74,共1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建民教授领衔的神经内外科脑血管团队研究项目《脑卒中的病理机制及诊治策略研究》荣获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br〉 脑卒中已是当今我国第一位死因。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200~250万,发病率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建民教授领衔的神经内外科脑血管团队研究项目《脑卒中的病理机制及诊治策略研究》荣获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br〉 脑卒中已是当今我国第一位死因。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200~250万,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之中,造成的直接经济费用高达400多亿元,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因为脑卒中病理机制不甚明了,影像学评估手段有限,内外科治疗均不够规范,因此脑卒中的疗效欠佳。张建民教授团队探索炎症、凋亡及自噬等在脑卒中后病理损伤中的作用,以寻找“内”、“外”源性神经保护方法;制定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缺血急性溶栓的规范化诊治流程及基于影像学的脑出血个体化微创治疗等方法,以期提高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他们结合病理机制和临床诊治进行相关研究,取得以下结果:①探索脑卒中后“内源性”神经保护新机制。在国际上率先阐明炎症小体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提示先天性免疫是干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新靶点;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自噬反应能够抑制神经元凋亡;率先利用新型影像序列研究颅内微出血,证实多发微出血是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内在机制之一。②研究“外源性”神经保护药物,为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在国际上首次阐明P2 X7受体阻断剂能够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外ATP引发的凋亡;揭示氢气通过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可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和细胞凋亡;率先仅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脑缺血,其机制为增加梗死区域葡萄糖利用。③制定并完善了脑卒中规范化诊治流程、微创及个体化治疗方案。在国内率先推出并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规范化诊治流程,由经过资质审核的医生开展脑血管介入工作,保证了治疗质量;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个体化微创治疗;制定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溶栓和取栓治疗的规范化诊治流程,首创时间追踪模式,增加溶栓比例,持续缩短入院至溶栓时间,推动溶栓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科技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蛛网膜下腔出血 张建 个体化治疗方案 神经保护药物 影像学评估 内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