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rScO_(2)和Pcv-aCO_(2)为主要目标的循环管理策略对紫绀型先心病患儿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影 刘永哲 +3 位作者 陈艺舟 吴伟 洪小杨 高明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9-716,共8页
目的探讨以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为主要目标的循环管理策略对紫绀型先心病(CCHD)患儿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于体外循环(CPB)下接受... 目的探讨以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为主要目标的循环管理策略对紫绀型先心病(CCHD)患儿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于体外循环(CPB)下接受心脏手术的72例0~1岁CCH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与干预组(n=36)。对照组实施传统循环管理策略,干预组实施以rScO_(2)和Pcv-aCO_(2)为主要目标的个体化循环管理策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气管插管开放动静脉后(T_(1))、升主动脉夹闭后5 min(T_(2))、升主动脉开放后5 min(T_(3))、超滤结束(T_(4))、CPB结束后3 h(T_(5))、CPB结束后8 h(T_(6))、CPB结束后24 h(T_(7))的平均动脉压(MAP)、咽温(T)、血红蛋白(Hb)、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rScO_(2)、Pcv-aCO_(2)、动脉血乳酸(Lac)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CPB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急性肾损伤(AKI)、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儿T_(1)-T_(7)时MAP、T、Hb、S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儿PaCO_(2)在T_(2)、T_(3)、T_(6)、T_(7)时明显增高,rScO_(2)在T_(3)-T_(6)时明显增高(P<0.05),Pcv-aCO_(2)在T_(1)-T_(7)时明显降低(P<0.05),Lac水平在T_(3)、T_(5)时明显降低(P<0.05),ScvO_(2)在T_(2)、T_(3)时明显降低(P<0.05)。两组CPB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67±1.50)d vs.(7.28±2.11)d,P<0.05;(14.67±3.41)d vs.(19.00±2.63)d,P<0.05],术后AK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0%(9/36)vs.50.0%(18/36),P<0.05]。结论围手术期以rScO_(2)和Pcv-aCO_(2)为主要目标的个体化循环管理策略对CCHD患儿的近期预后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传统循环管理策略 个体化循环管理策略 体外循环 近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