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三国演义》刘备形象的多义歧读 被引量:4
1
作者 彭知辉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3期61-64,共4页
本文分析了存在于《三国演义》刘备形象的多义歧读问题。由史官、民众、文人三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塑造了“枭雄”、“好皇帝”(草莽英雄)、“圣君英主”三个不同的刘备形象。三种文化心态交流共存于《三国演义》,是刘备形象歧读的内在... 本文分析了存在于《三国演义》刘备形象的多义歧读问题。由史官、民众、文人三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塑造了“枭雄”、“好皇帝”(草莽英雄)、“圣君英主”三个不同的刘备形象。三种文化心态交流共存于《三国演义》,是刘备形象歧读的内在原因。由此而导致的刘备形象的多元构成及对罗贯中个体创作能动性的制约.是刘备形象歧读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歧读 心态交混 多元构成 个体创作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