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患子幼龄林个体分化与生物量特征——无患子优良单株选择技术初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沈琼桃
黄云鹏
+2 位作者
范繁荣
吴承祯
黄贤松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4期225-229,共5页
无患子幼龄林林分存在显著的个体分化,变异程度表现为:冠幅>地茎>株高>枝条,且各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植株总生物量构成为:根生物量占26.00%、茎生物量占68.32%、叶生物量占5.67%;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无患子植株总生物...
无患子幼龄林林分存在显著的个体分化,变异程度表现为:冠幅>地茎>株高>枝条,且各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植株总生物量构成为:根生物量占26.00%、茎生物量占68.32%、叶生物量占5.67%;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无患子植株总生物量与地径、株高、冠幅的回归模型为:y=612.2606+91.6329x1-72.88x2-87.1238x3,相关系数r=0.9825,说明以无患子的地径、株高以及冠幅为选择因子开展个体生物量评价,可以实现以总生物量为最终目标的评价与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个体分化
生物量
优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分年龄、造林密度和林分自然稀疏对杉木人工林个体大小分化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28
2
作者
杨桂娟
胡海帆
+2 位作者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6-136,共11页
【目的】研究林分生长过程中个体大小分化规律以及个体分化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为通过培育措施调整改变林分内个体大小分化进而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5种造林密度(2.0 m×3.0 m、2.0 m×1.5 m、2.0 m×1...
【目的】研究林分生长过程中个体大小分化规律以及个体分化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为通过培育措施调整改变林分内个体大小分化进而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5种造林密度(2.0 m×3.0 m、2.0 m×1.5 m、2.0 m×1.0 m、1.0 m×1.5 m和1.0 m×1.0 m)的26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研究林分年龄、造林密度和林分自然稀疏对林分个体大小分化的影响以及个体分化与林分生产力的数量关系。【结果】Gini系数(个体大小分化)随林分年龄和造林密度增加而增大,林分发生自然稀疏时Gini系数降低,但在林分自然稀疏进程中林分内个体大小分化程度再次增大。造林密度越大,林分生产力越高;林分发生自然稀疏时林分生产力下降,但自然稀疏后生产力增加速度大于自然稀疏前;林分生产力与个体大小分化呈负相关。【结论】随林分年龄和造林密度增加,个体间分化程度增大,林分生产力增加;发生林分自然稀疏时,个体间分化程度降低,林分生产力下降;在随后的林分生长进程中,个体间分化程度不断增大,林分生产力也继续提高。林分自然稀疏可改变林分种内竞争强度,进而改变个体分化和生产力之间关系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
大小
分化
林分生产力
杉木
林分自然稀疏
GINI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社会标准选择倾向、社会匹配在个体社会分化中的作用
3
作者
雷洪
郑丹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3-79,共7页
社会个体资源 (本 )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基础 ,社会标准选择倾向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依据 ,社会匹配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关键。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 ,应建立合理的社会匹配机制 ,确定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标准选择倾向 。
关键词
社会标准
社会匹配机制
社会差异
个体
社会
分化
社会标准选择倾向
社会
个体
资源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患子幼龄林个体分化与生物量特征——无患子优良单株选择技术初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沈琼桃
黄云鹏
范繁荣
吴承祯
黄贤松
机构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4期225-229,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科技专项资助(2009N0101)
文摘
无患子幼龄林林分存在显著的个体分化,变异程度表现为:冠幅>地茎>株高>枝条,且各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植株总生物量构成为:根生物量占26.00%、茎生物量占68.32%、叶生物量占5.67%;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无患子植株总生物量与地径、株高、冠幅的回归模型为:y=612.2606+91.6329x1-72.88x2-87.1238x3,相关系数r=0.9825,说明以无患子的地径、株高以及冠幅为选择因子开展个体生物量评价,可以实现以总生物量为最终目标的评价与选择效果。
关键词
无患子
个体分化
生物量
优树选择
Keywords
Sapindus mukorossi
individual differentiation
biomass
excellent saplings choice
分类号
S72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分年龄、造林密度和林分自然稀疏对杉木人工林个体大小分化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28
2
作者
杨桂娟
胡海帆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6-136,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600302-2)
文摘
【目的】研究林分生长过程中个体大小分化规律以及个体分化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为通过培育措施调整改变林分内个体大小分化进而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5种造林密度(2.0 m×3.0 m、2.0 m×1.5 m、2.0 m×1.0 m、1.0 m×1.5 m和1.0 m×1.0 m)的26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研究林分年龄、造林密度和林分自然稀疏对林分个体大小分化的影响以及个体分化与林分生产力的数量关系。【结果】Gini系数(个体大小分化)随林分年龄和造林密度增加而增大,林分发生自然稀疏时Gini系数降低,但在林分自然稀疏进程中林分内个体大小分化程度再次增大。造林密度越大,林分生产力越高;林分发生自然稀疏时林分生产力下降,但自然稀疏后生产力增加速度大于自然稀疏前;林分生产力与个体大小分化呈负相关。【结论】随林分年龄和造林密度增加,个体间分化程度增大,林分生产力增加;发生林分自然稀疏时,个体间分化程度降低,林分生产力下降;在随后的林分生长进程中,个体间分化程度不断增大,林分生产力也继续提高。林分自然稀疏可改变林分种内竞争强度,进而改变个体分化和生产力之间关系的轨迹。
关键词
个体
大小
分化
林分生产力
杉木
林分自然稀疏
GINI系数
Keywords
size inequality
stand productivity
Chinese fir
self-thinning
Gini coefficient
分类号
S757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社会标准选择倾向、社会匹配在个体社会分化中的作用
3
作者
雷洪
郑丹丹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3-79,共7页
文摘
社会个体资源 (本 )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基础 ,社会标准选择倾向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依据 ,社会匹配是导致个体社会分化的关键。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 ,应建立合理的社会匹配机制 ,确定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标准选择倾向 。
关键词
社会标准
社会匹配机制
社会差异
个体
社会
分化
社会标准选择倾向
社会
个体
资源
社会转型
Keywords
social standard
social match
social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D6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患子幼龄林个体分化与生物量特征——无患子优良单株选择技术初探
沈琼桃
黄云鹏
范繁荣
吴承祯
黄贤松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林分年龄、造林密度和林分自然稀疏对杉木人工林个体大小分化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杨桂娟
胡海帆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社会标准选择倾向、社会匹配在个体社会分化中的作用
雷洪
郑丹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