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机制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莉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2,共4页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是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一方面表现为全体受政治经济、中西文化、大众传媒、各类教育等社会机制制约、影响、导向和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通过价值理解、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的心理...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是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一方面表现为全体受政治经济、中西文化、大众传媒、各类教育等社会机制制约、影响、导向和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通过价值理解、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的心理机制将价值心理提升为价值观念,进而提升为价值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价值观 社会机制 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价值观:美国公共管理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菲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5期170-174,共5页
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互利原则 ,使学术界对公共管理中个体价值的研究相对于其它国家更加重视。目前 ,在对公共管理中个体价值观的研究中 ,学者们对三种个体价值观进行了较为集中的讨论 :(1 )公民正义 ;(2 )公民的基本权利 ;(3 )个体... 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互利原则 ,使学术界对公共管理中个体价值的研究相对于其它国家更加重视。目前 ,在对公共管理中个体价值观的研究中 ,学者们对三种个体价值观进行了较为集中的讨论 :(1 )公民正义 ;(2 )公民的基本权利 ;(3 )个体贡献。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 ,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公共管理者的素质与政府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公共管理 个体价值观 个人主义 公民 正义 基本权利 个体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偏离现象及教育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红 李庆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3期63-65,共3页
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多元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和冲突下,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的评价和选择上出现了困惑和迷茫。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呈现出与所在社会主导价值观以及个体应有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偏离现象。一方面,对大学生树... 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多元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和冲突下,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的评价和选择上出现了困惑和迷茫。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呈现出与所在社会主导价值观以及个体应有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偏离现象。一方面,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冲击,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当前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既然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偏离现象是价值观教育过程客观存在的问题,那么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偏离现象并探讨教育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个体价值观 偏离 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价值意识对个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
作者 王传经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9,共4页
“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个体价值观 价值意识 导向 决定性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态度、参与度与体育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于春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6,共4页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6所高校274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参与度和体育价值观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培养并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个体价值观相关极为显著(...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6所高校274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参与度和体育价值观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培养并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个体价值观相关极为显著(F=10.807,P<0.001);在体育参与度方面,体育时间投入与个体价值观相关显著(F=8.435,P<0.001),体育消费投入与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F=2.024,P<0.05),体育时间投入、体育总体态度与社会价值观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态度 参与度 体育个体价值观 体育社会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双重维度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健 金炳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1,共7页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栖息之地和灵魂归宿之所,是维系民族关系团结和谐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灵魂,其培育必须从个体价值观入手,夯实基础,同时结合实际和时代要求...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栖息之地和灵魂归宿之所,是维系民族关系团结和谐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灵魂,其培育必须从个体价值观入手,夯实基础,同时结合实际和时代要求加强社会价值观的凝练和培育,上下联动,二维协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将培育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体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规律初探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永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62-66,共5页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是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和自我意识的高度分化是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内部条件;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潜意识模仿、萌芽、产生与发展及确立与稳定诸阶段;个体价值...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是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和自我意识的高度分化是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内部条件;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潜意识模仿、萌芽、产生与发展及确立与稳定诸阶段;个体价值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价值观 价值观形成 自我意识 思维能力 形成与发展 人的价值观 个性特点 生活环境 价值目标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价值形态
8
作者 杨春时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4期25-30,共6页
价值论是近代哲学提出而在现代哲学中得到确立的。传统的西方哲学是认识论一本体论哲学(认识论、逻辑学与本体论的统一),价值问题被狭义地作为伦理学问题提出,而伦理学又是由认识论一本体论引伸出来的。这就是由柏拉图开创,延续到黑格... 价值论是近代哲学提出而在现代哲学中得到确立的。传统的西方哲学是认识论一本体论哲学(认识论、逻辑学与本体论的统一),价值问题被狭义地作为伦理学问题提出,而伦理学又是由认识论一本体论引伸出来的。这就是由柏拉图开创,延续到黑格尔的伦理—认识平行论。它们认为宇宙的本质是理念,对理念的认识产生知识,道德也是知识。传统的中国哲学正相反,是价值论—本体论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某种道德实体,天道即人道,明道的途径是修身。康德首先把伦理学提高到与认识论平列的哲学地位,即批判哲学的《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对峙。他把现象看作认识论的对象,把本体看作伦理学的对象,突出了主体性,从而为价值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黑格尔以其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使认识论吞没了价值论。黑格尔以后,便是认识论一本体论思辩哲学的解体和价值论的掘起。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了价值理论,继之叔本华、尼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认识论 个体价值观 价值形态 社会价值观 精神价值 物质价值 本体论哲学 使用价值 伦理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贽亦佛亦儒非佛非儒的双重价值取向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兴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43-47,共5页
李贽是我国封建社会被称之为“异端之尤”的思想家。其所以被称为“异端之尤”,是因为李贽的价值哲学表现了与中国传统价值哲学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以亦佛亦儒、非佛非儒为特征。以往的哲学史著作和研究者对李贽思想的双重... 李贽是我国封建社会被称之为“异端之尤”的思想家。其所以被称为“异端之尤”,是因为李贽的价值哲学表现了与中国传统价值哲学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以亦佛亦儒、非佛非儒为特征。以往的哲学史著作和研究者对李贽思想的双重性格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我们认为,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李贽思想亦佛亦儒、非佛非儒的双重特征,是一种个体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群体价值观的反叛,表现了大胆的反传统的精神。本文试图围绕李贽落发为僧的原因,分析其亦佛亦儒、非佛非儒的双重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儒 双重价值取向 道学 李贽 圣人 生知 和尚 异端之尤 《焚书》 个体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价值哲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0
作者 刘兴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12-16,共5页
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就要解决一个价值选择问题。本文就中国传统价值哲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道德价值 价值哲学 孔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 精神价值 个人的社会价值 个人的自我价值 个体价值观 管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会认同视角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璐璐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9-72,共4页
在“双碳”政策的号召下,城乡居民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如何促进居民的低碳消费以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社会认同视角下社会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对678... 在“双碳”政策的号召下,城乡居民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如何促进居民的低碳消费以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社会认同视角下社会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对678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有直接影响;行为意向在社会规范和居民低碳消费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个体价值观能够正向调节社会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对促进低碳消费行为以减少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范 行为意向 个体价值观 低碳消费行为 社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作品中的隐性思政与显性思政功能指向研究
12
作者 陈爱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5-97,共3页
人类社会自有史以来的一种先验性经验已显示,所有的思想政治均具有较强的地缘性,整个世界完全整齐划一的思想政治是不可能脱离其强地缘性而存在或实现的。这种思想政治的地缘性限制,为思政工作的显性的大范围普及与宣教带来了可想而知... 人类社会自有史以来的一种先验性经验已显示,所有的思想政治均具有较强的地缘性,整个世界完全整齐划一的思想政治是不可能脱离其强地缘性而存在或实现的。这种思想政治的地缘性限制,为思政工作的显性的大范围普及与宣教带来了可想而知的困难,思政教育的灌输也因此而遭遇到了抽象化难以为继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工作 地缘性 先验性 人类社会 自我利益 精神范畴 幸福观 完形 西线无战事 个体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认知失调的自我救赎
13
作者 金晓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9-41,共3页
认知失调是心理学中认知一致性失衡问题中最具普遍社会意义的特例,社会支持的无力与认知失调不无关系。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而言,个体在直面新情境的过程中,更易出现认知失调,其中角色冲突、情境刺激、自我辩护等是导致认知失调的较为重要... 认知失调是心理学中认知一致性失衡问题中最具普遍社会意义的特例,社会支持的无力与认知失调不无关系。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而言,个体在直面新情境的过程中,更易出现认知失调,其中角色冲突、情境刺激、自我辩护等是导致认知失调的较为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自我救赎 艾米莉 普拉达 心理学视角 影片制作 角色冲突 社会支持 美国金融危机 个体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罪错行为的动态自调功能
14
作者 王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18-21,共4页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何以有着不同类型的犯罪现象或不同手段的犯罪行为?对此,已有很多经验性的表层解释。这些解释固然也很重要,但因其是一种经验的描述,所以就很难揭示其深层底蕴,自然就缺乏一种内在的把握和规律性的洞晓。本文引...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何以有着不同类型的犯罪现象或不同手段的犯罪行为?对此,已有很多经验性的表层解释。这些解释固然也很重要,但因其是一种经验的描述,所以就很难揭示其深层底蕴,自然就缺乏一种内在的把握和规律性的洞晓。本文引入一种新概念——罪错行为的动态自调功能,正是试图捕捉貌似混沌的清晰,借以阐释时空变迁情形下罪错行为的转型模式和定位功能,从而为犯罪现象的预测和控制提供某种富有启示性的思路。此乃笔者初衷,亦为本文建构之基点。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失衡 行为动态 犯罪现象 自调 失范行为 个体价值观 外部条件 不同类型 社会秩序 行为失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教师爱幼儿的心理学思考
15
作者 刘丽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5,共2页
对教师爱幼儿的心理学思考刘丽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强调教而要爱幼儿,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但具体实践中,有些教师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下,偏爱某些幼儿而厌恶另一些幼儿的现象仍屡有发生。究其根本原... 对教师爱幼儿的心理学思考刘丽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强调教而要爱幼儿,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但具体实践中,有些教师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下,偏爱某些幼儿而厌恶另一些幼儿的现象仍屡有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有些教师还没有从思想上弄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价值 自我评价 幼儿 心理学 个体价值观 师爱 参照标准 形成过程 周围人们 学业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