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疫情防控中个人隐私信息公开的限度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东方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121,共5页
[目的/意义]重大疫情防控中个人隐私信息公开兼具公共利益维护与个人隐私保护双重维度,研究个人隐私信息内在的分类、作用机制,可以为现代治理体系下个人隐私信息的公开提供优化策略。[方法/过程]通过解构个人隐私信息公开的内在逻辑,... [目的/意义]重大疫情防控中个人隐私信息公开兼具公共利益维护与个人隐私保护双重维度,研究个人隐私信息内在的分类、作用机制,可以为现代治理体系下个人隐私信息的公开提供优化策略。[方法/过程]通过解构个人隐私信息公开的内在逻辑,梳理不同层次的个人隐私信息类型,并基于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探讨重大疫情防控中个人隐私信息公开的精细化操作路径。[结果/结论]重大疫情防控中个人隐私信息的公开包括身份信息与线下行为轨迹两种,身份信息公开的优化方案为:姓名+性别+所在市县的村镇或社区;线下行为轨迹公开的优化方案为:往返目的地信息+车次信息+住宿信息(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疫情 个人隐私信息 比例原则 利益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防档案中个人隐私信息在网上“裸奔”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俐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8-79,共2页
当前,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都在抓紧开展对馆藏到期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经鉴定开放档案的目录信息均通过互联网发布,开放档案的原文信息在本馆利用大厅适时提供老百姓检索利用。如何有效防止档案中蕴含的个人隐私信息在网上"裸奔",成为... 当前,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都在抓紧开展对馆藏到期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经鉴定开放档案的目录信息均通过互联网发布,开放档案的原文信息在本馆利用大厅适时提供老百姓检索利用。如何有效防止档案中蕴含的个人隐私信息在网上"裸奔",成为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一大难题。本文就此进行研究分析,以求教于业内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奔 个人隐私信息 档案开放 综合档案馆 原文信息 目录信息 馆藏 北京市档案馆 公民个人信息 网民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安全发展趋势思考——评《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被引量:7
3
作者 周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44-2044,共1页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创造了大量的社会商业价值同时,也对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大数据对于数据信息的收集非常全面且广泛,其中部分数据可能会涉及个人隐私信息,一旦数据信息泄露就会造成极为...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创造了大量的社会商业价值同时,也对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大数据对于数据信息的收集非常全面且广泛,其中部分数据可能会涉及个人隐私信息,一旦数据信息泄露就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或严重的损失,若不能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就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大数据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因此,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中,信息安全始终是基础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信息安全 个人隐私信息 安全与隐私保护 数据信息 大数据产业 信息时代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网络可信身份发展路径探索与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林 国伟 +1 位作者 章锋 郝久月 《信息安全研究》 2022年第12期1236-1240,共5页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可信数字身份对数字经济发展和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支撑作用,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建立技术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大力推动数字身份体系建设应用.近年来,我国也大力倡导和发展数字经济,数字化服务已深入人民群众生产...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可信数字身份对数字经济发展和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支撑作用,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建立技术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大力推动数字身份体系建设应用.近年来,我国也大力倡导和发展数字经济,数字化服务已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在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传统的基于实体证件的身份认证方式已难以适应网络化、数字化活动需求;个人身份信息滥采、滥用以及泄露问题依然突出,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等违法案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可信身份服务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管理体系 社会公共秩序 数字化服务 网络诈骗 个人身份 发展路径 数字身份 个人隐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12款违法移动应用 被引量:1
5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94,共1页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2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1.未向用户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名称或...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2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1.未向用户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名称或者姓名和联系方式,或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保存期限,涉嫌隐私不合规。涉及6款App为《康珂诺商城》(版本1.1.1,360手机助手)、《咚动》(版本1.7.3,360手机助手)、《量子美食》(版本2.5.9,华为应用市场)、《外业精灵》(版本1.1.26,华为应用市场)、《亿森》(版本4.2.8,小米应用商店)、《档案酷》(版本2.7.1,应用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隐私信息 移动应用 网络安全法 超范围 保存期限 联系方式 应用商店 互联网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