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即媒体——自媒体语境下的个人表达与自我异化 |
郑军
张进平
|
《电影评介》
|
2010 |
6
|
|
2
|
我国叙事性艺术首饰的个人表达主题研究 |
曹毕飞
邹亚妮
方海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3
|
回归路上的变奏曲——浅析张元作品中的个人表达 |
张丽媛
|
《电影评介》
|
2012 |
0 |
|
4
|
个人影像:时代的自由表达 |
张梦寒
|
《影视制作》
|
2014 |
1
|
|
5
|
绽于色彩 塑于结构——OGI Eyewear 2025春夏系列新品赏析 |
ICE
|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
2025 |
0 |
|
6
|
《冥王星时刻》:黑暗困境下的自我表达 |
卫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7
|
播创基础视角下具体表达研究——以稿件《宽阔心胸》为例 |
邓鑫
|
《传媒论坛》
|
2018 |
0 |
|
8
|
从工具到配饰,眼镜功能与设计的演变 |
刘哲宇
|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
2024 |
0 |
|
9
|
从微电影创作看当代影像文化诉求的转型 |
杨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0
|
建筑学专业学生非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研究——基于在职校友的调查反馈 |
张金锋
林斯媛
吕梦迪
倪夏
曹海婴
|
《高等建筑教育》
|
2019 |
2
|
|
11
|
《一夜惊喜》:小概念、小情结、小理想 |
林沛
常瑞
|
《戏剧之家》
|
2014 |
1
|
|
12
|
浅谈成长经历对导演创作的影响——以陈凯歌《妖猫传》为例 |
高晴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
13
|
徐渭四时杂花图中的“杜撰”及其意义 |
周敏
|
《中国书画》
|
2022 |
0 |
|
14
|
BIC收购最前沿半永久性纹身品牌INKBOX——成为快速成长的皮肤创意行业的领导者 |
本刊编辑部
|
《中国制笔》
|
2022 |
0 |
|
15
|
中国现代舞的创作个性与传统的审美个性 |
毛小菁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6
|
自然本色 独特魅力——从《生死场》看萧红小说的语言特色 |
陈伟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