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共产党宣言》关于个人自由发展与社会自由发展的关系
1
作者
曾志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4期13-15,12,共4页
关键词
个人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
《共产党宣言》
社会
自由
基本问题
发展
观
人的
自由
发展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创新劳动: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一种现实可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楼慧心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8,共5页
传统理论认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只能存在于“必需和外在规定要做的劳动的彼岸”,只能通过缩短劳动时间、消灭专业分工才能实现。但从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社会总劳动及人们的实际劳动时间不可能减少,专业分工也不可能消灭。这意味着...
传统理论认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只能存在于“必需和外在规定要做的劳动的彼岸”,只能通过缩短劳动时间、消灭专业分工才能实现。但从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社会总劳动及人们的实际劳动时间不可能减少,专业分工也不可能消灭。这意味着,我们善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应当修正。笔者认为,一种集谋生劳动和自由活动,专业分工和全面发展于一身的新型劳动———知识创新劳动将成为人们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谋生劳动
专业分工
知识创新劳动
个人
全面
自由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性的发展与理想的统一
3
作者
韩东屏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期32-36,共5页
在理想教育的过程中,一些人认为,要让人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就不可畅言人的个性和个性的发展;另一些人则认为,现代化建设需要发展个性,而发展个性就不宜强调理想的统一.理想与个性,确切说,理想的统一与个性的发展真的不相容吗?本文将就...
在理想教育的过程中,一些人认为,要让人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就不可畅言人的个性和个性的发展;另一些人则认为,现代化建设需要发展个性,而发展个性就不宜强调理想的统一.理想与个性,确切说,理想的统一与个性的发展真的不相容吗?本文将就此阐发自己的观点,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对个性最一般意义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自由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人类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关系
不相容
行为方式
社会价值目标
自由
个性
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理论视域下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济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9-152,共4页
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大众能真正参与到文化艺术的创造与消费中来,这是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使然。作为一种审美经济,文化产业首先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其次才是一种经济活动,二者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当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马克...
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大众能真正参与到文化艺术的创造与消费中来,这是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使然。作为一种审美经济,文化产业首先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其次才是一种经济活动,二者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当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精神生产"、"生产也是消费"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论与观点,对于认识和理解当前纷繁杂乱的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能够为当代文化产业研究建构一个具有较大普适性与当代特色的解释框架,进而为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建构一个正确的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精神生产
“消费也是生产”
“
自由
而全面
发展
的
个人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5
作者
欧孟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4期14-19,共6页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具体分析了从独立手工业者到简单协作到手工工场这一变化过程中的人的片面发展的情况,鲜明地指出人的残缺是和分工同时并进的,到了大工业生产,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被作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提了出来。马克思认为,大...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具体分析了从独立手工业者到简单协作到手工工场这一变化过程中的人的片面发展的情况,鲜明地指出人的残缺是和分工同时并进的,到了大工业生产,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被作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提了出来。马克思认为,大工业生产需要“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4页)而全面发展的个人要取代专精于一艺的部分个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唯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才使人的全面发展由必要性转为现实性。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排斥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断言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6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
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审美教育
个人自由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职能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的形成、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
1
6
作者
江畅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5,246,共15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的政治哲学不是马克思一个人的政治哲学,而是马恩两人共同创立和完善的政治哲学体系。马恩政治哲学批判地继承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但主要是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及其理论依据自由主义思想进行...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的政治哲学不是马克思一个人的政治哲学,而是马恩两人共同创立和完善的政治哲学体系。马恩政治哲学批判地继承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但主要是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及其理论依据自由主义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恩政治哲学是以唯物史观为主要本体论根基,以全人类彻底解放为现实目标,以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为社会理想,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以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为实现现实目的的主要手段和主要力量,以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各尽所能地为社会作贡献为实现理想社会的基本途径的政治哲学体系。它具有理想性与实践性、人类性与阶级性、革命性与建设性、系统性与深刻性有机统一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恩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人类的彻底解放
个人
全面而
自由
的
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场经济的伦理定位
被引量:
3
7
作者
章海山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3,共5页
市场经济的伦理定位是经济伦理的根本理论之一,这个定位取决于市场的自身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其伦理定位是经济个人主义。经济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本质上肯定个人占有...
市场经济的伦理定位是经济伦理的根本理论之一,这个定位取决于市场的自身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其伦理定位是经济个人主义。经济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本质上肯定个人占有、支配财产的自由。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目标决定其伦理定位是个人自由发展。市场经济的机制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运作的载体,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发展前景决定了个人自由发展将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和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伦理定位
经济
个人
主义
个人自由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员工工作疏离感的管控策略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丽
陈维政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2-55,共4页
领导者常常听到下属抱怨自己对工作越来越感到无能为力,缺乏控制,缺乏自主性,工作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途径,反而成为压制个人自由发展的工具。其实这正是员工的工作疏离感体验。工作疏离感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
领导者常常听到下属抱怨自己对工作越来越感到无能为力,缺乏控制,缺乏自主性,工作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途径,反而成为压制个人自由发展的工具。其实这正是员工的工作疏离感体验。工作疏离感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的西方学者就对工作疏离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工作
疏离感
个人自由发展
管控
自我实现
八十年代
二十世纪
西方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础
被引量:
1
9
作者
欧阳康
《理论月刊》
2007年第2期46-47,共2页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努力探讨加强湖北省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动员和引导全省理论界积极投入到湖北和谐文化的建设中,2006年11月22日,由湖北省社科联同湖北日报、湖北省...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努力探讨加强湖北省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动员和引导全省理论界积极投入到湖北和谐文化的建设中,2006年11月22日,由湖北省社科联同湖北日报、湖北省经团联主办、本刊承办的“湖北省和谐文化建设专家座谈会”在武汉召开。会议从和谐文化的内涵及特点、国内外有益文化成果的借鉴以及湖北和谐文化建设的导向机制、保障机制、理论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现将专家发言摘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个人自由发展
人的
自由
全面
发展
政治理想
精神追求
治国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卡尔·马克思“共产主义”另想的解读
被引量:
7
10
作者
傅长吉
丛大川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71,共6页
对于资本社会后的人类理想社会,马克思从社会的不同层面创意出不同的蓝图。文章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这两大创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中解读出两者的“和而不同”,划界了“科学共产主义”和“哲学共产主义”。
关键词
共产主义
自由
人的联合体
自由
个性
个人
的
自由
发展
自由
王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经济公正
被引量:
2
11
作者
龚天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1,共5页
经济公正是公正的一般涵义在经济伦理学中的特殊表现,它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凭借自己的资源进行竞争并获得平等待遇。对于它的衡量标准是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作为一种经济伦理,经济公正既是经济发展的伦理基础,又是社会公平正义...
经济公正是公正的一般涵义在经济伦理学中的特殊表现,它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凭借自己的资源进行竞争并获得平等待遇。对于它的衡量标准是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作为一种经济伦理,经济公正既是经济发展的伦理基础,又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前提,还是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工具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公正应达成标准统一、经济主体发展机会均等、权利与义务对等、按贡献分配、保障机制健全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
经济公正
权利平等
经济
发展
社会公平正义
个人
的全面
自由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内涵
12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5期37-37,共1页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原则应这样表述:在充分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性的基础上,自觉地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努力发挥个人主动性为集体做贡献,积极在集体中求得个人自由发展;在二者发生矛盾时,能够无条件地、愉快地做到个人...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原则应这样表述:在充分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性的基础上,自觉地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努力发挥个人主动性为集体做贡献,积极在集体中求得个人自由发展;在二者发生矛盾时,能够无条件地、愉快地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一表述,包括以下三个要点。第一,源于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性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自觉的主人翁精神,是集体主义不可缺少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集体利益
个人
利益
一致性
基本原则
个人自由发展
深刻认识
基本内涵
主人翁精神
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论文萃
13
《理论月刊》
CSSCI
1997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个人自由发展
社会
发展
阶段
世界大战
中国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持续快速
发展
弘扬主旋律
局部战争
内在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集体主义是惩治腐败的道德武器
14
作者
李建华
栗玉仕
《学海》
1999年第4期67-72,共6页
关键词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真实的集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惩治腐败
领导干部
个人
利益
集体利益
道德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
个人
的
自由
全面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有制”经典理论评说
15
作者
赵学增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21-29,共9页
本文就公有制的定义、公有制建立的基础和公有制的远景素描等三个方面问题追朔历史,从跨世纪的角度较全面地介绍经典作家对公有制的种种精辟论述.它或许能对长期困惑着我们思维与视野的这一个普通的经济学范畴,打开一个新的理解方法与视角.
关键词
乌托邦
自由
人联合体
劳动时间的有计划的分配
个人
的全面性的
自由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共产党宣言》关于个人自由发展与社会自由发展的关系
1
作者
曾志成
机构
南昌陆军学院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4期13-15,12,共4页
关键词
个人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
《共产党宣言》
社会
自由
基本问题
发展
观
人的
自由
发展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基本原则
分类号
D1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创新劳动: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一种现实可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楼慧心
机构
浙江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8,共5页
文摘
传统理论认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只能存在于“必需和外在规定要做的劳动的彼岸”,只能通过缩短劳动时间、消灭专业分工才能实现。但从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社会总劳动及人们的实际劳动时间不可能减少,专业分工也不可能消灭。这意味着,我们善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应当修正。笔者认为,一种集谋生劳动和自由活动,专业分工和全面发展于一身的新型劳动———知识创新劳动将成为人们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谋生劳动
专业分工
知识创新劳动
个人
全面
自由
发展
分类号
B025.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性的发展与理想的统一
3
作者
韩东屏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期32-36,共5页
文摘
在理想教育的过程中,一些人认为,要让人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就不可畅言人的个性和个性的发展;另一些人则认为,现代化建设需要发展个性,而发展个性就不宜强调理想的统一.理想与个性,确切说,理想的统一与个性的发展真的不相容吗?本文将就此阐发自己的观点,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对个性最一般意义的论述.
关键词
个人自由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人类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关系
不相容
行为方式
社会价值目标
自由
个性
社会秩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理论视域下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济远
机构
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9-152,共4页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文化产业研究"(项目号:09CZXZ10)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文化产业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项目号:200932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大众能真正参与到文化艺术的创造与消费中来,这是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使然。作为一种审美经济,文化产业首先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其次才是一种经济活动,二者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当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精神生产"、"生产也是消费"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论与观点,对于认识和理解当前纷繁杂乱的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能够为当代文化产业研究建构一个具有较大普适性与当代特色的解释框架,进而为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建构一个正确的价值理念。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精神生产
“消费也是生产”
“
自由
而全面
发展
的
个人
”
分类号
F264.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5
作者
欧孟秋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4期14-19,共6页
文摘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具体分析了从独立手工业者到简单协作到手工工场这一变化过程中的人的片面发展的情况,鲜明地指出人的残缺是和分工同时并进的,到了大工业生产,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被作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提了出来。马克思认为,大工业生产需要“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4页)而全面发展的个人要取代专精于一艺的部分个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唯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才使人的全面发展由必要性转为现实性。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排斥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断言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6页)
关键词
人的全面
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审美教育
个人自由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职能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的形成、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
1
6
作者
江畅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5,246,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哲学三部曲: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全三卷)”(项目编号:23FZXA001)。
文摘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的政治哲学不是马克思一个人的政治哲学,而是马恩两人共同创立和完善的政治哲学体系。马恩政治哲学批判地继承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但主要是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及其理论依据自由主义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恩政治哲学是以唯物史观为主要本体论根基,以全人类彻底解放为现实目标,以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为社会理想,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以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为实现现实目的的主要手段和主要力量,以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各尽所能地为社会作贡献为实现理想社会的基本途径的政治哲学体系。它具有理想性与实践性、人类性与阶级性、革命性与建设性、系统性与深刻性有机统一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马恩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人类的彻底解放
个人
全面而
自由
的
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场经济的伦理定位
被引量:
3
7
作者
章海山
机构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3,共5页
文摘
市场经济的伦理定位是经济伦理的根本理论之一,这个定位取决于市场的自身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其伦理定位是经济个人主义。经济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本质上肯定个人占有、支配财产的自由。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目标决定其伦理定位是个人自由发展。市场经济的机制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运作的载体,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发展前景决定了个人自由发展将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和价值目标。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伦理定位
经济
个人
主义
个人自由发展
Keywords
Market Economy
ethic orientation
economic individualism
fre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员工工作疏离感的管控策略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丽
陈维政
机构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2-5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感知的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研究"(项目编号:70972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领导者常常听到下属抱怨自己对工作越来越感到无能为力,缺乏控制,缺乏自主性,工作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途径,反而成为压制个人自由发展的工具。其实这正是员工的工作疏离感体验。工作疏离感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的西方学者就对工作疏离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员工工作
疏离感
个人自由发展
管控
自我实现
八十年代
二十世纪
西方学者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础
被引量:
1
9
作者
欧阳康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出处
《理论月刊》
2007年第2期46-47,共2页
文摘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努力探讨加强湖北省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动员和引导全省理论界积极投入到湖北和谐文化的建设中,2006年11月22日,由湖北省社科联同湖北日报、湖北省经团联主办、本刊承办的“湖北省和谐文化建设专家座谈会”在武汉召开。会议从和谐文化的内涵及特点、国内外有益文化成果的借鉴以及湖北和谐文化建设的导向机制、保障机制、理论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现将专家发言摘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关键词
人性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个人自由发展
人的
自由
全面
发展
政治理想
精神追求
治国方略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卡尔·马克思“共产主义”另想的解读
被引量:
7
10
作者
傅长吉
丛大川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71,共6页
文摘
对于资本社会后的人类理想社会,马克思从社会的不同层面创意出不同的蓝图。文章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这两大创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中解读出两者的“和而不同”,划界了“科学共产主义”和“哲学共产主义”。
关键词
共产主义
自由
人的联合体
自由
个性
个人
的
自由
发展
自由
王国
分类号
A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经济公正
被引量:
2
11
作者
龚天平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1,共5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经济伦理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NCET-10-08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经济伦理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BZX07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经济公正是公正的一般涵义在经济伦理学中的特殊表现,它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凭借自己的资源进行竞争并获得平等待遇。对于它的衡量标准是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作为一种经济伦理,经济公正既是经济发展的伦理基础,又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前提,还是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工具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公正应达成标准统一、经济主体发展机会均等、权利与义务对等、按贡献分配、保障机制健全等要求。
关键词
公正
经济公正
权利平等
经济
发展
社会公平正义
个人
的全面
自由
发展
分类号
B82-053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内涵
12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5期37-37,共1页
文摘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原则应这样表述:在充分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性的基础上,自觉地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努力发挥个人主动性为集体做贡献,积极在集体中求得个人自由发展;在二者发生矛盾时,能够无条件地、愉快地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一表述,包括以下三个要点。第一,源于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性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自觉的主人翁精神,是集体主义不可缺少的基础。
关键词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集体利益
个人
利益
一致性
基本原则
个人自由发展
深刻认识
基本内涵
主人翁精神
主动性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论文萃
13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1997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个人自由发展
社会
发展
阶段
世界大战
中国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持续快速
发展
弘扬主旋律
局部战争
内在要求
分类号
K15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集体主义是惩治腐败的道德武器
14
作者
李建华
栗玉仕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思政教研室
出处
《学海》
1999年第4期67-72,共6页
关键词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真实的集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惩治腐败
领导干部
个人
利益
集体利益
道德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
个人
的
自由
全面
发展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有制”经典理论评说
15
作者
赵学增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21-29,共9页
文摘
本文就公有制的定义、公有制建立的基础和公有制的远景素描等三个方面问题追朔历史,从跨世纪的角度较全面地介绍经典作家对公有制的种种精辟论述.它或许能对长期困惑着我们思维与视野的这一个普通的经济学范畴,打开一个新的理解方法与视角.
关键词
乌托邦
自由
人联合体
劳动时间的有计划的分配
个人
的全面性的
自由
发展
分类号
F0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共产党宣言》关于个人自由发展与社会自由发展的关系
曾志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知识创新劳动: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一种现实可能
楼慧心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个性的发展与理想的统一
韩东屏
《江汉论坛》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理论视域下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王济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欧孟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的形成、内涵与特征
江畅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市场经济的伦理定位
章海山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员工工作疏离感的管控策略
黄丽
陈维政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础
欧阳康
《理论月刊》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对卡尔·马克思“共产主义”另想的解读
傅长吉
丛大川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经济公正
龚天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内涵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理论文萃
《理论月刊》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集体主义是惩治腐败的道德武器
李建华
栗玉仕
《学海》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公有制”经典理论评说
赵学增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