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个人自主活动”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逻辑问题
1
作者
王盛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9-134,143,共7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新历史观和新唯物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历史意义。本文从"个人自主活动"的视角出发,从整体的逻辑框架来审视《形态》全篇文章,却发现了《形态》在两个方面存在着逻辑论证...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新历史观和新唯物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历史意义。本文从"个人自主活动"的视角出发,从整体的逻辑框架来审视《形态》全篇文章,却发现了《形态》在两个方面存在着逻辑论证的缺憾。一方面,《形态》在论述私有制的时候,认定私有制的不完全状态决定了社会不可能形成统治者和非统治者两大集团,而在论述"自主性"的时候,却实际上利用了统治者和非统治者者两大集团来论述大工业和普遍竞争之前的个人自主活动。另一方面,《形态》在"人"的概念上,以"无产阶级"现实群体概念代替了"个人"的马克思的整个历史发展学说的人的"个体"概念,却没有给予恰当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
个人自主活动
”
逻辑
平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共性实践的逻辑与人类自我造就和自为拥有的意义结构——现实个人的自主活动与马克思社群共同体的理想
被引量:
5
2
作者
袁祖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3,共7页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集中体现着其关于未来美好社会的价值理性表达,表现出其以作为类整体的生存本位为依归之“公共性”追求与宏大、深邃的文化人类学视野;“共产主义”从多个层面标志着马克思的公共哲学观...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集中体现着其关于未来美好社会的价值理性表达,表现出其以作为类整体的生存本位为依归之“公共性”追求与宏大、深邃的文化人类学视野;“共产主义”从多个层面标志着马克思的公共哲学观念或者这种哲学的“公共性”品质人与人关系维度上的个性自由、人与社会关系上平等主体间交流理性基础上的公共主义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的生态公正;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是一种真正面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创造性的公共实践形式。马克思对劳动异化之谜的破解,揭示了“公共实践”的渊源和旨趣——人类自我造就和自为拥有着的“意义结构”,彰显着作为一个社群共同体的共产主义的精神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公共性实践
个人自主活动
社群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唯物史观: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3
作者
王友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6-150,共5页
青年马克思哲学转变的方向和新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现实的人”与“个人自主活动”)是理解和阐释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同时也是“现实人的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重要视角。(1)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转变并不像流行说法认为的那样,是从唯心主...
青年马克思哲学转变的方向和新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现实的人”与“个人自主活动”)是理解和阐释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同时也是“现实人的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重要视角。(1)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转变并不像流行说法认为的那样,是从唯心主义转向了主张物质第一性的“纯粹”的唯物主义,尔后又把这种“纯粹”的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在政治实践的“《莱茵报》时期”遭遇“苦恼的疑问”以后,通过批判、发展和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其中,从费尔巴哈等的“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实行哲学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现实的人”则是建构唯物史观的一个“理论切入点”。(2)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因遗忘了“个人自主活动”这一重要范畴而缺乏主体向度,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的人”是如何“历史地”发展的。马克思则通过“个人自主活动”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科学地说明了全部社会历史同时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个人自主活动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个人自主活动”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逻辑问题
1
作者
王盛辉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9-134,143,共7页
文摘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新历史观和新唯物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历史意义。本文从"个人自主活动"的视角出发,从整体的逻辑框架来审视《形态》全篇文章,却发现了《形态》在两个方面存在着逻辑论证的缺憾。一方面,《形态》在论述私有制的时候,认定私有制的不完全状态决定了社会不可能形成统治者和非统治者两大集团,而在论述"自主性"的时候,却实际上利用了统治者和非统治者者两大集团来论述大工业和普遍竞争之前的个人自主活动。另一方面,《形态》在"人"的概念上,以"无产阶级"现实群体概念代替了"个人"的马克思的整个历史发展学说的人的"个体"概念,却没有给予恰当的说明。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
个人自主活动
”
逻辑
平常心
Keywords
"Die deutsche Ideologie"
individual independent moves
logic
ordinary heart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共性实践的逻辑与人类自我造就和自为拥有的意义结构——现实个人的自主活动与马克思社群共同体的理想
被引量:
5
2
作者
袁祖社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3,共7页
文摘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集中体现着其关于未来美好社会的价值理性表达,表现出其以作为类整体的生存本位为依归之“公共性”追求与宏大、深邃的文化人类学视野;“共产主义”从多个层面标志着马克思的公共哲学观念或者这种哲学的“公共性”品质人与人关系维度上的个性自由、人与社会关系上平等主体间交流理性基础上的公共主义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的生态公正;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是一种真正面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创造性的公共实践形式。马克思对劳动异化之谜的破解,揭示了“公共实践”的渊源和旨趣——人类自我造就和自为拥有着的“意义结构”,彰显着作为一个社群共同体的共产主义的精神实质。
关键词
共产主义
公共性实践
个人自主活动
社群共同体
Keywords
communism
public practice
freedom of individual activity
community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唯物史观: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3
作者
王友洛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6-150,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四重视域的研究>(03BKS01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青年马克思哲学转变的方向和新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现实的人”与“个人自主活动”)是理解和阐释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同时也是“现实人的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重要视角。(1)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转变并不像流行说法认为的那样,是从唯心主义转向了主张物质第一性的“纯粹”的唯物主义,尔后又把这种“纯粹”的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在政治实践的“《莱茵报》时期”遭遇“苦恼的疑问”以后,通过批判、发展和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其中,从费尔巴哈等的“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实行哲学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现实的人”则是建构唯物史观的一个“理论切入点”。(2)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因遗忘了“个人自主活动”这一重要范畴而缺乏主体向度,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的人”是如何“历史地”发展的。马克思则通过“个人自主活动”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科学地说明了全部社会历史同时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
现实的人
个人自主活动
唯物史观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个人自主活动”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逻辑问题
王盛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公共性实践的逻辑与人类自我造就和自为拥有的意义结构——现实个人的自主活动与马克思社群共同体的理想
袁祖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唯物史观: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王友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