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知识共享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丽霞 秦丹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0,共5页
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集工具、服务、个人资源网络、人际交流网络于一体的"混合体"。教师在此空间开展的知识共享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是网络资源再生的一条有效途径。本研究从教师知识共享的内涵出... 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集工具、服务、个人资源网络、人际交流网络于一体的"混合体"。教师在此空间开展的知识共享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是网络资源再生的一条有效途径。本研究从教师知识共享的内涵出发,结合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构建出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知识共享的行为模型,描述了发生在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之间以及个人空间与群体之间的知识共享途径,并且完成了对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知识共享的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提出优化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知识共享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知识共享 知识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认知视角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中有效学习的保障路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立新 秦丹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0,共6页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在与不同群体的交流中、在与更加多元化的技术和资源的交互中完成知识的生成和个体的自我成长过程,并由此形成个体内部认知活动与外部技术和资源之间互融互补的认知发展态势。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整合...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在与不同群体的交流中、在与更加多元化的技术和资源的交互中完成知识的生成和个体的自我成长过程,并由此形成个体内部认知活动与外部技术和资源之间互融互补的认知发展态势。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整合了知识网络平台与社交网络平台,为分布式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研究以分布式认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一个具有系统性、交互性和知识创生性的学习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从搭建有效的社会互动平台、创建知识创生有效路径以及为学习者提供工具沉浸型学习支持系统三个方面,探讨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中保障学习有效进行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分布式认知理论 学习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通主义视域下的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知识共享与创生策略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丽霞 朱霞霞 秦丹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43,共7页
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个性化的虚拟平台,它以独立的教师个体为中心,连接网络中的各种学习工具、数字化资源以及个性化服务,为教师彼此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创生提供了良好的在线环境。该文以连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分析了教师个人网... 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个性化的虚拟平台,它以独立的教师个体为中心,连接网络中的各种学习工具、数字化资源以及个性化服务,为教师彼此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创生提供了良好的在线环境。该文以连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分析了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中知识共享与创生的角色观、知识观和学习观,构建了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知识共享与创生的过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部知识节点连接,完成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构建""人际节点连通,形成知识互通共同体""外部知识节点连接,促成个体知识显性化"等知识共享与创生的策略,以优化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主义学习理论 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知识共享 知识创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倩月 曹卫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35,共4页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网络学习空间已成为"互联网+教育"形势下的主要学习方式。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成效对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至关重要。各式各样的网络学习空间逐渐展露头角,但实际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过程中仍...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网络学习空间已成为"互联网+教育"形势下的主要学习方式。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成效对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至关重要。各式各样的网络学习空间逐渐展露头角,但实际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存在教学资源质量差异大、教学应用方式陈旧、网络学习空间利用率低、公共应用服务不完善等现实问题。聚焦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研究,提出有效解决策略,以推动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的长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教育信息化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学习空间支持教师设计思维发展策略探索 被引量:13
5
作者 尹睿 郭华平 +1 位作者 何斯婧 何靖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7,51,共8页
"互联网+"时代,为了适应技术驱动的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技术整合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更需要一种直接指向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为前提的设计思维。教师设计思维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个人网络... "互联网+"时代,为了适应技术驱动的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技术整合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更需要一种直接指向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为前提的设计思维。教师设计思维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因其具有认知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反思性的四重中介作用,为发展教师设计思维奠定了可能。该文以广州市中学名师工作室为基点,以广州市互动教学教研系统的"教师工作坊"为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依托,从教师设计思维的发生过程出发,构建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支持教师设计思维发展的三大策略:支持教师确立设计框架为目的的同伴互助策略、支持教师改进设计模式为目的的课例研究策略和支持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为目的的引导反思策略,以帮助教师在知识内化与外化相互作用中实现知识创造,进而促进设计思维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设计思维 知识创造 同伴互助 课例研究 引导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