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觉醒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长——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观念史考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修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2,共6页
用观念史的方法来考察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思潮的演进,可以粗略地概括为一个主体觉醒和个人权利意识增长的过程。80年代,从独立思考到人生观问题的重新合法化,从“选择”概念的流传到“价值”成为日常话语,从“人学热”到主体性哲学... 用观念史的方法来考察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思潮的演进,可以粗略地概括为一个主体觉醒和个人权利意识增长的过程。80年代,从独立思考到人生观问题的重新合法化,从“选择”概念的流传到“价值”成为日常话语,从“人学热”到主体性哲学的兴起,不断转移的热点其核心的观念就是“主体性”。90年代思潮涌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个体觉醒的进程仍在继续,其特点是主体追求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利益上来,实现了经济动机的合法化,“自主”、“竞争”、“成功”等观念突出,进而把“权利”和“公正”问题提上了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觉醒 个人权利意识 中国 社会思潮 观念史 独立思考精神 人生观 “选择“观念 价值 主体性范畴 哲学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公私观念的嬗变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世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提要]明末清初以降,随着理学价值观念的衰落,中国传统的公私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儒者认为,自私来自天赋,是人之常情,不可剥夺;他们重视个人经济独立,肯定并发展了前人"治生为本"的思想;他们不只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 [提要]明末清初以降,随着理学价值观念的衰落,中国传统的公私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儒者认为,自私来自天赋,是人之常情,不可剥夺;他们重视个人经济独立,肯定并发展了前人"治生为本"的思想;他们不只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还主张开明自营。积极谋求发展。清代公私观念的这些变化,大大地推进了个人权利意识的产生与发展,而且,这些变化贯穿于整个清代思想发展历程,并没有为某些政治史上的事件所左右,显示了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私 治生 自营 个人权利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我的消解与小我的异化
3
作者 许纪霖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9-9,共1页
当国家从私人领域退了出来,而社会的公共领域尚未完全开放时,人们在私人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产生了个人权利意识,他们开始知.道:我要什么,我拥有什么样的权利,但相应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反而迟迟未能落实。市场的残酷竞... 当国家从私人领域退了出来,而社会的公共领域尚未完全开放时,人们在私人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产生了个人权利意识,他们开始知.道:我要什么,我拥有什么样的权利,但相应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反而迟迟未能落实。市场的残酷竞争,使得被解放了的个人,被抛到社会上,成为无所依傍的孤零零的原子化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权利意识 异化 小我 消解 大我 私人领域 责任意识 义务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