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盟数据保护认证制度与中国镜鉴
1
作者 许皖秀 王硕 左晓栋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实现安全、有序、自由的数据跨境传输是各国政策制定的重要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38条明确规定个人信息跨境传输认证制度,但该制度处于建设初期,仍然面临着确定认证对象等基础性、实施性问题.欧盟作为数据保护认证制... 实现安全、有序、自由的数据跨境传输是各国政策制定的重要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38条明确规定个人信息跨境传输认证制度,但该制度处于建设初期,仍然面临着确定认证对象等基础性、实施性问题.欧盟作为数据保护认证制度的起源地,其制度体系与制度特色对我国认证制度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以欧盟数据保护认证制度及我国个人信息跨境传输认证制度为研究对象,比较二者间的制度设计差异,针对我国认证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困境提出包括明确认证对象在内的5方面改进建议,为个人信息跨境传输认证制度的完善与革新提供有益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数字贸易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跨境传输 第三方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个人数据保护策略研究——由英国下议院《网络安全:个人在线数据保护》报告说开去 被引量:20
2
作者 韩秋明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104,共11页
介绍信息生态理论的核心思想,通过包含信息人和信息环境在内的信息生态理论框架分析英国下议院文化、媒体和体育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报告《网络安全:个人在线数据保护》,剖析涉及其中的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TalkTalk公司及其用户、第三方... 介绍信息生态理论的核心思想,通过包含信息人和信息环境在内的信息生态理论框架分析英国下议院文化、媒体和体育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报告《网络安全:个人在线数据保护》,剖析涉及其中的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TalkTalk公司及其用户、第三方合作机构、公共安全部门等信息人在个人数据保护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生态位,概括《报告》中对以上信息人提出的建议,总结相关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在线个人数据保护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生态链割裂、生态位失位、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从信息人和信息生态环境等方面剖析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并构建个人数据保护的宏观机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微观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个人数据保护 信息安全 信息生态 数据泄露 《网络安全:个人在线数据保护》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支付数据信息利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华荣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47,共4页
随着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日益普及,支付交易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支付数字化、信息化、移动化趋势日趋明显,支付服务提供商采集的支付信息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已经成为支付服务提供商的重要资产。但同时,个人支付信息数据保护问... 随着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日益普及,支付交易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支付数字化、信息化、移动化趋势日趋明显,支付服务提供商采集的支付信息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已经成为支付服务提供商的重要资产。但同时,个人支付信息数据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法律法规对个人支付信息数据保护力度不足、支付服务提供商获取信息冲动强烈且对信息数据风险管理不力、公众信息保护意识不强,给不法分子非法获取和利用信息带来可乘之机。结合我国支付市场实际,应从健全支付信息数据保护的法规制度体系、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和使用、推进行业自律规范、提高公民个人信息数据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支付信息数据保护 演化博弈 支付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画像领域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玉辉 张华 张宝中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89,共7页
大数据时代,数据画像越来越盛行,尤其在金融领域,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利用个人的身份信息、账户信息、交易信息、社交信息、兴趣爱好等对其开展数据画像,以此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向其推销产品或服务。但不规范的数据画像或数据画像运用不... 大数据时代,数据画像越来越盛行,尤其在金融领域,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利用个人的身份信息、账户信息、交易信息、社交信息、兴趣爱好等对其开展数据画像,以此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向其推销产品或服务。但不规范的数据画像或数据画像运用不当不仅容易导致信息主体的隐私权遭到侵害,还可能导致其财产损失。研究数据画像领域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明确数据画像的合理边界,规范数据画像的运用,对于平衡个人信息的使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画像 数据 个人金融信息 个人隐私 敏感数据 数据挖掘 数据处理 数据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 金融消费者权益 精准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个人数据保护的“后隐私权”变革 被引量:63
5
作者 刘泽刚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64,共11页
个人数据保护权的兴起是大数据时代法制发展的新动向。在欧盟范围内,个人数据保护权取代隐私权,成为信息隐私保护和数据保护法制重构的首要权利。个人数据保护进入"后隐私权"时代。与强调消极防御的隐私权不同,个人数据保护... 个人数据保护权的兴起是大数据时代法制发展的新动向。在欧盟范围内,个人数据保护权取代隐私权,成为信息隐私保护和数据保护法制重构的首要权利。个人数据保护进入"后隐私权"时代。与强调消极防御的隐私权不同,个人数据保护权具有鲜明的主动防护特征。与人格权、信息自决权相比,它的规范内容更加确定。欧盟力推个人数据保护权兼具浓厚的法律和产业背景。棱镜门事件后,个人数据保护权的影响力突破区域局限,对全球大数据时代相关市场和法律规范重构发挥重大作用。然而,个人数据保护权也不是没有成本的制度设置,运用不当可能拖累互联网经济发展,甚至会产生保护主义的过度防御问题。我国应对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权的效应进行综合研判,可在规范基础、制度结构和法律形态方面对其进行适当借鉴,但不宜盲目照搬其立法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数据保护 隐私权 人格权 信息自决权 个人数据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时代反兴奋剂信息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14
6
作者 熊英灼 董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8-55,共8页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反兴奋剂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迫使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做出法律改革,但依然存在许多争议。最引人注目的是反兴奋剂信息处理的合法性问题,是否要在反兴奋剂领域引入被遗忘权和数据可携带权问...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反兴奋剂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迫使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做出法律改革,但依然存在许多争议。最引人注目的是反兴奋剂信息处理的合法性问题,是否要在反兴奋剂领域引入被遗忘权和数据可携带权问题,反兴奋剂信息的跨境传输问题。只有厘清反兴奋剂领域自治与法治的关系,才能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正确路径。在反兴奋剂领域,应当进一步提高个人信息的保护标准,以必要性原则对反兴奋剂机构的信息处理和跨境传输做出限制,同时引入被遗忘权和数据可携带权,加强对信息主体的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兴奋剂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 信息处理 跨境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个人数据保护制度的源流——域外立法的历史分析和启示 被引量:34
7
作者 高富平 王苑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8-49,25,57,共14页
个人数据保护制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几个代表国家的立法,在20世纪80年代因OECD和欧洲委员会的努力成为国际规则,而这些国际规则逐渐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被各国所接受,以不同法律体制保护个人数据上的主体权利。个人数据保护制度的产生... 个人数据保护制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几个代表国家的立法,在20世纪80年代因OECD和欧洲委员会的努力成为国际规则,而这些国际规则逐渐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被各国所接受,以不同法律体制保护个人数据上的主体权利。个人数据保护制度的产生缘由是,在个人档案的电子化背景下,与个人有关的个人数据脱离个人被处理,可能有害于个人尊严、自由,因而需要在基本人权上确立个人数据保护(信息隐私)制度,规范个人数据流通利用行为,防范个人数据滥用。从域外立法源流来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本质上是个人信息正当利用的一套规则,是个人数据上的主体权利受保护,而不是个人对数据的支配权受保护。我国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建构保护体系时,既要借鉴域外的基本原则,接轨国际规则,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构筑既适应时代需要又解决本国问题的制度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个人数据) 个人数据保护立法 个人数据制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个人数据保护标准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相丽玲 贾昆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4,共10页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标准正在成为中外企业规避“数据合规”风险的行动指南,了解中外个人数据保护标准的发展进程,分析目前学术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及CiteSpace和Ex...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标准正在成为中外企业规避“数据合规”风险的行动指南,了解中外个人数据保护标准的发展进程,分析目前学术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及CiteSpace和Excle工具分析了中外个人数据保护标准的发展历程、研究动态及其主要研究内容与学术观点。[结论/结果]国内外个人数据保护标准的发展均以本国的立法为基础,国际、区域、国家三位一体的个人数据保护标准体系正在形成,国际间标准的适用性问题,特别是企业面对“数据合规”风险的问题,将成为未来个人数据保护标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保护 ISO 数据合规 标准 个人信息 个人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财产权保护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姬蕾蕾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30,共10页
伴随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个人信息的商业化利用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确立个人信息财产权的呼声高涨。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以财产权为导向保护个人信息的有益探索很好地回应了新时代的需求,值得借鉴。我国立法构建个人信息财... 伴随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个人信息的商业化利用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确立个人信息财产权的呼声高涨。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以财产权为导向保护个人信息的有益探索很好地回应了新时代的需求,值得借鉴。我国立法构建个人信息财产权制度在司法精神和立法先例层面均具有正当性,故可以财产权为导向,围绕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进行制度设计,消弭个人信息财产化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在信息收集阶段,更新知情同意规则并进行类型化保护适用,保障个人对信息利用范围的实质知情;在信息处理阶段,确定匿名化规则和选择退出规则,强化个人对信息利用方式的现实管控;在信息利用阶段,确立有限转让规则与删除规则,确保个人对信息利用目的的实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个人信息 《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财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数据征信个人敏感数据保护困境及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晓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6,共7页
个人敏感数据若被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数据主体人身和财产安全,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损或遭受歧视性待遇。大数据征信涉及敏感数据类型众多,且存在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获取其敏感数据或以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个人敏感数据等问... 个人敏感数据若被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数据主体人身和财产安全,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损或遭受歧视性待遇。大数据征信涉及敏感数据类型众多,且存在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获取其敏感数据或以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个人敏感数据等问题。本文研究分析了大数据征信采集处理个人敏感数据类型及特征,以及我国大数据征信个人敏感数据保护困境,总结了个人敏感数据保护国际经验,并提出了建立大数据征信个人敏感数据保护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征信 敏感数据 人工智能 云计算 数据挖掘 信息泄露 个人隐私 数据保护 征信机构 征信监管 金融消费者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付宝等5家机构首批通过“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能力”认证
11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8-98,共1页
近日,国内公布了首批通过“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能力”认证的机构,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机构获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认证通过。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2020)、《个人金... 近日,国内公布了首批通过“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能力”认证的机构,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机构获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认证通过。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2020)、《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JR/T0171-2020)、《金融数据安全数据安全分级指南》(JR/T 0197-2020)以及适用的其他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为依据展开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 数据安全 认证中心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 (中国)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122
12
作者 梅绍祖 齐爱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30,共6页
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作为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法律问题,日渐受到关注。在我国学界,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以及个人信息收集者的权利,乃至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基础等... 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作为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法律问题,日渐受到关注。在我国学界,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以及个人信息收集者的权利,乃至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基础等基本理论问题尚缺乏一致的认识。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已经于全球普遍开展,我国政府已经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立法日程的今天,阐释个人信息的基本法理和主要问题,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已成为相关法学界士子的紧迫责任。幸得梅绍祖教授和张素华博士的宏文,加之拙文,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性问题研究、微观应用和宏观架构等角度对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应该说,这组专论对于我们认识个人信息的基本法律原理以及围绕个人信息保护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是有帮助的,并且对我国个人信息立法也是有参考价值的。然庙堂之材,非一树之木,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信息社会产生的新问题,并慷以良策,以利国利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隐私权保护 个人数据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中“同意”规则的规范构造 被引量:153
13
作者 陆青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129,共11页
权利人同意是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基础之一,同意既可能构成合同等交易行为的给付内容,也可以是单纯表达对他人商业利用不法性的排除。两者分别体现了权利人对其个人信息的积极和消极控制。同意在法律性质上属于意思表示,因此对同意规... 权利人同意是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基础之一,同意既可能构成合同等交易行为的给付内容,也可以是单纯表达对他人商业利用不法性的排除。两者分别体现了权利人对其个人信息的积极和消极控制。同意在法律性质上属于意思表示,因此对同意规则的规范构造可以从意思表示的方法(包括明示、默示,原则上不包括沉默)和实质要求(包括意思自治、知情同意和弱者保护)加以展开。主张任何信息在收集、使用上都必须得到用户(明示)同意,或者相反,主张一般信息都可以通过默许同意的方式取得用户授权,都是不可取的。同意的例外规则需要再整合,特别是根据个人信息主体要求签订和履行合同所必需的信息无须适用同意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数据保护 同意规则 意思表示 数据时代 新兴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比较法重思:中国道路与解释原理 被引量:73
14
作者 丁晓东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86,共14页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表面与形式上与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高度相似,但并非后者的翻版,二者在法律性质、立法目的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别。欧盟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具有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文化渊源,其风险防范以人格与身份为核心,而我国...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表面与形式上与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高度相似,但并非后者的翻版,二者在法律性质、立法目的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别。欧盟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具有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文化渊源,其风险防范以人格与身份为核心,而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则更加具有实用主义的特点,其保护的法益包括了人格与人身财产安全等多项权益。而中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虽存在重大差异,但也存在若干共同点。《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借鉴欧美立法的同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解释与适用这部法律,应坚持实用主义、风险规制、公私法合作治理、场景化适用等解释原理,从而创造出为全球个人信息保护贡献落地实施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隐私 人格尊严 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5、56条为中心 被引量:28
15
作者 刘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50,共12页
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属于受强制的自我规制,是一种事前性的合规评估和风险评估程序。作为数据治理重要工具的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可以检验个人信息处理是否合规,有助于识别并降低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有利于减轻或免除个人信息处理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属于受强制的自我规制,是一种事前性的合规评估和风险评估程序。作为数据治理重要工具的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可以检验个人信息处理是否合规,有助于识别并降低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有利于减轻或免除个人信息处理责任。当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的适用范围过于宽泛,缺乏必要的限定条件,可能对个人信息处理者带来过大的评估压力,同时极易导致评估流于形式。为了更全面地保护个人信息,国家机关也应履行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义务。应特别重视设计参与程序、复审程序、事先咨询程序、公开程序等评估程序,以保障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的行为应包括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和采取的保护措施,评估的影响应包括确定的实际影响和潜在的不确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 自我规制 风险治理 数据保护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9
16
作者 薛峰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2-45,共4页
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案件层出不穷,泄露的方式方法不断升级,同时社会公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新的难题和挑战。梳理国内外个人信息泄露的基本情况,从美国征信公司艾克飞(Equifax)信息泄露的具体案例出发,对比欧美在加... 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案件层出不穷,泄露的方式方法不断升级,同时社会公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新的难题和挑战。梳理国内外个人信息泄露的基本情况,从美国征信公司艾克飞(Equifax)信息泄露的具体案例出发,对比欧美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经验做法,分析我国个人信息泄露和数据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信息泄露 数据保护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视频设备应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被引量:9
17
作者 石佳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101,I0003,I0004,共14页
公共场所视频设备对于维护公共安全、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个人的隐私权及个人信息等权利与自由带来风险,因此有必要进行法律规制;我国《民法典》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对此均作出了重要规定,未来应根据这些法... 公共场所视频设备对于维护公共安全、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个人的隐私权及个人信息等权利与自由带来风险,因此有必要进行法律规制;我国《民法典》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对此均作出了重要规定,未来应根据这些法律规定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就公共场所视频设备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而言,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以及公开、透明原则,应尽到必要的告知提示义务,所收集的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_.公共视频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应遵守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的有关规则,保护信息主体的选择权,并承担具有结果义务性质的信息安全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视频设备 公共安全 个人信息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付标记化技术的电子支付信息保护方案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芳 《信息安全研究》 2020年第3期259-265,共7页
个人信息保护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命题.支付信息安全关系着银行、支付机构、商户和持卡人的切身利益.以往普遍采用的支付信息安全保护手段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信息泄露和交易欺诈的发生.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基于支付标记化技术... 个人信息保护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命题.支付信息安全关系着银行、支付机构、商户和持卡人的切身利益.以往普遍采用的支付信息安全保护手段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信息泄露和交易欺诈的发生.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基于支付标记化技术的支付信息保护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支付信息泄露的问题,对持卡人、发卡机构、收单机构等支付产业各方都提供了便捷性和安全性的支付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泄露 支付信息安全 支付标记化 个人信息保护 标记 银行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数据保护的风险范式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文思洁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2-206,F0003,83,共7页
[研究目的]大数据时代,基于风险的方法成为数据控制、处理者行为合规判断与责任认定的重要工具。然而该方法却引发了与基于权利的个人信息保护路径兼容性、有效性上的争议,研究该方法有助于对互联网企业规范发展提供有益经验。[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大数据时代,基于风险的方法成为数据控制、处理者行为合规判断与责任认定的重要工具。然而该方法却引发了与基于权利的个人信息保护路径兼容性、有效性上的争议,研究该方法有助于对互联网企业规范发展提供有益经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系统性地对基于风险方法内容进行梳理;引入卢曼风险社会学理论解释权利与风险的概念分歧,以基本权利的法权关系为基础比较了权利方法与风险方法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结论]风险方法与权利方法实质上都是欧盟数据保护公法进路中调整个人与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对等关系的工具,但在保护手段上具有差异性。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应当吸收风险方法的优势,通过纳入安全因素将其本土化;探索欧盟公法进路以完善私法进路之不足,借由基本权利的私人间效力学说,以实现风险方法与权利方法的理论弥合与实践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合规 数据保护 数据安全 个人信息 GDPR 风险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智能传播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昭熠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数据保护条例",其对智能传播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充分保护数据主体权利,规范智能传播平台发展;保障数据自由流动,维护智能传播产业发展。但其中一些有争议的条款也对智能传播发展造...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数据保护条例",其对智能传播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充分保护数据主体权利,规范智能传播平台发展;保障数据自由流动,维护智能传播产业发展。但其中一些有争议的条款也对智能传播发展造成潜在的消极影响:删除权可能会损害智能信息基础系统,无法保障智能传播平台提供精准化的推送服务;可携带权可能导致智能传播行业的不规范竞争;限制改变数据使用目的,难以自动优化智能传播平台服务功能;人工审查重要算法决策增加成本,影响智能传播平台自动价值判断与决策等。对智能传播未来发展的启示在于:基于利益需求重新衡量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利用;智能传播企业监管部门从风险预测角度出发,以国家法律为依据,完善和丰富企业监管规章制度;通过政策、技术、法律等手段平衡个人信息权与智能传播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智能传播 个人信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