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1
作者 何炜 韦章琳 张训常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54,共20页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生育的视角考察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2018年个税改革增加了女性的劳动时间,并且生育女性的税改效应比未生育...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生育的视角考察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2018年个税改革增加了女性的劳动时间,并且生育女性的税改效应比未生育女性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个税改革可以通过影响隔代抚养和家务时间来增加女性的劳动时间。此外,个税改革对于生育一孩、未受高等教育、农村户口和生育女孩的女性劳动供给的正向激励效果更为显著。个人所得税改革措施中,免征额的调整对于女性的劳动供给影响最大,其次是平均税率的减免,而专项附加扣除改革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劳动供给 女性 生育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中低收入群体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毛畅果 徐东烁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1,共15页
如何通过科学的财税政策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推进共同富裕是学术界和政策界面临的共同命题,其中,收入所得税对激发劳动力市场活力、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劳动参与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2020年的三期面板数据,... 如何通过科学的财税政策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推进共同富裕是学术界和政策界面临的共同命题,其中,收入所得税对激发劳动力市场活力、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劳动参与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2020年的三期面板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法分析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提高个税免征额促进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参与,但未显著增加劳动时间。经过更换回归模型、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个税免征额提高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不同性别和婚姻状况的群体中存在差异,对女性群体、已婚群体的劳动参与影响更大。机制上,新税改显著降低了个体由于照料家庭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因此,未来个税政策的改革方向应包括:持续关注重点人群的收入情况,有效发挥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充分考虑个税改革对于女性和已婚群体劳动供给更强的激励作用,积极推行鼓励已婚女性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细化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或标准,增强劳动者获得感,激励低收入群体就业,助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中低收入群体 劳动供给 双重差分法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与展望——基于促进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视角 被引量:23
3
作者 崔军 朱志钢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7,共9页
本文以促进我国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构建与形成为主要视角,将如何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作用作为基本主线,简要分析了自1980年中国个人所得税开征以来的改革历程,着重评价了本轮改革(2011年)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提出了今后改革的总... 本文以促进我国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构建与形成为主要视角,将如何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作用作为基本主线,简要分析了自1980年中国个人所得税开征以来的改革历程,着重评价了本轮改革(2011年)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提出了今后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橄榄型 收入分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还是效率: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效应分析 被引量:51
4
作者 李文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55,共15页
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数据实施的微观模拟分析表明,中国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大幅降低了平均税率,减少了个人所得税的效率损失,但是也削弱了其再分配能力。减税的相对幅度随税前家庭年收入的提高呈倒U形,但减税绝对额与税... 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数据实施的微观模拟分析表明,中国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大幅降低了平均税率,减少了个人所得税的效率损失,但是也削弱了其再分配能力。减税的相对幅度随税前家庭年收入的提高呈倒U形,但减税绝对额与税前家庭年收入呈正比,专项附加扣除的引入也使收入较高的家庭获益更多。新税制在总体上和不同收入区间上都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能力,其中专项附加扣除对公平也有负面影响。改革后平均税率的大幅降低抵消了累进性的提高,从而削弱了纵向公平效应,综合所得的引入则改善了横向公平效应。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效率取向是有充分理由的,但仍可在促进效率的同时,通过适当协调不同种类所得税率、适当优化专项附加扣除来强化税制的公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公平 效率 专项附加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福利效应及其动态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宏宝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79,共8页
通过回顾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对"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目标进行解读,可以发现改革的核心包括税基的综合、纳税单位的综合、税率的调整三个关键因素,改革的本质是在现行分类征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汇... 通过回顾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对"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目标进行解读,可以发现改革的核心包括税基的综合、纳税单位的综合、税率的调整三个关键因素,改革的本质是在现行分类征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汇算清缴。基于这种理解,利用递归动态CGE模型考察如下三类情景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的福利效应:一是仅对居民收入进行税基综合,二是在对居民收入进行税基综合的同时调整税率,三是在对居民家庭进行税基综合的同时调整税率。结果表明:情景一与情景二都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但也会导致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下降;情景三在促进福利均等化的同时也提升了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从改革的长期影响看,情景三的福利效应更具有渐近性,如果进一步考虑到税改其他方面的经济影响,则情景三的综合优势相对明显,但也面临政府收支减少的约束。随着税收征管能力的提高,结合市场经济改革取向对政府职能转型的要求,我国个税改革正面临一个难得的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税基综合 税率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第三方信息报告机制的建立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奕 《税收经济研究》 2017年第1期16-21,共6页
在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过程中,征管方式的革新是其重要的部分,而第三方信息报告机制的建立又是征管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文章指出了建立第三方信息报告机制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必然要求,也说明了第三方信息对税务机关... 在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过程中,征管方式的革新是其重要的部分,而第三方信息报告机制的建立又是征管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文章指出了建立第三方信息报告机制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必然要求,也说明了第三方信息对税务机关获取纳税人税收信息、对税务稽查的重大作用。然后在分析国内第三方信息获取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利用第三方涉税信息成熟经验,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信息报告机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与综合相结合 个人所得税改革 第三方信息报告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所得税改革与税收公平的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靳东升 《地方财政研究》 2005年第5期33-35,共3页
从亚当·斯密开始,税收公平就成为许多国家税制建设过程中奉为圭臬的基本原则。在税制体系中,有些税种的主要功能是筹集政府收入,有些税种的主要功能是调控宏观经济,而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税收公平 个人所得税改革 社会公平 税收负担 税制体系 纳税人 收入差距 宏观经济 经济性重复征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岳茜玫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9,共8页
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来研究中国个人所得税,有利于直面现实挑战,为改革推进明确努力方向。作为直接税改革的重点,个人所得税改革具有很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效果。现代化经济体系下,中国个人所得税分类与综合改革已经启航,... 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来研究中国个人所得税,有利于直面现实挑战,为改革推进明确努力方向。作为直接税改革的重点,个人所得税改革具有很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效果。现代化经济体系下,中国个人所得税分类与综合改革已经启航,直指税制优化和国家治理两大制度目标,正在发挥减轻税收负担、推动创新转型的积极作用。研究认为:个人所得税应体现稳定政府与自然人和谐税收关系的功能;及时追踪并评估改革成效,促进新税制下个人所得税再分配作用机制形成;全面加强个人所得税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政治经济学 社会福利效应 税收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1
9
作者 邬斌锋 孙琳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7-80,共4页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体现着一个主权国家在其管辖权范围内与居民和非居民的一种征纳关系,它具有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等功能。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主要存在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偏低、个人纳税意识淡薄、对实物或其他福利...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体现着一个主权国家在其管辖权范围内与居民和非居民的一种征纳关系,它具有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等功能。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主要存在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偏低、个人纳税意识淡薄、对实物或其他福利的税征基本属于空白、高边际税率现实意义不大、偷逃税比较严重等问题,因此需要从税收的源头、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税收征管、征税的形式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改革 税收 税收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所得税改革与家庭教育支出——兼论教育负担与教育差距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利利 刘洪愧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教育支出增加以及相应的教育发展有利于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个人所得税改革有望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差距来提高家庭教育支出,这也是评估个税改革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个人所得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 教育支出增加以及相应的教育发展有利于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个人所得税改革有望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差距来提高家庭教育支出,这也是评估个税改革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个人所得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个税改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个税改革在增加家庭教育支出的同时,显著减轻了家庭教育负担,缩小了家庭教育支出差距;并且,个税改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家庭孩子数量和孩子学习阶段差异方面。因此,国家新一轮个税改革的收入分配调节,是改善家庭教育支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家庭教育支出 教育负担 教育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桂萍 刘薇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5,共10页
基于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本文利用2016年-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借助差分方程组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员工薪酬、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 基于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本文利用2016年-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借助差分方程组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员工薪酬、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31.52%、38.85%和14.86%;异质性分析发现,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国有企业、中部与西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结论从企业微观视角评估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经济效应,为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政府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华炳 刘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25-30,共6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若干问题探讨邱华炳,刘磊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合并了原来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三个税种。这次改革,使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朝着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若干问题探讨邱华炳,刘磊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合并了原来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三个税种。这次改革,使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朝着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然而,个人所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个人所得税制度 纳税人 超额累进税率 附加福利 若干问题 劳务报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个人所得税 财产租赁所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5
13
作者 倪才龙 马雯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2,共6页
随着个人财富的变化,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足日趋显现,分类所得税课税模式在当今社会的弊端日益显现,既难以体现公平税负、合理税负的原则,又给征收管理带来困难,全面改革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制度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存权保障的《个人所得税法》改革及完善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治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8,F0003,共8页
《个人所得税法》的改革已经从单纯的免征额、累进税率的调整深入到综合税制建构的层面,但是其重心仍然是解决如何扩大对高收入者的适用力度问题。从对征税权力的确认及强化角度看,这一过程体现了个税法积极干预的扩张型改革进路的特点... 《个人所得税法》的改革已经从单纯的免征额、累进税率的调整深入到综合税制建构的层面,但是其重心仍然是解决如何扩大对高收入者的适用力度问题。从对征税权力的确认及强化角度看,这一过程体现了个税法积极干预的扩张型改革进路的特点。与"多取"、"多予"的扩张型改革进路不同,基于生存权保障的改革进路主要通过减免优惠与费用扣除两大制度建立课征减除机制,呈现出"少取"、直接"让利"的收缩型改革进路的特点,与公共财政价值目标、作用机理、基本原则的发展趋势相契合。现行立法上的免征额、减免税、费用扣除制度尚不能承担这一基于生存权保障的改革任务,有必要从适用模式、形式依据、实体限度几方面完善个税法减免优惠与费用扣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法》改革 扩张型改革进路 收缩型改革进路 生存权保障 减免优惠 费用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个税改革的现实约束与理性选择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霞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3,共4页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当前我国分类课征个税的模式存在较大局限,既难以体现纳税人的综合纳税能力,容易造成纵向不公平征税,也因税制模式设置欠科学、缺乏弹性,容易带来税款流失、监...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当前我国分类课征个税的模式存在较大局限,既难以体现纳税人的综合纳税能力,容易造成纵向不公平征税,也因税制模式设置欠科学、缺乏弹性,容易带来税款流失、监管成本高等问题。启动新一轮的个税改革理应成为共识,然而现实面临着税收管理、政治环境和税收文化的约束,改革应从政策层面、征管层面统筹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现实约束 理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制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曲一申 臧旭恒 姚健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7,共13页
税收及税制结构在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税收总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可以通过调节税制结构来刺激居民消费。从异质性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由于异质性消费者无法实现跨期最优,导致其效用函数不同... 税收及税制结构在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税收总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可以通过调节税制结构来刺激居民消费。从异质性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由于异质性消费者无法实现跨期最优,导致其效用函数不同。这意味着同样一单位减税额会造成不同消费者最优消费水平的不同变动。本文以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作为政策节点,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收入和消费数据计算居民承担的直接税和间接税数值,以个人所得税改革对税制结构的调整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居民消费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显著刺激居民消费,并且刺激效果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在调节税制结构的过程中,需在居民整体税负水平保持稳定或者逐步下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直接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在税制结构良性发展的同时兼顾居民消费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税制结构 居民消费 异质性消费者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