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个人实践性知识合法化: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崔大志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89,共3页
-
基金
辽宁省2010年度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编号:2010lslktjyx-08)
大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DLSK133)
-
文摘
激励教师从自身教育实践活动中寻求自我成长的源泉与动力,是实现教师开放持续的专业发展的基础。在外语教育领域中,外语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仍然未能走向合法表现为:教育实践活动不受重视,教师的个人知识、实践知识被视为主观与不科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不能被列入学术研究。个人实践性知识的合法化不仅有利于成就外语教师发展,促进教师向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型,也会带来外语教学研究范式与外语教育观的转换。
-
关键词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个人实践性知识
叙事研究
质的研究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康纳利和克兰迪宁的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思想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康晓伟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98,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认同及其专业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CIA150200)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高素质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JYB009)
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暨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质量视角的北京市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项目编号:SZ201510028016)
-
文摘
基于文学叙事理论,康纳利和克兰迪宁建构了以叙事统一体、个人哲学、专业知识场景、意象和叙事探究等概念为标志的个人实践性知识思想。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本质上是与教师的叙事统一体密切相关的个人哲学。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发生场域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场景,在专业知识场景中教师借助意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个人实践性知识。叙事探究是教师理解经验和获得个人实践性知识的途径。
-
关键词
个人哲学
专业知识场景
意象
叙事探究
个人实践性知识
-
Keywords
personal philosoph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andscapes
image
narrative inquiry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
分类号
G40-03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个人知识视野下的教学主张:本质、表征与生成
- 3
-
-
作者
方华基
叶哲铭
高淮微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中心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3-58,共6页
-
基金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与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2019年度教师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名师培养工程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D2019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帮助教师提炼教学主张是名师培养的有效路径。当前名师教学主张提炼的主要方法是基于经验的总结,但是这种路径缺少基于学理层次的有效审视。从个人知识理论视角可以合理解释教学主张的本质与特征。教学主张提炼是教师经历实践、反思、完善等过程,并用语言文本符号与教师行为共同表征的一种实践性个人知识。
-
关键词
教学主张
个人知识视野
名师培养
实践性个人知识
-
Keywords
teaching propositions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 knowledge
the training of competent teachers
practical personal knowledge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王朔与“人文精神讨论”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李建周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78,共7页
-
文摘
虽然1993年“王朔现象”周边是众生喧哗的,但是王朔依然成为了“人文精神讨论”的导火索和重要批评对象。经过从“躲避崇高”到“抵抗投降”的历史窄化过程,被标签化的王朔成为人们无法抹去的文化记忆。剥开叠加在历史事件上的层层话语符码,就会发现基于生活经验的“个人实践性”不经意间被忽视了,而恰恰是这一问题和当下精神建构息息相关。
-
关键词
王朔
“人文精神讨论”
“失语症”
个人实践性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