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个人品德建设
被引量:
8
1
作者
宋成鑫
陈文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6,共3页
十七大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为加强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切入点。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发展,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个人品德建设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鲜明的体现;个人品德建设要统筹兼顾社会公...
十七大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为加强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切入点。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发展,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个人品德建设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鲜明的体现;个人品德建设要统筹兼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的提出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个人品德建设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困境及其出场路径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聘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是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双重历史语境中展开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个人品德建设遭遇着"传统-现代性"这一结构转换的时代困境和由于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分化带来的现实难题。对此,当代中国个...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是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双重历史语境中展开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个人品德建设遭遇着"传统-现代性"这一结构转换的时代困境和由于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分化带来的现实难题。对此,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回应方式和出场路径必然包含两重维度:重释传统和重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品德建设
传统
现代性
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个人品德建设的发生系统
被引量:
2
3
作者
杜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8,160,共8页
个人品德建设是个体自觉培养德性、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进而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建筑活动。个人品德建设不是既定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根据社会系统特别是思想道德系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个体的三种方式——压力、动力和助力,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建设是个体自觉培养德性、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进而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建筑活动。个人品德建设不是既定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根据社会系统特别是思想道德系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个体的三种方式——压力、动力和助力,个人品德建设有三种基本发生方式——压力发生、动力发生和助力发生。三种力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个人品德建设的发生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要素共同作用,推动着个人品德建设的发荣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品德建设
压力发生
动力发生
助力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维度
被引量:
1
4
作者
宋成鑫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应从四个价值维度入手,个人品德建设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坚实基础,深化和拓展了社...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应从四个价值维度入手,个人品德建设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坚实基础,深化和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突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地位和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个人品德建设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个人品德建设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品德建设
价值纬度
以人为本
文化软实力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个人品德建设
5
作者
孙彤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8-180,192,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应该体现五个方面的实践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价值观,以公平正义为前提的利益观,以人文精神为根本的发展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观,以和合文化为依托的社会观。用这五个实践原则去规范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应该体现五个方面的实践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价值观,以公平正义为前提的利益观,以人文精神为根本的发展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观,以和合文化为依托的社会观。用这五个实践原则去规范个人品德建设,是个人品德建设的内在本质和逻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个人品德建设
实践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个人品德建设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
2
6
作者
孙宇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37,共4页
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肩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健全、理性、积极的道德主体的使命,其中,个人品德建设既是着力点,也是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根基,发挥着价值引领、品德涵养和精神提升等作用。新时代新征程,...
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肩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健全、理性、积极的道德主体的使命,其中,个人品德建设既是着力点,也是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根基,发挥着价值引领、品德涵养和精神提升等作用。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全面把握个人品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个人品德建设的学理逻辑、现实逻辑与实践逻辑,切实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品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式现代化
客观诉求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加强品德建设实效性的途径
7
作者
周彩姣
刘芳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9期72-74,共3页
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实效性的途径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增强个人品德建设的渗透性;形成个人品德建设的合力。
关键词
个人品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
基础性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被引量:
31
8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和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宣传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荣誉称号
个人品德建设
道德模范
文明风尚
家庭美德
公民道德
建设
社会公德
精神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个人品德建设
被引量:
8
1
作者
宋成鑫
陈文斌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党委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6,共3页
基金
东北林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个人品德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十七大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为加强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切入点。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发展,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个人品德建设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鲜明的体现;个人品德建设要统筹兼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的提出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个人品德建设
以人为本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困境及其出场路径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聘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文化生态研究"(12YJA710041)
文摘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是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双重历史语境中展开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个人品德建设遭遇着"传统-现代性"这一结构转换的时代困境和由于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分化带来的现实难题。对此,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回应方式和出场路径必然包含两重维度:重释传统和重构现代性。
关键词
个人品德建设
传统
现代性
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
分类号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个人品德建设的发生系统
被引量:
2
3
作者
杜凯
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8,160,共8页
文摘
个人品德建设是个体自觉培养德性、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进而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建筑活动。个人品德建设不是既定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根据社会系统特别是思想道德系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个体的三种方式——压力、动力和助力,个人品德建设有三种基本发生方式——压力发生、动力发生和助力发生。三种力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个人品德建设的发生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要素共同作用,推动着个人品德建设的发荣生长。
关键词
个人品德建设
压力发生
动力发生
助力发生
分类号
F825 [经济管理—财政学]
G4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维度
被引量:
1
4
作者
宋成鑫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基金
东北林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060)
2007年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文摘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应从四个价值维度入手,个人品德建设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坚实基础,深化和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突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地位和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个人品德建设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个人品德建设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关键词
个人品德建设
价值纬度
以人为本
文化软实力
和谐社会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个人品德建设
5
作者
孙彤
机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8-180,192,共4页
文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应该体现五个方面的实践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价值观,以公平正义为前提的利益观,以人文精神为根本的发展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观,以和合文化为依托的社会观。用这五个实践原则去规范个人品德建设,是个人品德建设的内在本质和逻辑需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个人品德建设
实践原则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个人品德建设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
2
6
作者
孙宇萌
机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37,共4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逻辑及其历史超越研究”(项目批准号20BKS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肩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健全、理性、积极的道德主体的使命,其中,个人品德建设既是着力点,也是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根基,发挥着价值引领、品德涵养和精神提升等作用。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全面把握个人品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个人品德建设的学理逻辑、现实逻辑与实践逻辑,切实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关键词
个人品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式现代化
客观诉求
路径选择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加强品德建设实效性的途径
7
作者
周彩姣
刘芳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9期72-74,共3页
文摘
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实效性的途径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增强个人品德建设的渗透性;形成个人品德建设的合力。
关键词
个人品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
基础性工程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被引量:
31
8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文摘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和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宣传学习。
关键词
国家荣誉称号
个人品德建设
道德模范
文明风尚
家庭美德
公民道德
建设
社会公德
精神面貌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个人品德建设
宋成鑫
陈文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困境及其出场路径
黄聘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个人品德建设的发生系统
杜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维度
宋成鑫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个人品德建设
孙彤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个人品德建设的三重逻辑
孙宇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议加强品德建设实效性的途径
周彩姣
刘芳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