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形成机制探讨——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武文珍
                                陈启杰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09YJC630067)
                        
                    
- 
                    文摘
                        作为消费领域的一个分支,社会责任消费行为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研究视角,试图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形成机制做一解释,认为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消费态度、社会认同、消费者感知努力程度是形成社会责任消费意向的前置因素,消费者所拥有的社会责任消费的信息和知识影响社会责任消费意向向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转换。
                        
                    
            
- 
                    关键词
                    
                            社会责任消费
                            道德意识
                            社会认同
                            感知个人努力
                    
                
- 
                    分类号
                    
                            
                                
                                    F713.55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 
                
            
            - 
                题名伍绍祖主任谈端正学术风气
            
- 2
- 
                
            
-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24,共1页
            
- 
                    文摘
                        谈到体育理论研究的学术风气时,伍绍祖主任说:我觉得当前存在一种简单化倾向。不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动辄妄加评论,这是一种肤浅的作风。科学是来不得浮夸和骄傲的,需要的是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深入了解情况。现在有些批评是建立在对事实不了解的基础乏上的。比如一个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就只说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实际上中国的社会情况与西方不同,他的成绩是建立在许多人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
                        
                    
            
- 
                    关键词
                    
                            简单化
                            个人努力
                            理论工作者
                            学术风气
                            真理
                            体育理论研究
                            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
                            运动员
                            社会情况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学习漫话(上)
            
- 3
- 
                
            
- 
                
                            作者
                                邓速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34-40,共7页
            
- 
                    文摘
                        年青的朋友:你曾读过我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当我们吟咏这历史名句的时候,又怎能不联想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呢?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我常常重复这一句话: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于社会就更有效果。我把这点当作真理。这真理是经过我全部的生活经验,即我的观察、阅渎、比较和深思熟虑过的一切所确定下来的。”这些活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 
                    关键词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真理
                            经说
                            唐代诗人
                            个人努力
                            学习生活
                            海流
                            生活经验
                            朋友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