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体系的分立
1
作者 范明志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9,共16页
我国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存在混杂现象,从法律关系客体和法律规则相互独立的角度来看,应当建立相互分立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体系。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在立法目的、法律渊源、保护模式、法律效果等方面均具有区... 我国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存在混杂现象,从法律关系客体和法律规则相互独立的角度来看,应当建立相互分立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体系。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在立法目的、法律渊源、保护模式、法律效果等方面均具有区分性,应当分别建立各自的下位法体系。二者规则体系分立应当以调整对象和基本概念的区分为基础,重点处理好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与数据跨境流动制度中个人信息被作为重要数据、或者与重要数据同等适用数据处理相关条款的规则交叉问题。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体系的分立是我国数据法治建设中的基础性问题,应当从基础立法层面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 规则体系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信体系建设下个人信息保护的进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沛智 贾振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1,共9页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在社会多个领域实现了覆盖且仍在深入。为弥补“结果保护”理念引发的个人信息收集与共享泛化、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应引入“过程保护”理念,明晰个人征信信息收集、共享的范围,加强有关征信规则的有效...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在社会多个领域实现了覆盖且仍在深入。为弥补“结果保护”理念引发的个人信息收集与共享泛化、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应引入“过程保护”理念,明晰个人征信信息收集、共享的范围,加强有关征信规则的有效应用。同时,要统筹个人征信与失信惩戒的体系建设,明晰个人征信信息侵权赔偿的认定标准,进而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体系 失信惩戒 信息收集 个人信息保护 信息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秩序统一性视角下“守门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文华 姚津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5,共10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专门规定“守门人条款”的法律,其创新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在于,相较于美国和欧盟,该法第五十八条“守门人条款”是一种由单个领域向平台治理延伸的“综合式守门人”制度。然而,该法施行仅一年有余,不仅需要...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专门规定“守门人条款”的法律,其创新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在于,相较于美国和欧盟,该法第五十八条“守门人条款”是一种由单个领域向平台治理延伸的“综合式守门人”制度。然而,该法施行仅一年有余,不仅需要厘清“守门人”的主体范围,擅自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和过度采集、存储、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的边界,以及“守门人”监管义务的限度,而且亟待在法秩序统一性视角下理顺“守门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责任体系,为“守门人”使用个人信息提供明确指引,防范相关刑事法律风险。目前此领域的专门研究较为鲜见。未来我国须加强“守门人”监管责任的刑事激励,发挥行政和解制度的前置分流作用,从而实现对“守门人”刑法规制与保护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秩序统一性 “守门人” 互联网平台 个人信息保护 法律体系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信体系中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制度建设的个案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白云 《征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70,共5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征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先试点、后在全国铺开的过程。上海是征信试点城市之一,在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上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征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先试点、后在全国铺开的过程。上海是征信试点城市之一,在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上海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的特点和经验,对我国征信立法和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立法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体系 个人信用信息 法律保护 制度建设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者的合法利益不是个人信息处理的法律根据 被引量:2
5
作者 程啸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64,共13页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民法典》等法律未如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那样将个人信息处理者(或第三方)的合法利益作为一类独立的个人信息处理的法律根据。这种规定是科学合理的。一方面,合法利益的范围过于宽泛,并且适用前需要考虑个...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民法典》等法律未如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那样将个人信息处理者(或第三方)的合法利益作为一类独立的个人信息处理的法律根据。这种规定是科学合理的。一方面,合法利益的范围过于宽泛,并且适用前需要考虑个案情形及各种因素进行利益平衡测试,所以在解释上和适用上具有较大的不可预期性和难度,也不符合我国法律严格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及充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法律制度足以保护个人信息处理者(或第三方)的合法利益,司法实践中处理者(或第三方)的合法利益抗辩都可以通过有关规定逐一解决。此外,我国法也对处理者(或第三方)的合法利益与个人的权益间位阶有相应的规定。故此,合法利益不应当作为我国法上个人信息处理的法律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利益 个人信息处理 法律根据 个人信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法律法规状况及要求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安小米 穆勇 +3 位作者 王薇 刘精精 望旺 叶六奇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21,共3页
目前各类文献研究均指出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的保护与管理缺少专门立法,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的规定分散在多个法律法规条文中,但对相关法律法规文献的现状缺少全面的调查和信息管理研究视角的分析。本文调查了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 目前各类文献研究均指出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的保护与管理缺少专门立法,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的规定分散在多个法律法规条文中,但对相关法律法规文献的现状缺少全面的调查和信息管理研究视角的分析。本文调查了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的103部法律法规文献,从个人信息全流程管理及其关键节点等多角度对这些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现状及未来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管理 隐私 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异 王续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95-98,共4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战略性资源之一的个人信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相较于现实环境,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针对我国现有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的空白与不足,从界定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入手,分析其保护的必...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战略性资源之一的个人信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相较于现实环境,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针对我国现有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的空白与不足,从界定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入手,分析其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运用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明确提出对个人信息应独立进行保护。在保护模式上建议采取个人信息单独立法和行业自律的双重保护模式;在制定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上,完善民法、刑法相关规定;健全自律规范,加强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网络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 被引量:1063
8
作者 王利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72,共11页
就整体而言,个人信息这一概念远远超出了隐私权的范畴,正因为隐私与个人信息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别,所以,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应当将个人信息权单独规定,而非附属于隐私权之下。即应以私权保护为中心,将个人信息权作为一种具体的人格权... 就整体而言,个人信息这一概念远远超出了隐私权的范畴,正因为隐私与个人信息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别,所以,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应当将个人信息权单独规定,而非附属于隐私权之下。即应以私权保护为中心,将个人信息权作为一种具体的人格权加以保护,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隐私权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民币试点中的个人信息法律监管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瀚琰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自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展试点数字人民币工作以来,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法定货币数字化将对我国金融制度和结算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提高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个人信息泄露的... 自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展试点数字人民币工作以来,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法定货币数字化将对我国金融制度和结算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提高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个人信息泄露的金融风险,例如:监管层的信息泄露与权力滥用风险、交易层的信息处理风险以及应用层的交易信息泄露及二次侵权之风险等。金融监管一直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核心途径,能够有效弥补法律法规出现的供给制度不足。为此,应当及时在立法层面完善制度机制、采取先进的监管科技手段、改良知情同意规则等,最终为国家层面提供良好的制度借鉴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试点 个人信息保护 法律监管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制度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肖少启 韩登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75-80,共6页
个人信息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目前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对于个人信息采取何种保护模式,学界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为了充分保护个人信息权,规范信息流转制度,维护数字社会的信息安全,我们亟需制定一部统一... 个人信息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目前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对于个人信息采取何种保护模式,学界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为了充分保护个人信息权,规范信息流转制度,维护数字社会的信息安全,我们亟需制定一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构建健全的权利制度保障体系,从而实现信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权利救济 法律保护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体系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占南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128,F0003,共10页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隐私威胁。不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成为各国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隐私威胁。不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成为各国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已有法律法规、战略规划和行业标准进行梳理和综述,对个人信息概念和国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体系的发展演化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结论/发现]国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经历了个人信息保护萌芽阶段、探索阶段、持续完善阶段和个人信息全方位保护阶段。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体系由政策战略和行动计划、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等共同组成,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体系较为分散的保护模式,未来我国应积极抓住大数据时代机遇探索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新路径。[创新/价值]结合信息时代发展特征深入分析国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体系的发展演化,积极探索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安全 政策体系 法律法规 战略框架 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150
12
作者 齐爱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5,共6页
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作为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法律问题,日渐受到关注。在我国学界,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以及个人信息收集者的权利,乃至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基础等... 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作为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法律问题,日渐受到关注。在我国学界,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以及个人信息收集者的权利,乃至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基础等基本理论问题尚缺乏一致的认识。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已经于全球普遍开展,我国政府已经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立法日程的今天,阐释个人信息的基本法理和主要问题,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已成为相关法学界士子的紧迫责任。幸得梅绍祖教授和张素华博士的宏文,加之拙文,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性问题研究、微观应用和宏观架构等角度对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应该说,这组专论对于我们认识个人信息的基本法律原理以及围绕个人信息保护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是有帮助的,并且对我国个人信息立法也是有参考价值的。然庙堂之材,非一树之木,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信息社会产生的新问题,并慷以良策,以利国利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个人信息保护 法律保护 信息收集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祥伟 贺宏斌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7期152-154,共3页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网络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也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文章从网络个人信息的概念入手,通过网络个人信息在网络新环境下被侵害的表现方式,探索出我国网络个人信息保护不足的原因。结合网络个人信息被侵害的现状、...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网络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也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文章从网络个人信息的概念入手,通过网络个人信息在网络新环境下被侵害的表现方式,探索出我国网络个人信息保护不足的原因。结合网络个人信息被侵害的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现状,文章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与倡导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独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制度构建与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路径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肖少启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个人信息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目前,中国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容乐观,特别在云计算环境下,个人信息被盗用、滥用现象极其严重。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本身跨越了宪法、行政法、刑法和民法等法律部门的界限,如果仅仅从某个部门法的角度观察它难免... 个人信息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目前,中国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容乐观,特别在云计算环境下,个人信息被盗用、滥用现象极其严重。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本身跨越了宪法、行政法、刑法和民法等法律部门的界限,如果仅仅从某个部门法的角度观察它难免会顾此失彼。中国应该制定一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科学的基本原则,准确界定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主体制度,明晰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客体制度及其对象,同时构建合理的个人信息权利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数据背景下涉疫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65,共10页
为了疫情防控收集和使用的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个人权利自由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复合法益属性,个人信息知情同意权保护应确立基本原则,但也有例外。面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不足和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需要,应当确立疫情防控时期个人信息保护... 为了疫情防控收集和使用的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个人权利自由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复合法益属性,个人信息知情同意权保护应确立基本原则,但也有例外。面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不足和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需要,应当确立疫情防控时期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的利益衡量理念,协调政府疫情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主体知情同意的关系,把握限制个人信息权利的最小比例原则。涉疫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范体系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功能。在司法适用层面应对收集和使用涉疫情个人信息行为的违法性予以层次性判断,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进行体系解释,对信息主体同意下的收集和利用行为给予出罪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个人信息 知情同意 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商业运用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素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39,共4页
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作为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法律问题,日渐受到关注。在我国学界,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以及个人信息收集者的权利,乃至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基础等... 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作为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法律问题,日渐受到关注。在我国学界,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以及个人信息收集者的权利,乃至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基础等基本理论问题尚缺乏一致的认识。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已经于全球普遍开展,我国政府已经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立法日程的今天,阐释个人信息的基本法理和主要问题,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已成为相关法学界士子的紧迫责任。幸得梅绍祖教授和张素华博士的宏文,加之拙文,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性问题研究、微观应用和宏观架构等角度对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应该说,这组专论对于我们认识个人信息的基本法律原理以及围绕个人信息保护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是有帮助的,并且对我国个人信息立法也是有参考价值的。然庙堂之材,非一树之木,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信息社会产生的新问题,并慷以良策,以利国利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个人信息保护 法律保护 权利归属 人格权 商业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建构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雁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对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具体采取何种保护模式则因各国的政治和文化传统而异,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是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和欧盟的综合立法模式。基于我国关于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现状... 对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具体采取何种保护模式则因各国的政治和文化传统而异,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是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和欧盟的综合立法模式。基于我国关于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现状,我国应采取综合立法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模式,确立《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纲领性地位,同时以单行法的形式对不同权利主体和保护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保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12
18
作者 涂慧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为了使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有法可依,运用实证分析法对个人信息的内涵和立法价值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保护不可等同,法律应该保护以各种形态存在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的价值体现在保障基本人权实现、促进电子商务和电... 为了使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有法可依,运用实证分析法对个人信息的内涵和立法价值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保护不可等同,法律应该保护以各种形态存在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的价值体现在保障基本人权实现、促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健康发展、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等方面;中国应该采取以制定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主导,同时发挥企业自律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法律保护应体现八项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立法价值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入典”:体系功能及其与专门立法的关系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吕炳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个人信息保护“入典”是我国民事立法的创举。在专门立法之外,将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规范写入《民法典》,不仅可为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提供明确依据,还具有价值指引功能、体系解释功能和权利孵化功能。《民法典》人格权益保护的价值取向... 个人信息保护“入典”是我国民事立法的创举。在专门立法之外,将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规范写入《民法典》,不仅可为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提供明确依据,还具有价值指引功能、体系解释功能和权利孵化功能。《民法典》人格权益保护的价值取向为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提供了根本性的评价基准,在其指引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具体规则可在《民法典》中得以体系化的解释和适用。《民法典》围绕个人信息自决,针对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初步形成了具体权利内容,为个人信息权利的体系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民法典》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相比,《个人信息保护法》在调整对象上大同小异,但在保护方式上存在递增,其通过公法手段保护的个人权利仍然具有私权属性。该项专门法律属于领域立法,兼具公法和私法属性。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与私法保护同等重要,个人信息保护的体系性也将在两者联动中得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个人信息保护 人格权 体系解释 个人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路径 被引量:14
20
作者 丁西泠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55,共6页
增强政府和公民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关注个人信息侵权问题,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寻找有效的救济途径刻不容缓。借鉴国外成熟的法律制度与文化,结合我国国情,建议从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设立对内和对外的双重监督... 增强政府和公民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关注个人信息侵权问题,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寻找有效的救济途径刻不容缓。借鉴国外成熟的法律制度与文化,结合我国国情,建议从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设立对内和对外的双重监督机构、重视行业自律等视角,从立法、监管、自律多层面进行路径重构,建立新时代综合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